
您当前的位置:养殖信息网 -
养殖百科 - 蛋鸡
-
- 成活度:
-
-
- 成长度:
-
-
- 环境适应:
-
-
- 友善程度:
-
-
- 运动量度:
-
-
- 耐寒程度:
-
-
- 耐热程度:
-
据科学统计,良种在畜牧业增产中占技术进步作用总贡献份额的40-50%,良种在畜牧业生产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家禽良种繁育体系是当代畜牧业中最为完善的。现代家禽育种在我国全面开展的标志是国家把蛋鸡育种列为“六五”攻关项目,运用了现代育种理论和方法,采用了先进的饲养管理设备和技术,培育了一批适合国内生产需要的蛋鸡良种配套系,如北京市种禽公司培育的“京白823“和东北农学院培育的“滨白42“,这两个品种对推动我国蛋鸡业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为了满足国内市场的需要,国内企业先后从国外引进了一些优良的蛋鸡品种,如“星杂288”、“星杂579”、“罗斯鸡”等,这些品种的引进对我国良种推广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育种工作是一项高投入、高技术、高产出,同时也是高风险的产业,需要有一个长期持续发展的过程。国内蛋鸡育种从来就不是市场运作的产物而是长期依赖政府扶持,由于缺乏市场观念和市场竞争的意识,一直以来面临资金短缺,人才匮乏的困境,国内蛋鸡育种终于在1998年后落入低谷。
而在世界范围内,蛋鸡生产正朝着国家级的或跨国的大集团发展,因此生产效率日益受到重视。通过生产与零售企业间的紧密合作以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需要。由于市场的激烈竞争,仅极少数的蛋鸡育种公司生存下来。同时家禽育种的商业化又推动了育种技术的改进和生产性能的不断提高。激烈的市场竞争给育种公司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也是促进育种公司不断发展的动力。各个育种公司在育种工作中都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一流的设备进行育种,使蛋鸡的生产性能不断得到提高。各大育种公司由于资金和人才上的优势,他们建立起了庞大的国际性技术服务团队,在世界各地进行有关蛋鸡饲养管理、疫病防治、营养需要和设备使用及维护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广大蛋鸡饲养者的生产水平。同时也不断推广他们的产品,扩大产品的销售,使整个蛋鸡行业迅速的向前发展。
允许苗选择
1、在无疫区,无疫场,种鸡群健壮,化技术高化规范,消毒严密,雏鸡毛丰满,眼有神肚脐收宿愈合好,行动灵敏,无残,经兽医部门检查无疫病鸡。
雏鸡的饲养管理
1、进雏时间:北方在2-4月份,育雏后气温暖,雨水少,日照充足,比较干燥,草本发芽,小虫繁殖渐多,适宜鸡在场内自由觅食的时间。
2、育雏室准备:
①笼、食水槽、铲、炉等设备用具放室内,加热试温达35℃以上。
②40%癸甲氨铵与清水混和(1:600)或杀毒氨50g溶于100-200斤水中喷雾消毒,隔日用高锰酸钾、甲醛混合薰(每立方米30毫升甲醛/高锰酸钾15克)封闭1-2天,通风1天,再用进氧乙酸或碘酒消毒剂喷雾消毒室内和室外环境1-2次。准备进鸡,进鸡后每周消毒地面,墙壁、室外环境1-2次。
③在笼底网上铺好干净无毒,无病源微生物的低。
3、雏鸡的运输
①运输车辆和雏鸡箱要用碘酒或杀毒氧消毒凉干,每箱雏数要适宜不要进密。
②运输车辆要有保温设备,雏鸡所在处温度在33-35℃而且空气新鲜。
③要有专人看护,检查温度空气新鲜度及其它情况
④行速要慢特别是上下坡和不平的道路及开始和停车要慢。
4、密度:接四鸡后,以每平方米笼面放50只左右,自上层往下放,平面网上养的自离热源近外往远处放,今后随鸡的生长逐步扩群。
5、育雏温度:在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的同时,要保持室内温度适宜。第一周33-35℃,以后每周降2℃,直至18℃或室外温度持平,停止供热。(注意失火,烟薰和煤气中毒)
