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雏鸡死亡的常见原因分析
鸡死亡常见原因分析
[摘要]目前,我国养鸡业发展越来越快,规模越来越大,许多养殖户加入养鸡行列,以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然而,在鸡的饲养过程中,影响鸡的健康的因素很多,尤其是在雏鸡阶段。如果雏鸡死亡,将给养鸡场带来相应的经济损失。因此,养鸡者应了解鸡死亡的常见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以减少损失(
1急性传染病
鸡是大群饲养的,在封闭条件下,鸡极易受感染传染性疾病,特别是临床上难以控制的传染病,如马立克氏病、新城疫和传染性支气管炎。目前,在实际生产中还没有有效的药物治疗这类严重传染病,因此更有效的方法是给鸡接种疫苗。不同的养鸡场必须根据本场或本地区的疫情和微生物种类,制定相应的免疫程序。在引进鸡苗时,要求供体提供有效的免疫方案。如果引进地区没有某种传染病流行,鸡就不能接种这种疫苗e在鸡白痢和球虫病
的死因中,鸡白痢和球虫病是主要影响因素。0.05%土霉素可预防21日龄以下鸡细菌性痢疾的发生。15日龄以上的鸡应预防球虫病,特别是在鸡密度高、环境温暖潮湿的情况下。药物使用时必须准确称量,搅拌均匀,避免鸡中毒。一种药物应在一至两个月后更换另一种药物,以避免耐药性(
3呼吸道感染
如果保温效果差,室温不高,则雏鸡只能在很短的时间内保持体温平衡,容易感冒,感染呼吸道疾病。如果育雏室内温度过高,打开门窗进行育雏通风也容易导致鸡呼吸道疾病。如果育雏室内空气不新鲜,通风条件差,温度不恒定,用潮湿污染的被褥和发霉的饲料喂养鸡,很容易感染呼吸道疾病。育雏期的温度受季节、气候、育雏器具类型、鸡的体质和年龄的影响,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调整。t房子的温度应该得到保证。同时,要注意通风。应避免窃贼风和直通风。鸡不应该被风直接吹走。湿度对雏鸡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育雏前10天,育雏室的相对湿度应保持在60%-65%,中后期应采取防潮措施(
4营养缺乏
如果长期单饲,会导致部分营养缺乏,会导致营养缺乏。如果雏鸡长期食用低钙、低磷的玉米饲料,会导致鸡骨坏死四肢畸形、关节肿胀、生长停滞、身体虚弱、腿部无力或变形。如果饲料中缺乏蛋白质和氨基酸,可以看出鸡的生长缓慢,关节肿胀,身体消瘦无力。如果雏鸡在饮食中长期缺乏维生素D,则可出现软骨病;但是,如果饲料中硒和维生素E不足,雏鸡就会患白肌病。如果条件允许,鸡应该用全价配合饲料喂养。但是,如果条件不允许,可以采取多种饲料混合喂养,尽量保证营养互补性(
5脐炎
孵化室的消毒产蛋室、产蛋室及各种用具不严格。大肠杆菌和葡萄球菌通过脐孔侵入卵黄囊,闭合不良,引起脐炎。发病时,用福尔马林熏蒸孵化室、育雏室、鸡蛋及各种用具。同时,在鸡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结合加强饲养管理等措施,可降低脐炎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脐炎鸡应单独隔离饲养。环境温度应为2-3℃℃ 高于正常体温时,应进行仔细护理(
6脱水
需要较长时间g运输鸡的时间,或由于接种疫苗等准备工作,鸡的“饮水”时间推迟太久,或鸡的数量较多,但饮水机的数量太少,导致鸡不能及时饮水,水分过多流失和脱水。因此,雏鸡必须选择正确的运输方式,尽量缩短运输时间,使雏鸡尽快到达育雏室,并为雏鸡提供充足的饮用水。5%葡萄糖溶液和0.1%维生素C溶液应在人体内3小时内饮用,以强身健体,缓解压力,促进体内有害物质的排出。别致的不能喝水的鸡被训练学会喝水,喝水后不断补水(如果药物剂量计算错误,会导致剂量大或疗程长,最终导致鸡死于药物中毒)。鸡吃了发霉的饲料会中毒,鸡舍中有害气体过多也会引起中毒。饲料中添加的药物应搅拌均匀。饲料和农药应分开存放,避免农药中毒。霉变变质的饲料不宜饲喂雏鸡(
8啄食
雏鸡21日龄后易发生严重啄食。常见的现象是啄肛门、羽毛、肉和脚趾。常见的原因是饲料中矿物质和含硫氨基酸含量不足,室内环境差,光线强。5-9日龄破喙可防止啄食。加强饲养管理,合理控制饲养密度,通风措施到位,用全价配合饲料喂养雏鸡,让雏鸡接受适度的光照时间和强度,不间断地供应饲料和饮用水,以满足无机盐和必需氨基酸(
的需要
- 影响鸡蛋蛋黄颜色的因素及调控措施 10-15
- 如何对肉牛犊进行管护 10-15
- 冬养珍珠鸡重保温 10-15
- 奶牛冬季饮用水管理要点 10-15
- 家禽疫苗使用注意事项 10-15
- 中草药治疗羊腹泻拉稀的方法(无毒副作用) 10-15
- 奶牛的去角技术 10-15
- 低成本提高青贮蛋白含量的新方法 10-15
- 三种多汁饲料有效提高奶牛产奶量 10-15
- 奶牛场建筑与散栏饲养技术 10-15
- 刷拭是养奶牛的重要环节 10-15
- 鸡非特异性免疫力,你重视了吗? 10-15
- 八万三千余亩优质牧草开镰收割 10-15
- 进雏前的准备工作 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