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养殖信息网 -
养殖百科 - 连城白鸭
-
- 成活度:
-
-
- 成长度:
-
-
- 环境适应:
-
-
- 友善程度:
-
-
- 运动量度:
-
-
- 耐寒程度:
-
-
- 耐热程度:
-
连城白鸭,福建省连城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连城白鸭是我国优良的地方鸭种,原称白鹜鸭,黑嘴鸭。产于福建省连城、长汀、上杭、永安和清流等县,主产区为连城县。据连城县志记载,清道光年间,曾有“鹜有白黑之分,而白鹜为美”(鹜指鸭)等记述。[2]被评为“唯一药用鸭”,“鸭中国粹”。据《连城县志》记载,在连城已繁衍栖息百年以上,具有独特的“白羽、乌嘴、黑脚”的外貌特征。生产性能,遗传性能稳定,是我国稀有的种质资源。清朝道光年间即为贡品,2000年列入国家级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名录;被评为“福建省名牌农产品”“无公害产品称号“和“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2002年连城白骛鸭被省消费者委员会评为“绿色消费推荐产品”。2013年评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连城白鸭原称白鹜鸭,是政府2000年前的称呼,因为鹜与鸭的意思相同,统称白鸭。因黑色的脚丫和头部,当地又称“黑丫头”。
连城白鸭不仅肉质鲜嫩,汤味尤其清醇,煨煮时除盐外不用添加任何作料,无腥味,不油腻,且富含人体必需的17种氨基酸和10种微量元素,其中谷氨酸含量高达28.71%,铁锌含量比普通鸭高1.5倍,胆固醇含量特别低;连城白鸭的最独特处是它的药用价值,无论食肉还是喝汤,都可达到清热解毒、滋阴补肾、祛痰开窍、宁心安神、开胃健脾的功效,当地民间一直沿用白鸭纯汤治疗小儿麻疹、肝炎、无名低热高烧和痢疾等病症。饲养时间越长,药效越好,长期食用,强身健体,祛病益寿,无论春夏秋冬,都是食补食疗的首选食品。正是由于连城白鸭集膳食与药理功能为一身的优秀品质非常符合现代人的消费需求,20世纪70年代,被列入《中国家禽品种志》,2000年农业部130号公告,连城白鸭被列入国家级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名录,被称为“全国唯一的药用鸭”。连城当地有首童谣:“黑丫头,水中游;唯一药用拔头筹;皇帝吃了不发愁”。
连城白鸭养殖场选择山坡林地,包括山溪、坡地、水田和鱼塘。以坐北朝南的向阳坡为佳,坡地坡度为5-10摄氏度,山溪穿流坡地进人水田,再流向鱼塘,鸭棚建在鱼塘边。鸭棚周边可种上长青树,鱼塘堤上栽种垂柳。整个鸭场周边用生物围栏(银合欢、皇竹草、杂交狼尾草等)围护,不同功能区(包括草地放牧区、水稻田放牧区、鱼塘区)用生物围栏分别隔开。
连城白鸭主产于福建省连城县莲峰、北团、四堡、罗坊、隔川、塘前、揭乐、文亨、林坊、姑田、曲溪、李屋、赖源、朋口、莒溪、宣和、庙前、新泉等7镇11乡。连城也被命名为“中国连城白鸭之乡”并获得地理标志保护。连城县位于福建省的西部,海拔为1000米左右,属中亚热带农业气候区,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为20℃,无霜期为275天,年平均降水量为1710毫米。武夷山脉纵贯全县,境内峰峦绵延,丘陵起伏,溪涧纵横交错。水田、山塘、小河中各种水草和螺、蚌、小鱼虾繁生,为养鸭提供了丰富的天然动植物饲料。农作物以水稻为主,当地群众向以稻谷作为鸭的主要补充饲料。
保持连城白鸭独有特征和价值所需的原产地自然生长环境属于中亚热带、冬暖夏凉,农业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8.9℃左右。热量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季风明显,有清沏的水质来源、优质的山区生态环境,属于红壤土、紫色土、冲积土、水稻土、稀土、膨润土六种类型土壤。连城白鸭只有生长在上述特殊的气候、地貌、水土等自然环境中,才能保持其独有的特征和价值。
连城白鸭是我国优良的地方鸭种,原称白鹜鸭,黑嘴鸭。被评为“唯一药用鸭”,“鸭中国粹”。据《连城县志》记载,在连城已繁衍栖息百年以上,具有独特的“白羽、乌嘴、黑脚”的外貌特征。生产性能,遗传性能稳定,是我国稀有的种质资源。2000年列入国家级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名录;被评为“福建省名牌农产品”“无公害产品称号“和“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2002年连城白骛鸭被省消费者委员会评为“绿色消费推荐产品”。2013年评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