6、育雏室温度:1-6周相对温度55-60%,以后逐步适应自然温度。
7、光照:
鸡龄(日)光照时间(小时)光照强度(度/m2)
1-3日23(千夜停1小时)3-3.5
3-14日17 2-2.5
14-21日15 2-2.5
21-28日13 2-2.5
29日后12 2-2.5
8、饮喂
(1)鸡按排好后,让雌休息1--2小时,饮30--35℃含5--8%多维葡萄糖水或5--8%食糖加电解多维水;连用5--7天,以后改为饮清水。(水温要与室温相同)
(2)饮水2小时后,喂煮的小米(沸水放米,再沸后即捞出)连用2--4天,改用料槽喂雏鸡料,14天后可在料中加适量新鲜优质、干净的碎青草、树叶或菜。喂料次数,开始每日6次,以后每周减一次,直到白天喂3次,达40--50日龄,转青年鸡料。
1、1--3日龄普百克饮水每日一次每次40只鸡10毫升(预防肠道细菌性疾病,提高饲料转化率,促进生长)。
2、16--18日龄普百克饮水每日一次,每次30--40只鸡10毫升,连用3天。
3、30--35日龄不丙沙星原粮70公斤水加5克/瓶,为广谱抗生素。
4、38--42日龄地克珠利溶液饮水0.5--1g/瓶,连用3--5天。
5、46日龄,阿维菌素0.2mg/公斤体重,拌料喂,隔7--10日再用一次(驱除体内外寄生虫)。
6、57--59普百克饮水每日一次,每次30只鸡10毫升,连用3天。
7、70--75日龄,硫氰酸红霉素粉125毫克/升,连用3--5天。(防止细菌、支原体引起的呼吸道、消化道疾病)。
8、100--104日龄驱除球虫,用药同4。
9、110--112日龄,用普百克饮水每日一次,每次20--25只鸡10毫升,连用3天。
10、125日龄驱除体内外寄生虫一次用药同5。
11、今后一般不再用药,如有特殊情况,必须按绿色食品兽药使用准则使用。
一、喂松针法松针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含有植物杀菌素,可以促进畜禽生长,预防肠胃道疾病及各种维生素缺乏症。有资料表明,在鸡日粮中加入6%的松针粉,可使产蛋率提高13%左右。
二、喂菜子饼法在蛋鸡饲料中加入7%煮熟(或经脱毒处理)的菜子饼,可使产蛋率提高10%左右。
三、喂花生壳粉法在蛋鸡饲料中加入3%~5%的花生壳粉,可使产蛋率提高15%左右。
四、喂苍耳饼法苍耳饼是苍耳果实榨油脂后的副产品,含粗蛋白质39%及微量镇静物质。在蛋鸡基础日粮中加入10%的苍耳饼粉,可产蛋率提高8%左右。
五、喂胡萝卜法胡萝卜中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和多种B族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在蛋鸡日粮中加入10%~20%的胡萝卜,可使产蛋率提高。
六、喂玉米花粉法把玉米花粉掺入饲料中喂鸡,可使产蛋率提高10%左右,而且蛋色鲜艳,蛋黄量增加。
七、喂芹菜法用新鲜的芹菜喂鸡,可提高产蛋率。芹菜叶单喂,芹菜茎切碎后拌入配合饲料中喂,每只蛋鸡每次喂50克左右,每周喂3次。
八、喂蜗牛法在蛋鸡日粮中加入5%的蜗牛,可使产蛋率提高。
九、喂蛋壳法经常在蛋鸡饲料中添加些碎蛋壳,可使产蛋率提高。
十、喂蜂蜜法每只鸡每天喂1克蜂蜜(用水稀释后分早晚两次拌在饲料中喂),可提高产蛋率。
(一)生产区与生产区严格隔离,人员、鸡和物质运转应单一流响。
(二)环境质量要达NY/T388规定。场内污物处理符合国家环保要求。
(三)疫病和残留监测应采用国家畜牧部门认证的疾病和残留监测方案,并接受当场畜牧部门的监督检查。
(四)生产区门口处必须设有消毒更衣室,非工作人员禁止进入生产区,工作人员进入要在消毒严格消毒,并更换工作服方可进入。非生产区车辆及其它用具不得进入生产区使用。
(五)设有专门蛋库,每次拾蛋后要立即清洁污物,并消毒方可入库。
(六)健全并保管好各项记录资料,如禽群史登记情况,用药情况,生产数据等。这些资料在清群后保存两年以上。这些资料必须有目的地和发运地;生产性能、发病率、死亡率、发病和死亡原因,化验室结果,鸡来源地,蛋发运目的地。
(七)鸡群执行“全进全出”制,出后须清洁、消毒、清群。
(八)生产区不许饲养其它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