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半年鸡病流行特点
吴先军,动物科技学院教授,河北农业大学
1种免疫抑制性疾病流行
鸡免疫抑制病是一种以免疫抑制为主的传染病,是由多种疾病
引起的由营养缺乏引起的免疫抑制
,是预防疾病的必要途径。由营养缺乏和饲料质量问题引起的免疫抑制,为保证鸡的健康生长(
1.2真菌毒素的危害及其免疫抑制作用
1.2.1黄曲霉毒素和赭曲霉毒素抑制色素的代谢和沉积,损害肠道对色素的吸收,导致喙部着色不良,c法律乃至蛋壳(
1.2.2各种毒素的强腐蚀性,可引起口腔溃疡、农作物炎症、后期伪膜性、溃疡性和增生性腺性胃炎、腺胃与肌胃交界处溃疡,肌胃角蛋白膜易脱落,角蛋白膜增厚,角蛋白膜下溃疡,肠易脆,肠粘膜脱落坏死。影响机体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降低饲料报酬(
1.2.3黄曲霉毒素中毒可导致肝细胞多灶性坏死,肝细胞增生,早期因充血呈暗红色,后期呈黄色后期由于脂肪堆积,即脂肪变性,最终导致肝脏硬化甚至癌变(
1.2.4真菌毒素对产蛋的影响是通过减少肝脏卵黄前体的合成和转运来实现的;采食量的减少和不合理的料肉比延缓了母鸡的性成熟;毒素对孵化的主要影响是胚胎的死亡(
1.2.5黄曲霉毒素在生殖器官中积累并转移到卵(卵黄或蛋白质)和孵化的后代。同时,黄曲霉毒素浓度最高的部位是肌肉胃、肝脏和肾脏。这样,种鸡的真菌毒素中毒就很容易引起对后代的肌肉和胃造成损伤,同时肠道疾病发生早,后代表现为生长障碍(易与贫穷和复发性感染的传播相混合),进而导致免疫抑制,因此鸡极易感染各种疾病(
1.2.6真菌毒素中毒常导致严重的低血糖,常饮葡萄糖无效。这对肉鸡有很大的影响(
1.2.7霉毒素不仅能引起饲料中过氧化物含量的增加,导致饲料中易氧化的维生素E、C、a等的破坏,还可通过对生命的损害,使肠道对维生素E、a、D的吸收减少r、 腺胃,肌胃。这类鸡更易出现维生素E缺乏、脑软化、液化、麻痹和免疫抑制(
1.2.8霉菌使用和破坏维生素B1(硫胺)易引起硫胺缺乏,并伴有毒素引起的神经损伤和多发性神经炎,导致家禽出现神经症状(
1.2.9毒素对肾脏的损伤可使肾小管变性,导致痛风。近年来,雏鸡的肾斑点肿和痛风病十分严重,与种鸡的真菌毒素中毒有关。这也与饲料中过量摄入真菌毒素(
1.2)对机体的直接损害有关。10多种真菌毒素可影响软骨的发育,使腿部内翻和外翻,使肋骨弯曲变形,引起骨骼畸形(
1.2.11真菌毒素对免疫器官的趋化作用引起免疫器官的损伤和萎缩。如胸腺、法氏囊、脾脏萎缩(
1.2.12真菌毒素对血管壁的损伤,特别是肺血管的损伤,使肺动脉血压升高,增加心脏负担,易导致心力衰竭,引起缺氧和腹水(
1.3感染因素引起的免疫抑制
1.3.1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毒(Rev):Rev的免疫抑制
作用在垂直感染或炮击后早期感染。白血病病毒(ALV)
是一类不同于Rev的逆转录病毒。以逆转录酶为特征,以病毒RNA为模板合成病毒前DNA。它有不同的亚型。其中经典亚型A、B、C、D主要引起蛋型鸡淋巴肿瘤。由于病毒主要侵入淋巴细胞,推测ALV感染会引起免疫抑制。结果表明,感染鸡输卵管壶腹病毒滴度最高,感染老母鸡的滴度最高d新孵雏鸡通过排泄粪便
1.3.3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IAV)
感染雏鸡后,主要侵入骨髓造血组织、胸腺、法氏囊等淋巴组织,导致造血功能和免疫功能障碍。垂直感染雏鸡1~2周龄时出现典型贫血症状;横向感染通常不产生典型的贫血,但仍能引起免疫抑制(
1.3.4reov
虽然部分reov株可引起鸡传染性关节炎,但多数只引起亚临床感染。然而,亚临床感染会引起不同程度的免疫抑制,特别是垂直感染鸡
1.3.5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
时,这种病毒感染可严重损害鸡的中央免疫器官法氏囊。IBD鸡对各种传染病的抵抗力显著下降
2腺胃型在某些地区的流行十分严重。比如任丘和河间有两个村,几乎所有养殖场都有不同年龄的鸡,呈现出流行趋势。这些养殖场的鸡有不同的饲料来源和年龄,但其病理表现非常典型(
