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鸡呼吸疾病的病因及系统防治办法
近年来,在养殖业中,鸡群中常发生一种由传染性因素(病毒、细菌、支原体等病原体)和非传染性因素(环境、饲养管理等)引起的并发或混合感染性呼吸道疾病,称为多重呼吸道疾病;MRD)是鸡常见病,诊断困难,防治效果不明显,可长期或反复发生,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1.鸡呼吸综合征的病因
1.1呼吸系统结构的特殊性
鸟类独特的气囊结构决定了鸡的呼吸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鼻子到肺,到腹部器官,到骨头和相关组织。这意味着鸡的呼吸系统感染很容易扩散到鸡的腹部器官甚至全身。一旦气管/支气管粘液纤毛系统和肺泡巨噬细胞吞噬系统受损,鸡的呼吸系统就会发生疾病(
1.2管理因素
,如饲养密度过高、通风不良、温度过高或过低、湿度过高或过低,维生素VA、VC及微量元素缺乏,饮食中蛋白质能量比失调,霉菌毒素污染,消毒不当等都会损害上呼吸道的结构完整性,进而影响机体健康感染多种病原体,引起呼吸道疾病(
1.3疾病因子
引起鸡呼吸道综合征常见病: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禽流感、传染性喉气管炎、传染性鼻炎、大肠杆菌病、支原体感染,支原体感染是引起禽呼吸综合征最常见和最常被忽视的原因之一
)
1.4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影响
马立克氏病、传染性法氏囊病、禽流感、传染性白血病、网状内皮系统增生、传染性贫血、呼肠孤病毒感染等免疫抑制性疾病破坏鸡的免疫系统,使其产生免疫抑制作用,增加免疫功能r易患各种传染病,呼吸系统疾病如新城疫、传播性大肠杆菌病和支原体感染的发病率增高(影响呼吸综合征发生的因素往往相互影响。比如,管理因素和营养因素的相互作用会降低人体的抵抗力,而抵抗力往往会继发于一些有条件的呼吸道疾病,如大肠杆菌、支原体感染等。在实践中,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呼吸道疾病的混合发生,如新城疫+大肠杆菌病、新城疫+支原体感染、新城疫+支气管炎、鼻腔+支原体感染等等等,加重了疾病的发病率,往往造成严重的损失(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
2.1该病分布广泛,传播迅速。它可以发生在不同年龄的鸡。病因多种多样,诊断困难。它经常反复出现,很难消除。我国大部分鸡群有多种呼吸道疾病的病因,但严重程度不同(
2.2主要症状为呼吸道症状,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为鼻涕、打鼾,鼻孔内有分泌物或鼻痂。全组有症状者占5~10%,严重症状者占30%以上oms(
2.3蛋鸡常有产蛋下降,但下降幅度不同(5%-10%)。部分蛋壳颜色变浅,出现软壳、薄壳或沙壳蛋。这种异常产蛋恢复缓慢且差异很大,往往需要15-60天,而且很难达到原来的水平(
2.4大多数鸡的死亡率不高或略高于正常,鸡的死亡率可能较高。影响整个鸡群的生长发育,推迟产蛋或无产蛋高峰期(
2.5长期未能控制常导致败血症,死亡率增加,对新城疫(nd)、禽流感等严重传染病的易感性增加54001
支原体毒素(mg)、传染性支气管炎(IB)、大肠杆菌(EC)、新城疫(nd)、禽流感(AI)、鸡嗜血杆菌(HP)、传染性喉气管炎(ILT)和呼肠孤病毒(REO)感染。虽然这些传染性病原体是鸡多种呼吸道疾病的共同病因,但在不同的养殖场、群体或批次中,它们的致病状态不同。我国鸡败血症支原体感染率很高。传染性支气管炎和大肠杆菌。大肠杆菌在鸡中也很常见。新城疫(NDV)和禽流感(AI)是鸡的主要传染病。经过多年的免疫等因素的影响,其致病性较非典型或低致病性,并成为一种新的疾病鸡多病因呼吸道疾病的主要致病因素,特别是非典型新城疫病毒的参与更为常见。鸡群中这些常见病原菌可引起明显症状和严重后果(
