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蛋鸡产蛋性能下降的原因及对策
蛋鸡的产蛋性能是指蛋鸡的产蛋年龄、产蛋高峰期及其维持时间、产蛋期死亡率。在肉鸡生产实践中,产蛋年龄提前或推迟是普遍现象,没有出现产蛋高峰期或产蛋率增长缓慢、产蛋高峰期维持时间短、产蛋期死亡率高、产蛋提前退出等产蛋性能下降现象。本文总结了蛋鸡产蛋性能下降的原因及对策。低合格率
的种鸡称为种鸡。生长初期是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指骨骼、肌肉和内脏。早期阶段的体重决定了鸡的骨骼大小和体形。鸡在11-12周时完成95%的骨骼生长。生长后期是腹部脂肪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由于体脂沉积与生产性能呈负相关,过量的体脂沉积会影响生产性能。此外,鸡的生殖系统从12周龄开始发育缓慢,但从18周龄开始发育迅速。如果种鸡体重不达标,均匀性差,将直接影响鸡的产蛋性能。生长鸡的光照时间d保持不变或逐渐减少,但不增加。最长照明时间不得超过10小时。不合理的光照,如光照时间过长或增加光照时间,会导致鸡群早熟。此时,卵巢发育相对于体重还不成熟,这将推迟产卵,浪费饲料,增加养殖成本;鸡的体重达不到投产标准,在预产期前能提前产蛋,会增加鸡的死亡率(
2.饲料营养不合理
鸡的所有营养都是从饲料中获得的,饲料的全价是一个重要因素保证产蛋的因素。饲料营养水平应根据季节变化及采食量、蛋重、体重和产蛋率的变化进行调整。常见的饲料营养不合理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能量不足,对产蛋高峰期在夏季,温度在30~35℃范围内的鸡群,会影响鸡的采食量和产蛋率℃, 饲料中添加1%的脂肪;当温度高于35度时℃, 可添加2%的油。它能降低饲料中的粉尘,提高适口性,增强鸡的体质,提高产蛋率和蛋重,具有良好的效果(
2.2蛋白质和蛋白质目前市场上缺乏氨基酸饲料。为了降低成本,一些杂粮饼粕的利用率大,饲料中蛋白质不足或氨基酸不平衡,鸡的产蛋量和蛋重降低(
2.3维生素缺乏维生素是鸡生理代谢所必需的,大多数维生素不能在鸡肉中合成。维生素A缺乏不仅会导致鸡蛋产量下降,还会导致鸡蛋出现血斑。维生素D缺乏导致薄壳蛋和软壳蛋的增加。对热应激鸡,添加维生素C可提高产蛋量、蛋壳强度和蛋品质(
2.4矿物质含量鸡某些酶的前哨成分。正常钙磷比为5-6:1,钙磷失衡影响产蛋高峰期。蛋鸡饲料中钙含量低于3.25%,磷含量低于0.5%。产蛋量和蛋壳品质显著下降(产蛋鸡最适温度为15~24℃℃. 冬季应注意饲料中能量物质的添加,温度对产蛋的影响不是很严重。在夏季高温条件下,蛋鸡采食量下降,饮水量增加,养分摄入不足,生产性能下降(
3.2 p鸡舍通风换气容易造成供氧不足,增加对氨气、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的吸入,生产性能不高,特别是在冬季,一些养殖户怕寒风或病毒入侵,把鸡舍周围的窟窿都堵住了,使鸡舍供氧不足,导致鸡发病,产蛋量下降(
3.3光照时间影响垂体激素,光刺激是产蛋的决定性因素。如果光照时间短而暗,那么鸡就达不到高峰。光照时间的突然增加或减少会导致垂体激素分泌紊乱和异常产蛋量(
4.疾病影响