,其特征性疾病是摄食量低、生长缓慢;腺胃肿得像葫芦,肿的肚子肿得像葫芦浆膜表面可见双管腺,乳头周围粘膜出血;肾脏肿胀,出现尿酸盐沉积(
3)维生素E、D和a易被氧化,在肉鸡场很常见
)
维生素A缺乏可引起胸腺和法氏囊萎缩,降低体液和细胞免疫功能(维生素D缺乏可抑制细胞免疫功能(维生素E缺乏可阻止法氏囊发育,而硒缺乏会阻碍胸腺的发育(
3.1原因:
3.1.1维生素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相关添加剂的含量也不如以前。比如最近维生素D的价格饲料中的霉菌毒素会导致饲料中某些维生素的氧化(
3.1.3肝功能不全导致胆汁分泌或胆盐分泌减少,降低脂溶性维生素ade
3.2防治:
3.2.1在肉鸡饲养期间应定期增加维生素的摄入量。一方面可以预防虚证的发生,另一方面可以提高疫苗的免疫效果(
3.2.2使用具有保肝作用的药物,减轻真菌毒素对肝脏的毒性作用;它不仅能增强人体的消化功能和食欲,还能促进肠胃对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肠道(
3.2.3杜绝使用变质饲料原料
4正确认识所谓新母鸡病
,对于基层临床流行的“新母鸡病”应该说是一种多因素引起的综合征,而不是一种新病;正是因为这两年饲料问题多,才出现了许多内在的问题,这些问题在夏季就已经存在。我认为它是一种由多种因素引起的“低钙血症和心力衰竭综合征”
4.1。该病的特点是:
4.1.1多发于夏季,多发于初产蛋鸡
4.1.2急性猝死病例多为猝死。这些鸡表面上很健康产卵率一般在60%以下,夜间猝死或瘫痪(
4.1.3例慢性病患者表现为瘫痪、站立不稳或蹲伏,单靠室外饲养可自动恢复(
4.14例死亡病例表现为冠、胡须紫,胸肌苍白渗出;右心一般扩张松弛,有时心包积液、肺水肿、充血,卵巢、输卵管一般正常,但卵泡常充血(
4.2原因分析
4.2.1初产母鸡产蛋率增长过快,甲状旁腺激素的分泌处于逐渐适应期(
4.2.2甲状旁腺激素的钙磷水平d没有提前改善,体内钙储备不足(
4.2.3饲料中维生素D3供应不足或雏鸡肝功能低下或受损,导致维生素D3不能转化为活性形式(1,25)-2-羟基维生素D3(
4.2.4,鸡由于饲养槽和水槽的卫生条件,容易发生肠道炎症,如坏死性肠炎、溃疡性肠炎、大肠杆菌肠炎等;或感染隐孢子虫和轮状病毒,导致严重腹泻;引起钙、磷和某些维生素
吸收不良4.2.5饲料中真菌毒素过多,导致肝功能低下,腺胃糜烂、无机离子、脂溶性维生素吸收障碍
4.2.6热应激导致鸡呼吸过度
,首先出现呼吸性碱中毒,更易导致头晕、意识障碍、意识障碍,etc肢体异常和抽搐(
可转化为代谢性酸中毒(
由于食物摄入量减少和钙摄入量不足,热应激可引起血钙含量显著下降(
夜间是蛋壳形成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特别是熄灯后),人体对钙的摄入减少,容易导致低钙血症,诱发肌肉抽搐和心肌无力收缩,诱发心力衰竭
5种常见病引起产蛋量下降或不增加
5.1禽流感
5.2新城疫
5.3生殖传播
5.4衣原体病
5.5禽肺病毒病
5.6鸡包涵体肝炎,组织单胞菌弧菌肝炎
5.7传染性支气管炎后遗症
5.8传染性喉气管炎
5.9引起鸡减蛋的营养和管理因素
5.9.1应激因素
5.9.2饲料营养素
5.9.3药物因素
- 影响鸡蛋蛋黄颜色的因素及调控措施 10-15
- 奶牛场建筑与散栏饲养技术 10-15
- 冬养珍珠鸡重保温 10-15
- 八万三千余亩优质牧草开镰收割 10-15
- 家禽疫苗使用注意事项 10-15
- 鸡非特异性免疫力,你重视了吗? 10-15
- 奶牛冬季饮用水管理要点 10-15
- 三种多汁饲料有效提高奶牛产奶量 10-15
- 进雏前的准备工作 10-15
- 刷拭是养奶牛的重要环节 10-15
- 低成本提高青贮蛋白含量的新方法 10-15
- 蛋鸡开产前期的管理 10-15
- 中草药治疗羊腹泻拉稀的方法(无毒副作用) 10-15
- 蛋鸡产蛋期日耗料增加的因素分析 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