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地林下圈养鸡群发生葡萄球菌病的诊治
2013年11月13日,南宁市郊区一家“公司+农户”农户将5只重0.15kg-0.2kg的病鸡送到我院。根据病鸡尸检病理变化、实验室细菌分离培养、镜检、分离菌药敏试验及药物治疗结果,结合鸡的病情,证实鸡群有葡萄球菌病。采取综合治理措施后,疫情迅速得到控制,现将诊断和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1.发病率
该农户拥有公司优质鸡1万只,约500平方米在山上的果林里和圈地里养的。30日龄以前,由于天气寒冷,昼夜温差大,它们几乎被关在大棚里。15日龄时发现部分鸡体不稳、行走困难、跛行。有些鸡的关节肿胀,但大多数鸡的关节上方的腿部肌肉有一个甚至两个或三个肿块。21日龄时,发现病鸡100余只。经过约100只鸡的预处理,24日龄病鸡数量显著增加。随后将5只病鸡送往广西兽医学院进行诊治。现场没有发现死鸡全鸡群(
2.尸检变化
5只病鸡均有行走困难,关节肿胀(2/5),关节以上腿部肌肉有肿块(4/5)。5只病鸡内脏组织未见明显病理改变。切伤后肿胀关节未见浆液性渗出物。切割后的小腿皮下肌肉团内有流动的黄色脓性渗出物(
3.实验室检查
3.1细菌分离培养、镜检
无菌操作,分别对5只病鸡的肝组织进行穿刺取样,选取2个肿胀关节和4个腿部肌肉块的淡黄色脓液进行采样。将血平板与伊红美兰培养基交叉,置于恒温培养箱中,37℃培养℃ 24小时。结果:在肝组织(2/5)、关节肿胀(0/2)、腿部肌肉团脓肿(4/4)中,接种的血平板上生长着相同的菌落。菌落呈针状,圆形,光滑,整齐,乳白色,伴有溶血;菌落在伊红美兰培养基上无菌生长。对培养基上的单个菌落进行涂片染色,镜下检测革兰氏阳性球菌,呈葡萄散在的单、双和典型的簇状排列(
3.2分离菌的药敏试验
纸片法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对革兰氏阳性球菌的敏感性较低头孢拉定和丁胺卡那霉素为高度敏感药物;阿莫西林、氟苯尼考、青霉素、头孢曲松钠、利福平、氨苄西林、多西环素、恩诺沙星中度敏感;低敏感和非敏感药物分别为氧氟沙星、诺氟沙星、罗红霉素、林可霉素和复方磺胺甲恶唑
4,给雏鸡灌胃100mg/kg的阿米卡星,连续3d,停水3h后开始饲养。分离病鸡肌肉注射20mg/kg体重,每日1次或者2天。经过一周的随访,发现病鸡的增加在治疗后第二天消失;一周后,几只病鸡的腿部肌肉有消肿的迹象,结果表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诊断和治疗措施是正确的,可以迅速控制疾病的传播关节、腿部肌肉肿块、跛行,无皮肤损伤、紫绀化脓等特征性病变。该病需进行实验室细菌分离鉴定诊断、分离菌药敏试验是最佳治疗方法。在临床诊断中,应注意链球菌病与滑膜囊尾蚴病的鉴别诊断(
5.3鸡舍内鸡密度过高、拥挤,且随着鸡龄的增加,其严重程度越来越高。同时,没有保温设备、通风不畅、气温寒冷、昼夜温差大可能是葡萄球菌病发生的原因。要及时消除跛脚鸡因关节肿胀或腿部肌肉肿胀引起的葡萄球菌病的发生,防止雏鸡发生葡萄球菌再感染致ens。
- 雏鸡饥饿综合征咋防治 10-15
- 布鲁氏菌病防控科普知识 10-15
- 影响林地养鸡成功的六个因素 10-15
- 优质牧草在生猪养殖中的重要性 10-15
- 山鸡养殖利润分析-想养山鸡的朋友看过来 10-15
- “小牧草”种出生态种养殖新模式 10-15
- 散养鸡易染病菌 10-15
- 土鸡饲养管理技术_土/草鸡饲养_养鸡技术_养鸡资讯_养鸡网 10-15
- 家禽饮水免疫需要把握几个环节 10-15
- 山东尝试用中药改良白羽肉鸡品质 10-15
- 如何解决养鸡生产中的难题 10-15
- 鸡瘟症状与防治方法 10-15
- 应淘汰的蛋鸡品种 10-15
- 为什么犊牛断奶前不喂草 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