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更新
  • 养殖信息网(农村养殖创业,攻略学习大全)

养殖信息网

狗狗召唤求带回家
您当前的位置:养殖信息网 - 首页 - 养殖资讯 - 养殖新闻 - 鸡曲霉菌病的诊治
养殖新闻

鸡曲霉菌病的诊治

2024年10月15日 编辑:养殖网 浏览: 280次

鸡曲霉菌病是由烟曲霉、黑曲霉、黄曲霉和土曲霉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其特点是急性发作,死亡率高,肺部和气囊有炎症和小结节。该病主要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如果卵子表面被污染,孢子会侵入卵子并感染胚胎。在我国南方,最易发生在5~6月的雨季或阴暗潮湿的鸡舍(

(1)易与曲霉病

(1)混淆的疾病:禽流感、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喉气管炎、支原体病、传染性鼻炎、,大肠杆菌败血症、白喉鸡痘等(

(2)肺结节:白痢(

2误诊误治的危害

鸡曲霉菌病的误诊可引起鸡的急性全身感染和死亡,耐受鸡的生长发育缓慢。误诊往往导致疾病延迟、病程延长、细菌耐药、鸡生产性能下降,鸡和鸡产品质量较低(

3准确诊断的技巧和方法

3.1临床诊断

雏鸡在4-14日龄时更易发生急性暴发;腹泻发生在疾病的后期,一些鸡出现弯曲等神经症状广告,瘫痪和跛足。疾病的持续时间取决于真菌感染的数量和中毒的程度。成年鸡多为散养,死亡率低。有的真菌侵入眼睛,引起眼炎,严重者眼睑下积有豆渣。曲霉菌孢子易穿过蛋壳,48小时内开始死亡,死亡率约50%(

3.2病理改变

肺表面及肺组织有黑色、紫色或灰白色硬结节,切片坏死;气囊浑浊,有灰白色或黄色圆形病灶或结节或干酪样肿块;气管、胸腔、腹部鼻腔、肝肾可见类似结节,偶见霉变。如果伴有曲霉菌毒素中毒,还可见肝肿胀、弥漫性充血、出血、胆囊扩张、皮下和肌肉出血(

  3.3实验室诊断

取病禽肺或气囊上的灰白色或淡黄色结节,放在载玻片上,用1-2滴10%-20%氢氧化钾溶液浸泡10min,用酒精灯加热,盖住载玻片,轻压透明。显微镜下可见曲霉菌的菌丝和孢子。有时直接涂片镜检可能无法观察到,必须先接种培养,再进行检查鉴别诊断本病呼吸困难症状与禽流感、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喉气管炎、支原体病、传染性鼻炎、大肠杆菌病、白喉鸡痘等疾病相似,因此应注意鉴别诊断。尸检时肺部小结节与鸡白痢相似,应注意区别(

曲霉菌病:多发于梅雨季节,常因饲料或被褥发霉而发作,尤其是雏鸡;尸检肺内可见粟粒状、大黄状、白色结节,m显微检查(

② 白痢:除呼吸道症状外,还会排出钙质白色粪便,肝脏、心脏和消化道也受到影响,但不会形成以曲霉病为特征的同心圆形肉芽肿结节;结节压缩显微镜下未发现曲霉菌的菌丝和孢子(

4鸡曲霉菌病的防治

4.1未感染鸡场的预防措施

(1)保持鸡舍环境清洁干燥,加强通风,及时对水箱进行清洗消毒,请处理水箱内剩余的给水,经常翻垫并妥善保管。尤其是在雨季,我们uld可以防止霉菌的生长和繁殖,从而污染环境并导致疾病的传播。定期对蛋库和孵化室进行消毒,保持干净、干燥;(2)对孵化室要严格处理,彻底清除发霉的被褥,然后用甲醛熏蒸或用0.4%过氧乙酸消毒。它只有在通风换气后才能使用,并更换干净干燥的垫料(3)做好日常消毒工作,也可以用0.5%过氧乙酸配合鸡肉消毒(

4.2养鸡场病后处理措施

(1)加强隔离消毒。病鸡应及时隔离和消灭。饲料和b应尽快清除被霉菌污染的涡流。鸡舍应清洗干净,并喷洒1号洒水器∶ 2000硫酸铜溶液,并用不发霉的垫层材料(

(2)处理代替。首先,我们要找出霉菌的感染源,并及时消除,在此基础上进行治疗,能起作用的(

制霉菌素以每只鸡5000-20000 IU的速度口服,每天2次,共2-4天;或每公斤饲料添加50-100万IU制霉菌素7-10天(

② 用克霉唑(三甲咪唑,抗真菌1号)以1g/100(

3)的比例饲喂雏鸡,使用两性激素B时,剂量为25mg/m3,吸入30~40min,效果优于利福平。1% - 0.5%碘化钾溶液,每只鸡3-5毫升,每天一次,持续3-5天(

⑤ 鱼腥草注射液肌肉注射,每次0.3ml,3次/d,共7d(

5对照组

(1)取鱼腥草360g,蒲公英180g,黄芩90g,桔梗90g,亭立子90g,苦参90g,混匀粉碎,混匀喂食(0.5-1g/只),3次/D,连续5天(

(2)取鱼腥草100g,蒲公英50g,汤汁煎煮取汁,放入饮水机内代替饮用水,连续服用2周。注:本方剂量为100只鸡/天(

(3)桔梗250g,蒲公英500g取伊菜、鱼腥草500克、紫苏500克,从汤中提取汁液,每日2次,连续喂饲1周。说明:本方剂量为1000只鸡1天,鸡饮水中加入0.1%高锰酸钾,效果更佳。

本文由(养殖信息网)栏目整理发布:http://www.yangzhixinxi.com     养殖网     养殖项目

微信咨询 咨询宠物专家 您可以点击微信二维码,扫码添加客服进行咨询,我们将会发给你更多的照片和视频,让您挑选。
扫码关注
扫码访问移动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