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更新
  • 养殖信息网(农村养殖创业,攻略学习大全)

养殖信息网

狗狗召唤求带回家
您当前的位置:养殖信息网 - 养殖百科 - 青鱼
  • 青鱼
    Mylopharyngodon piceus
  • 322 人浏览过
别名:青鱼 原产地:各地
身高:90厘米 体重:20kg
饲养难度:难 参考价格:300元
特点:生长发育快 买一只 咨询养殖专家
  • 成活度:
  • 成长度:
  • 环境适应:
  • 友善程度:
  • 运动量度:
  • 耐寒程度:
  • 耐热程度:
  
  青鱼(学名:Mylopharyngodon piceus)是鲤科、青鱼属鱼类。体长可达145厘米。体长为体高的3.3~4.1倍,为头长的3.5~4.4倍,体粗壮,近圆筒形,腹部圆,无腹棱。背鳍位于腹鳍的上方,无硬刺,外缘平直。体呈青灰色,背部较深,腹部灰白色,鳍均呈黑色。个体大,最大可达70余千克。
 
  青鱼通常栖息在水的中下层,生性不活泼。其主要的食物来源为螺蛳、蚌、蚬、蛤等,偶尔也捕食虾和昆虫幼虫。主要分布于中国、俄罗斯、越南、阿尔巴尼亚、亚美尼亚、奥地利、保加利亚、哥斯达黎加、古巴、捷克、匈牙利、日本、哈萨克斯坦、拉脱维亚、马来西亚、墨西哥、摩尔多瓦、摩洛哥、巴拿马、塞尔维亚、斯洛伐克、泰国、土库曼斯坦、乌克兰、美国、乌兹别克斯坦。
 
  青鱼是中国传统的四大淡水养殖鱼类之一。
  创造良好水域条件
 
  青鱼养殖对池塘条件有比较高的要求,首先,鱼类养殖离不开水源的供应,养殖池塘应最大程度地靠近水源充足地区,并且水源水质一定要清洁、清新,不能受到其他事物的污染。其次,在青鱼养殖过程中,需要相应的基础设施作为辅助,所以,养殖户应做好电力、灌溉等方面的配套工作,例如,在池塘口位置配设抽水、加氧等设备。
 
  通常情况下,青鱼养殖池塘的最佳面积在0.3~0.7公顷,可以将池塘设计成东西走向的长方形。池塘选址要能够保证充足的阳光和良好的通风,池塘底部要平整,池水深度要保持在两米左右。[10]
 
  做好池塘消毒工作
 
  我国大部分地区尤其是黄河以北区域冬季比较寒冷、干燥,不适合青鱼的生长,青鱼养殖池塘一般处于干涸状态。养殖户要利用这个时间段,对池塘进行清理、清洁及消毒工作。首先,对池塘里面的淤泥等杂物适度清理,在此过程中要在池塘底部保留0.1米厚的淤泥,然后修复和加固池塘围堤,以保证养殖期池塘内部水质和水量的合理。
 
  清理完养殖池塘后,将其曝晒二十天左右,然后以每亩120千克的生石灰加水配置成溶液,将池塘内各个角落泼洒一遍。最后再用相关工具翻动池塘内的淤泥,让石灰溶液与淤泥进一步融合,以尽可能地消灭病菌等有害物质。
 
  改善水质,培育生物饵料
 
  在鱼种放养前9天左右要在池塘底部施加有机肥,一般用生石灰、鸡粪等混合物作为有机肥施加到池塘中,保证每亩施加量为280千克左右。两天后对池塘施加氨基酸肥水膏,保证每亩用量1千克,主要作用是培养累枝虫等良性浮游生物,为后期放养的鱼种提供充足的饵料。在实际养殖期间,要每11天投施一次氨基酸肥水膏,以每亩0.8千克为宜,以此为池塘水域中的浮游生物补充营养,提高其繁育速度,扩大其分布区域。
 
  鱼种放养
 
  首先,要严格控制放养鱼种的质量,从外观上就可以看出来,良好的育种通常体型健硕、活泼爱动、鱼种群体规格统一、没有损伤情况、没有相关疾病,必须达到国家规定的关于鱼种、鱼苗的质量标准。
 
  其次,做好鱼种消毒工作。在鱼种放养至池塘之前,要用4%的食盐溶液对其进行十分钟左右的消毒,将鱼种体表的病原菌等有害物质消灭掉。
 
  最后,对养殖池塘实际条件、青鱼生活习性、养殖技术等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然后合理确定鱼种放养的数量。如果放养鱼种数量太多,鱼种密度太大,会抑制其生长速度,很容易引起相关鱼类疾病。如果放养鱼种数量太少,就不能充分发挥池塘的作用,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合理投喂饲料
 
  对于投喂青鱼的饵料,养殖户们普遍选用正规商家销售的青鱼专用颗粒饲料,这类饲料蛋白质含量较高,颗粒也比较饱满,比较适合于池塘养殖。一般会在距离池塘中间部位三四米左右位置搭设饲料台,利于青鱼群体向中间集中抢食,充分发挥投饵机定时投喂的作用。每天投喂次数要保证达到四次左右,投饵量不能超过青鱼整体重量的5%。
 
