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禽霍乱的诊断与防治方法
禽霍乱又称巴氏杆菌病、禽出血性败血症。它也被称为“鸟的失败”。该病由鸡、鸭、鹅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流行特征:该病可感染多种鸟类、鸡、鸭、鹅、鸽、火鸡和多种野生鸟类)。在鸡种中,产蛋鸡和成年蛋鸡比较常见,容易培育出营养状况良好的高产鸡。带菌病鸡、疗养鸡或健康鸡是主要的传染源,特别是长期滞留在鸡群中的慢性病鸡,往往是疾病复发或暴发的传染源羊群。该病主要通过受污染的饮用水,通过消化道传染。病鸡的粪便和分泌物中含有大量细菌。随意宰杀病鸡和乱扔垃圾可导致疾病传播。目前,我国集约化养鸡场发生该病的病例很少,但条件和设备简陋,环境污染严重的小型养鸡场和地上饲养的鸡仍时有发生。这种病一旦发生,在这些养鸡场很难消除,导致多批鸡发病,甚至全年发病。尤其是在潮湿多雨的地方,嗨高温季节。鸡的死亡率很高。该病在多发病地区流行缓慢(按病程可分为三型:最急型、急慢性(
最急型:多发于流行初期,尤其是成年蛋鸡。该型最重要的特点是无任何临床症状的猝死(
急性型:在流行过程中占很大比例。病鸡表现为抑郁,不进食,站立不动,羽毛蓬松,口中渗出浆液或粘稠液体。皇冠和吊坠呈紫绀色和深紫色。病程很长鸡体短,约1-2天死亡(
慢性型:见于流行后期或多发病地区。有些病例由急性转为慢性。病鸡精神食欲不振,有时见痢疾。鸡体某些部位异常是常见的。如一侧或两侧下垂肿胀;腿关节或趾关节肿胀,病鸡跛行;有的有结膜炎或鼻窦肿胀。有时出现呼吸困难、鼻腔分泌物,病鸡延迟1-2周死亡(
3)尸检后,无明显改变,或仅有部分脏器病变,但不典型。急性病例变化明显,多发病在实践中需要解剖,对诊断有重要意义。常见的冠状动脉沟脂肪有一个针状大小的出血点,有些心外膜还可以看到出血点。肝脏轻度肿胀,稍硬,包膜下及肝实质内可见弥漫性、大量、密集的针状坏死灶。急性卡他性炎症或急性出血性卡他性炎症见于十二指肠,尤其是小肠前段,后段未见。有时我们可以看到死鸡的皮肤、腹部脂肪、胸部和腹膜下出血。这种变化在死鸭身上更为明显。肿胀的凹陷处可见干酪样渗出物慢性病死鸡的d关节。在部分死鸡
中发现肺炎、鼻炎和腹膜炎,可根据病鸡的流行特点、病鸡的快速死亡和急性病例的典型病理变化进行诊断。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对死鸡的心血、肝脏和脾脏进行涂片或接触片。赖特染色可用于显微镜下观察。结果表明,该病病原菌数量多,形态均匀,染色呈双极性,可作出准确诊断
2.防治方法加强鸡群的饲养管理,可预防该病的发生平时严格执行养鸡场兽医卫生防疫措施,采取以建筑物为单位的“全进全出”饲养制度(
鸡患病时应立即采取治疗措施,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通过药敏试验选择有效药物进行全民用药。磺胺类药物、氯霉素、红霉素、庆大霉素、诺氟沙星、喹乙醇均有较好疗效。治疗过程中,剂量要充足,疗程要合理。当鸡的死亡率明显降低时,应继续用药2-3天,以巩固c具有补肾作用,防止复发。同时,要妥善处理病尸,做好无害化处理,避免疾病传播。加强防疫措施,做好室内外消毒工作,尽快控制该病非常重要(
在多发病地区或养鸡场,药物治疗效果下降,该病难以得到有效控制。因此,疫苗可以考虑预防。由于疫苗免疫期短,防治效果不甚理想。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在野外隔离细菌。经鉴定,细菌经1-2年的免疫试验证明,该病能得到有效控制。此外,山东省滨州区畜牧兽医研究所经过多年的研究,研制出一种新型疫苗,即禽霍乱蜂胶灭活疫苗,利用蜂胶这一具有广谱生物活性的天然药物作为免疫增强剂。该疫苗安全可靠,注射方便,不影响产蛋,无毒副作用。疫苗接种5d后可产生较强的免疫力,免疫期为6个月,保护率为90%~96.5%。给鸡、鸭、鹅肌肉注射1ml一个月。一年一次或两次(
- 落地果实成了甜美鸡饲料 10-15
- 维生素类与能量性类注射药物配伍禁忌 10-15
- 肉鸡料桶料槽饲料桶选择关键点 10-15
- 清远麻鸡 10-15
- 接种传喉疫苗防治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的操作要点 10-15
- 调味剂类 饲料添加剂的 合理应用 10-15
- 雏鸡10周龄分群原因 10-15
- 豫西地区鸡源大肠杆菌的耐药性研究 10-15
- 金针菇怎么种 10-15
- 蛋雏鸡肾型传支并发法氏囊病的诊治 10-15
- 野兔的生活习性 10-15
- 闽南火鸡 10-15
- 马鞭草有没有毒? 10-15
- 引起鸡产蛋下降的常见传染病与控制对策 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