4.1病毒性痰病在临床上常见的病毒性疾病如新城疫、禽流感、减蛋综合征、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喉气管炎等对蛋鸡产蛋性能有很大影响。非典型新城疫可使产蛋量下降10%~30%,产蛋量下降50%~60%,甚至停产,出现软壳蛋和畸形蛋。同时,鸡出现呼吸道症状、病鸡粪便呈绿色、后期出现神经系统症状。治疗后2-3个月产蛋量可逐渐上升,但不能完全恢复到正常水平他在疾病发作前已恢复到正常水平。鸡感染禽流感病毒后,产蛋率和蛋壳质量下降。产蛋量下降的幅度与感染毒株的毒力及发病前是否使用过禽流感疫苗有关。传染性支气管炎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除呼吸道症状外,蛋鸡产蛋量可减少20%-40%,蛋壳质量下降,薄壳蛋、褪色蛋、软蛋、畸形蛋增多,蛋清变薄。减蛋综合征是一种由腺病毒引起的无症状病毒性传染病。临床医生y、 异常卵数增加,产蛋率显著下降。25~35周龄蛋鸡产蛋量一般下降10%~50%,一般下降30%左右。同时,还发现大量无壳软蛋、薄壳畸形蛋和表面有灰白色、灰黄色粉末的畸形蛋,所有畸形蛋均失去色素。虫卵的危害可达20%~40%。鸡蛋重量减轻,体积明显缩小。传染性喉气管炎传播很快。一些细菌性疾病,如大肠杆菌病、沙门氏菌病、传染性鼻炎等,也影响蛋鸡的产蛋性能。这些疾病的共同特点是持续时间长疾病和发育迟缓的症状。随着疾病的发展逐渐影响采食量,损害卵巢和输卵管,鸡群产蛋率继续缓慢下降(
4.3寄生虫包括体表寄生虫和体内寄生虫。鸡毛虱、白细胞原虫、小肠球虫对产蛋性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5.对策
5.1培育合格的蛋鸡,应从育雏开始就要注意体重的增长,加强全面管理,提供舒适的喂食环境,提高均匀度。在繁殖期,我们应该每周称一次体重,并要求75%以上的鸡体重在平均体重的0.9-1.1倍之间。如果均匀度较低,应按体重分为大、中、小三组,12周前通过投喂不同量的饲料达到均匀度85%以上(
5.2为保证饲料质量,饲料不仅要有均衡的营养,也符合卫生标准。饲料配方应根据鸡的品种、年龄和季节进行配制,并随着生产阶段和季节的变化进行调整。饲料中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霉菌等杂菌含量不得超标。饲料和原料ls应存放在阴暗处,超过保质期后不得使用(
5.3加强饲养管理,解决冷季鸡舍通风与温度变化的矛盾,做好热季防暑降温工作。科学的饲养程序。日投喂量、投喂时间、投喂次数、采卵时间应合理。补充照明时间应根据年龄、季节和天气情况进行调整。饲养员应当有详细的饲养管理记录(
5.4及时控制疾病,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控制疾病。根据当地疫情,制定切实可行的免疫程序,定期监测免疫效果。制定科学的卫生消毒方案,坚持严格执行。养鸡场一旦发现疾病,兽医要从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尸检病理变化、实验室诊断等方面综合判断。确诊后应对症治疗。如果发生重大疫情,要积极采取隔离、封锁、消毒等措施,将病死鸡全部烧掉,防止疾病传播。
- 桃蛋冬天怎么养 10-15
- 鸡痛风的诊治 10-15
- 牧草红三叶栽培技术与收获及饲用 10-15
- 鸡呼吸道病的防治 10-15
- 50只母兔一年的利润是多少?现在养兔子的前景如何? 10-15
- 沙糖桔果皮厚什么原因 10-15
- 巫陵牛的饲养管理技术 10-15
- 小牛长不快的原因 10-15
- 2021年养殖肉牛可以吗? 10-15
- 一例奶牛皱胃异物阻塞诊治的报告 10-15
- 高效养殖育肥肉牛的五种增重剂 10-15
- 用白酒治疗鸡病 10-15
- 蛋鸡顽固性腹泻的诊治 10-15
- 石斛掉叶,是怎么原因? 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