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鸡李氏杆菌病
禽李斯特菌病又称禽单核细胞增多症,是由李斯特菌引起的散发性传染病。感染鸡的主要症状为单核细胞增殖性脑膜脑炎、坏死性肝炎和心肌炎。李斯特菌也容易感染家畜和人。严重者为脑膜脑炎、流产、败血症和单核细胞增多症。轻度病例为结膜炎。李斯特菌病引起鸡的散发性败血症。死亡率通常较低,但有时高达52%-100%。本病的死亡率往往与其他疾病的混合感染有关(
临床症状
李斯特菌自然感染的潜伏期相差很大,一般为2-3周。第e病主要影响2月龄以下的鸡。发病前无明显临床症状。发病之初,他情绪低落,羽毛粗乱,夫妻孤立,腹泻、食欲不振,梳子和胡须发绀,严重脱水,皮肤暗紫色。随着病情的发展,两翼下垂,两腿无力,动作不稳,躺在地上起不来,躺在地上,两腿不停划船。其他人则表现出漫无目的的奔跑、尖叫、头颈侧弯、抬头、腿部阵发性抽搐、谵妄,最终死亡。病程1~3周。死亡率高达85%。鸡李斯特菌病ens常与寄生虫病、白痢和白血病合并,使症状复杂化
病理改变
脓毒症的改变可通过尸检发现。脑膜和脑血管充血。心肌坏死,心包积液,心冠脂肪出血。肝脏黄褐色,肿胀,有黄白色坏死斑和暗紫色血瘀斑,易碎。脾脏肿大,呈黑红色。腺胃、肌胃和肠粘膜出血、粘膜脱落、卡他性炎症。有些腹腔里有很多血样。肾脏也有肿胀和发炎(
镜检显示有大量炎症退变或坏死区可见单核细胞浸润,坏死区及周围可见革兰氏阳性杆菌。脑组织改变、胶质细胞增殖及髓质血管鞘形成。在败血症中,肝脓性病灶和心肌变性是常见的。淋巴细胞、巨噬细胞、浆细胞浸润肝、脑病变(
诊断与鉴别
1.病原学检查
(1)涂片检查:采集死禽血液、肝、脾、肾、脑脊液、脑组织作接触涂片或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示革兰氏阳性杆菌(
(2)呈单一、V形或平行分布n和培养:将脑、淋巴结或肝脏标本接种于兔血琼脂培养基、0.05%碲酸盐胰蛋白酶琼脂平板、0.1%葡萄糖血清培养基、马丁琼脂斜面和马丁肉汤培养基中。血琼脂上菌落周围有溶血环;碲酸盐琼脂上有黑色菌落;结果表明:葡萄糖血清培养液均匀浑浊,呈颗粒状沉淀,无菌环和生物膜;马丁琼脂斜面上有乳白色、大小不一、圆形、边缘光滑、透明的小菌落;马丁肉汤均匀,管底有黄色沉淀物,呈浑浊状(
(3)病原鉴定:取典型的单菌落进行生化鉴定纯培养后的cal反应。李斯特菌能发酵多种糖,如葡萄糖、麦芽糖、七叶皂苷、果糖、海藻糖和水杨酸。乳糖、蔗糖、阿拉伯糖、半乳糖、鼠李糖、糊精、山梨醇和甘油的缓慢发酵。甲基红与VP呈阳性反应。不生成吲哚,不分解尿素,不还原硝酸盐(
(4)动物实验:将病料制成混悬液,用普通肉汤(如胰蛋白酶大豆肉汤、脑心提取液)按1:1稀释,用砂浆或均质机均质。如果将混悬液注入家兔、小鼠或豚鼠的腹腔、脑腔或静脉,实验动物很快就会死于败血症答。眼部,可出现化脓性结膜炎,感染性死亡发生不久(血清学诊断),血凝抑制试验(HIA)、补体结合试验(CF)、琼脂扩散试验(AGP)和免疫荧光试验(IFA)可用于本病的诊断。但由于李斯特菌的自凝性及其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肠球菌共同的抗原成分,容易发生交叉反应,限制了其在血清学诊断中的应用。国外有Ⅰ、Ⅳ型抗血清,可用于血清型鉴定(
预防和控制措施
为预防李斯特菌病,应加强饲养管理,定期对鸡舍进行消毒因此,加强育雏期管理,提高机体抵抗力是防治该病的主要措施。同时,注意环境卫生,做好防疫消毒工作,及时发现和排除死鸡,隔离和治疗病鸡。使用3%的碳酸、3%的赖氨酸、2%的烧碱和5%的漂白粉对场所和用具进行严格消毒。注意周围的疫情信息,防止病畜禽进入(发病后应使用敏感药物)。氨苄青霉素和青霉素g对病原菌有抑制作用。链霉素有很好的治疗作用t易产生耐药性。报道了四环素粉以0.06%~0.1%的比例掺入配合饲料中3~5天。庆大霉素注射液用生理盐水稀释,每只鸡5000~10000单位,肌肉注射,每日1次,连续用药2~3天,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同时,也要注意其他病毒性疾病和细菌性疾病的共同感染,做好早期预防工作。
- 龙虾养殖池消毒方法 10-15
- 鸡夏秋季主要绦虫病及防治 10-15
- 鸡球虫病的诊断与治疗 10-15
- 饲养管理不足引起的代谢病 10-15
- 遵守自然规律,科学养好肉鸡 10-15
- 雏鸡饥饿综合征咋防治 10-15
- 如何解决养鸡生产中的难题 10-15
- 浅谈消毒药的使用注意事项 10-15
- 鸡温和性流感究竟如何与鸡新城疫等病鉴别 10-15
- AA+肉鸡杂交品种简介 10-15
- 三种多汁饲料有效提高奶牛产奶量 10-15
- 板栗树该怎么种植才好 10-15
- 肉鸡催肥相关信息汇总 10-15
- 国外种鸡已占领中国绝大部分市场 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