3.1.2疫苗免疫应答
鸡接种呼吸道病毒活疫苗后,会引起免疫应答,正常免疫应答在接种后3-5天自然消失。然而,当鸡体内存在一些潜在的呼吸道病原体(特别是败血性支原体)时,会引起严重的呼吸道症状,甚至会爆发多种原因引起的呼吸道疾病,尤其是与呼吸道大肠杆菌或大肠杆菌结合时非典型新城疫,常加重接种反应,成为多种病因呼吸道疾病的诱发因素。有时,当减毒疫苗剂量不均或部分漏检时,鸡群也会发生鸡与鸡之间的病原体传播,其反应大于正常接种反应,而抗体水平参差不齐甚至出现免疫功能衰竭(
3.1.3免疫抑制病原体
的作用可导致免疫抑制性疾病影响免疫应答甚至免疫完全失败,并大大增加鸡对呼吸道感染的易感性。这种病在许多鸡群中普遍存在,危害深远。主要有传染性滑囊炎、马立克氏病、传染性贫血和网状疾病内皮细胞增殖病、新城疫病毒、禽流感病毒、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等,是鸡呼吸道疾病的病原之一,也是免疫抑制性疾病的病原,因此应引起重视(
3.2非传染性病原学
环境有害因素和饲养管理失误是另一主要原因鸡发生多种病原性呼吸道疾病方面,其中有些被称为“环境性肺炎”和“条件性肺炎”(
3.2.1有害气体
氨是常见的有害气体之一。它能使上皮纤毛退化甚至脱落,从而降低对病原体的防御能力,增加对各种病原体的敏感性。另一个例子是硫化氢、一氧化碳、一氧化氮、二氧化碳等(
3.2.2粉尘
鸡舍空气中的粉尘浓度过高是很常见的。吸入这些颗粒物后,鸡不仅在生理上阻碍了气道通气和纤毛运动,而且降低了t他有支气管排斥的能力。同时,它们携带多种致病微生物引起呼吸道疾病,从而促进多种原因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3.2.3温度和湿度
温度过低会引起呼吸道粘膜的粘液分泌,降低免疫细胞以消除病原体,特别是在冬春季节,冷空气袭击或鸡舍通风过大时,常引起产蛋鸡发病率较高或掉蛋。过于干燥的空气不仅使呼吸道粘膜失水,而且降低了上皮细胞抵抗病原体的能力,大大增加了细菌的浓度空气中灰尘和灰尘的扩散。夏秋两季,高温高湿常同时发生,使鸡的呼吸频率急剧增加,造成呼吸器官充血发炎,同时也增加了多种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
3.2.4饲料真菌毒素
近年来受到真菌的污染,特别是在玉米中,占饲料的很大比例。真菌污染更为常见。除了毒素引起的直接呼吸道症状外,还显著降低免疫力,增加呼吸道疾病病因的发病率
)
4.多种原因呼吸的防治措施鸡呼吸道疾病
4.1正确认识疾病
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畜禽有不同类型的证候,已成为近年来该病的新特点,鸡多病因呼吸道疾病就是其中之一。由于该病病因多,相互作用关系复杂,对鸡呼吸道多种病因病的诊断和防治必须有正确、充分的认识,并认真诊断和分析,在众多原因中找出主要原因及协同或诱发原因,以便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绝不能依赖单一药物或vacc伊恩。预防和控制鸡多病因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是最重要的策略(
4.2做好免疫接种