  饵料投喂工作通常有三个阶段,四五六三个月为第一阶段,每天投喂四次,投饵率为3%左右;七八九三个月为第二阶段,每天投喂三次,投饵率为5%左右;十月份及之后为第三阶段,每天投喂两次,投饵率为2%。
 
  另外,可以根据不同季节投喂不同的鲜活生物饵料。四月上旬的气候条件比较适合螺蛳的繁殖,可将活螺蛳以每亩300千克的投放量投放到池塘内。八月份要按每亩200千克的投放量补投一次。螺蛳分布比较广泛,收集成本低,且是青鱼最喜欢食用的生物饵料之一,它不仅能摄食池塘水域中的腐败物质以净化水质,还能提高青鱼的生长速度,有利于养殖户获得更高的经济利益。在福寿螺泛滥的地区,也可利用青鱼的食性进行生物防治,一举多得。
 
  严格控制水质
 
  水质调控是青鱼成鱼养殖过程中的关键环节。通常情况下,每隔9天左右添加一次新水,加水深度约为25厘米左右,维持池塘水深度在150~200厘米左右,透明度在35厘米左右。以一个月为时间单位,用生石灰对池塘水进行一次消毒,以减低水中有机悬浮物的含量,将其水体酸碱值控制在7.0~8.5之内。同时定期向水中投放微生态制剂以调节水质,使其一直维持在良好的状态。
 
  另外,发挥增氧机的作用,在阴天早晨、晴天中午、雨天半夜等池塘水域内缺氧情况下利用增氧机加氧,发生浮头等紧急情况时要利用增氧机提前进行加氧。如果增氧设备发生故障,可以撒施增氧剂来增加溶解氧,确保溶解氧要超过3毫升/升。
 
  疾病防治
 
  青鱼在中国各个地区都有分布,这体现了其强大的抗病害能力。养殖户要严格控制池塘水质,并及时做好消毒工作,坚持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方针,就能将青鱼的发病率大幅度降低。
 
  可以定期利用含氯制剂等常见消毒制剂对池塘区域进行全方位喷洒,不仅能有效调节水质,还能够预防青鱼出现细菌性疾病。向池塘投喂由中药、复合维生素等制成的药饵,能够有效预防青鱼发生烂鳃病、肠炎等疾病。如果发现青鱼发生疾病情况,要立即确诊、对症下药,治疗用药避免高毒。
 
  日常维护和管理
 
  每一天的早晨和晚上,养殖人员都要分别对青鱼养殖池塘进行一次巡检,并形成定制,以此对青鱼的生长、摄食等生存状况进行及时、全面的了解并做好记录,同时根据所了解情况来调整饲料的投放量。
 
  青鱼养殖池塘水域的酸碱值、溶解氧、水温等数据信息能够反映水质的好坏,所以,一定要定期进行检测,一旦发现水质有变坏趋势,要及时采取合理措施进行改善。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04年ver 3.1——数据缺乏(DD)。
 
  2007年12月12日,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经济水生动植物资源名录(第一批)》。[11]
 
  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2015年5月20日)——无危(LC)。
  青鱼为洄游性鱼类,在江河附属水体生长发育,到冬季进入江河越冬,开春后越冬青鱼上溯,并在溯流过程中性腺迅速发育至成熟,在江河干流产卵场繁殖,产卵后青鱼又进入附属水体肥育。每年5~6月为繁殖季节,要求水温18~28℃。当产卵场涨水,水流速1~2米,流态变乱,青鱼开始产卵。青鱼卵漂浮性,随水流而孵化发育。青鱼的性成熟年龄为:雌鱼5~7龄,雄鱼4~5龄。产卵类型:性成熟个体性腺每年成熟1次,一次产卵。青鱼怀卵量随体重增加明显增大,一般15~20千克的青鱼,其怀卵量约为60~100万粒。
  青鱼性格没有草鱼活跃,但力气比草鱼大得多。青鱼属肉食性鱼类,青鱼以水底层的软体动物为主要食物来源,尤其喜食螺蛳肉,所以青鱼又被人们叫做螺蛳青。青鱼也吃蚬、蚌、虾、蜻蜓、幼虫、水虫等,在人工养鱼场中,青鱼自然以人工投放的颗粒性植物饵料为主。麸皮、糠粉、熟红薯、豆粉、米粒、青草也是青鱼的饵料。
 
  青鱼在不同的生长期对食物有不同的需求,如幼小的青鱼鱼苗,以摄食浮游动物为主;幼鱼阶段,以摄食底栖动物、蜻蜒幼虫、摇蚊虫等为主。鱼长大后,人们多以蚕蛹、玉米、豆饼、豆渣、醪糟喂养青鱼。
 
  青鱼有牙齿,牙齿位于口腔的咽部,也叫咽齿。遇到螺蛳、蚌、蚬之类的有壳动物,它可以用咽齿咬碎硬壳,并将硬壳吐出、吃壳内的肉。春、夏、秋季时青鱼食欲旺盛,特别是秋天,青鱼特别贪食。

更多

扫码关注
扫码访问移动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