必须接种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和禽流感疫苗,根据情况也可以接种支原体,传染性喉气管炎等疾病的疫苗接种,同时必须做好与传染性法氏囊病、马立克氏病密切相关的多种呼吸道疾病的疫苗接种。做好免疫工作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4.2.1选用优质合格的疫苗,选用SPF疫苗4.2.2建立科学的免疫程序,包括同一类型疫苗不同株(株)的选择、基础免疫和强化免疫的安排、母源抗体的影响以及疫苗之间的相互干扰,疫苗剂量、接种途径等(
4.2.3减毒疫苗应从高减毒疫苗开始接种,中毒疫苗不得首次接种。例如,第一次使用H120,以后使用H52。新城疫Ⅰ株疫苗应在2个月后使用。目前,我株疫苗在部分养鸡场使用一年以内一个月的年龄往往会产生更多的呼吸道症状和其他后遗症。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免疫后使用强毒疫苗,会对法氏囊造成严重损伤,导致鸡的整体免疫应答降低,导致免疫功能衰竭。减毒疫苗饮水接种的要求很高,因为接种途径受影响因素最多,所以免疫效果不稳定,免疫效果不均匀,而更多的疫苗病毒往往被传回引起更严重的呼吸道症状(
4.2.4在一些鸡场(群)中,可以使用传染性支气管炎或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当雏鸡一日龄出现炎症和弱毒喷雾剂免疫时,可防止早期感染,但应注意呼吸道潜在的病原体如支原体的症状
)
4.2.5频繁或大剂量接种减毒疫苗往往是引起鸡呼吸道疾病多病因频发的主要原因之一。做好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免疫工作。马立克的危害越来越严重。它不仅导致免疫抑制,而且影响鸡的生长发育。部分肉鸡已接种马立克氏疫苗,这是明智之举(
4.3科学用药预防和控制rol
在鸡某些呼吸道疾病的易感期和易感期,科学使用化学药物往往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例如,在育雏初期(大多在10日龄左右),用泰桓利康预防支原体的发生或注射森康2号预防大肠杆菌等细菌性性病的感染。在不同喂养阶段还应服用左氧氟沙星、太黄立康、大理康等药物,以防治某些细菌性疾病的危害。我们应该特别注意大肠杆菌的感染。大肠杆菌。一旦E。大肠杆菌一旦发生,就会与其他呼吸道病原体结合,从而引起多发性严重感染鸡的呼吸道疾病。在防治多种呼吸道疾病时,也可采用低刺激、高效能的杀菌方法,如环网杀菌、鸡喷空气杀菌等。但需要明确的是,药物治疗鸡多种呼吸道疾病的疗效是有限的,特别是在有严重E。做好引种检疫工作,应从规模大、设备好、信誉可靠、鸡苗健康、背景清楚的养殖场购买鸡苗。同时,要做好通风保温工作,做好通风降温工作切实解决通风与保温的矛盾。鸡除监测支原体、沙门氏菌等疾病的感染状况或抗体水平外,还应定期监测每批鸡的新城疫和禽流感抗体水平,为及时调整免疫程序提供依据(同时,重视综合营养和优质蛋白饲料,是鸡健康和抗病的物质基础;各种抗体的产生依赖于饲料中的蛋白质和维生素A、D、E。它们对呼吸道上皮抵抗病原体入侵也有重要作用s。营养缺乏或不平衡、蛋白质饲料质量差、或饲料中含有真菌毒素是引起鸡呼吸道疾病的常见原因,给鸡呼吸道疾病埋下隐患(
- 水仙花倒了怎么办 10-15
- 灵芝养殖方法 10-15
- 海蟹怎么养? 10-15
- 含羞草有毒吗? 10-15
- 母猪产后如何进行正确的保健消炎? 10-15
- 仙客来有毒吗? 10-15
- 沙参和党参的区别 10-15
- 猪脱肛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10-15
- 万年青开花吗? 10-15
- 地膜辣椒高产栽培技术 10-15
- 白果和开心果的区别 10-15
- 五指毛桃的种植方法 10-15
- 不死鸟多肉怎么养 10-15
- 地黄的种植技术 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