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高春季雏鹅成活率的综合措施
春季是小鹅饲养的旺季,但春季气温低、气候多变、致病因素多,加之小鹅对外界环境适应性差、抗病性差,极易引起小鹅发病或死亡。因此,为了提高雏鹅的成活率,应根据气候特点和春季雏鹅的生理需要,采取综合措施(制备
1.1检养
首先,根据雏鸡数量计算育雏面积,修缮苗圃的采光、通风、采暖设施。其次,检查门、窗、地板和墙壁是否完好。如果如有损坏,应及时修理(
1.2严格消毒
半个月后,再进鹅房,彻底打扫干净;然后用高压水枪冲洗地面和墙面,晾干后铺好垫层材料,放入料槽、饮水机等器具中;然后关上门窗进行熏蒸。24-48小时后,打开门窗彻底通风(
1.3)预热1-2天后,灭菌育雏室内温度达到30℃℃, 室内各点温度平衡(健康雏
的选择2.1品种选择
应根据当地食性、饲养条件和消费情况进行选择合适的品种或杂交鹅(
2.2源选择
小鹅应来自健康、无病、生产性能好的种鹅,种鹅和雏鹅应按免疫程序进行防疫(
2.3品质选择
幼鹅皮毛鲜艳,眼睛明亮,精神活泼;当用手握住颈部并提起时,双腿能迅速收缩和挣扎,叫声响亮;饲养环境的控制
3.1防寒保暖
春季气候寒冷,雏鹅体温自我调节能力差温度。因此,应该使用保温设施来保持室内温度平衡,一般需要2-3周的保温。育雏的适宜温度为27~29℃℃ 1-5天,25-26℃ 6-10天和22-24天℃ 在11-15天内,应通过连续观察雏鹅的表现来调节特定温度。雏鹅挤在一起,绒毛直立,身体蜷缩,唧唧喳喳,采食量减少,说明室内温度较低;雏鹅张口呼吸,远离热源,散在育雏房周围和门窗附近。饮用水增加,表明tem房子里的温度偏高。在适宜的温度下,小鹅分布均匀,休息或定时吃喝,食欲旺盛,呼吸平静,睡眠安静(
3.2湿度控制
鹅是水禽,但干燥的环境对它们的生长和疾病的预防非常重要。当湿度过高时,病原微生物大量繁殖,小鹅的抗病能力下降。为防止湿度过大,饮水机不应装满水,应放置平稳,以免水溢出。用地面垫层育雏时,要加强垫层管理,及时更换垫层,防止受潮还有霉菌。第一周,室内相对湿度保持在55%-60%。后来,随着小鹅呼吸和排便的增加,被褥材料的含水量也会增加,相对湿度保持在60%-65%(
3.3通风
小鹅新陈代谢很强,会产生大量的废物和有害气体,所以要经常进行通风,保持空气新鲜。通风前,室内温度应提高2~3℃℃, 然后逐渐打开门窗和通风机,避免冷空气直接吹鹅。春季气温较低,通风时间一般安排在中午左右,避开清晨第二天晚上。氨浓度控制在20mg/kg以下,硫化氢浓度控制在10mg/kg以下,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0.5%以下
3.4对照光
1~3日龄24h;4~15日龄,光照18h;16日龄后,光线逐渐减弱为自然光,但夜间应开灯进食。1~7日龄光照强度1m2,40w灯泡,8~14日龄25w灯泡。灯泡高度应在距鹅背2m左右(
3.5密度调节
小鹅平均平面摄食密度为1-220-35只/m2;3周龄,15/m2;4周龄,12/m2;随着
年龄的增加,密度逐渐减小。饲养密度过高,鹅群拥挤,生长发育缓慢,羽毛、脚趾和肛门相互啄食(加强饲养管理)4.1饮水及时
雏鹅应在进食前第一次饮水。雏鹅饮水时间约为剥壳后24小时,水温约为30℃℃. 具体方法是:将个别小鹅的喙浸入水中,让其饮用,反复几次后,整个群体就可以学会饮用了。应控制雏鹅的首次饮水时间3-5分钟内。饮用水中添加0.05%高锰酸钾,可起到消毒和预防肠道疾病的作用。一般使用2-3天。为了使雏鹅在长途运输后能迅速恢复体力,提高成活率,可在饮用水中加入5%葡萄糖,并按比例加入速溶多维口服补液盐(
4.2,小心喂养
雏鹅,进食前必须喝水,最佳进食时间为剥壳后24-30小时。由于小鹅的消化器官尚未发育完全,可以饲喂蛋白质含量高、易消化的全价配合饲料。当fe哺乳期,先集中精力,然后吃粗粮,少吃多吃。前2天,将蒸熟爽口的不粘口米饭和鲜多汁的菜叶切成丝,按1:2的比例混合后喂饲;2-3天后,用煮熟的米饭和一些肉质适口性好的鹅全价复合饲料喂鹅,加入10%的青饲料切碎或绿叶切碎,供鹅自由啄食。在4日龄之前,每天给雏鹅喂食4-5次,使其每次进食量达到80%。5日龄后,雏鹅体内的卵黄逐渐被吸收,消化和摄食能力增强。日摄食次数可增加到6~8次,a晚上两次。1周龄后,雏鹅的消化能力和摄食能力得到提高,每天饲喂8~9次,日粮中添加30%的精料。11~20日龄时,多数为青饲料,开始放牧。每天喂食5-6次,精料占日粮的10%-20%。21~2日龄8日龄,放牧时间延长,每天饲喂3~4次,精料占日粮的7%~8%,早晚各补充1次(
4.3适时分组
随着雏鹅的生长,有必要进行合理的分组。为了加强对体型小、体质弱的雏鹅的饲养管理弱鹅的ht在孵卵结束时达到平均水平。第一组在10日龄时进行,每组150~180只;第二组在20日龄时进行,每组80~100只,在日常管理中,对生长缓慢、体质弱的雏鹅,应多喂精饲优质饲料,精心呵护,促进其生长发育,以保证雏鹅生长有序,提高育雏率。建议对残疾、瘫痪、体型小、消瘦、食欲不振、行动迟缓的雏鹅,应尽快隔离、治疗或淘汰(合理放牧
即可)使雏鹅提早适应外界环境,促进新陈代谢,增强抗病能力。春季气温相对较低,一般在15-20天后开始放牧。放牧开始时,应在无风晴天,中午在大棚附近的草地上放牧20-30分钟;此后,放牧时间逐渐延长,放牧地由近变远。每天早晚各放牧一次,中午回去休息。早晨应等到露水干后再放牧,以8:00-10:00为宜;下午要避开阳光,3:00-5:00为宜(做好卫生防疫
5.1清洁)雏鹅应隔离饲养,不得与成年鹅和外来者接触。鹅舍要经常打扫,草皮要经常换,保持干燥。水箱、料箱应及时清洗、消毒。在育雏房门口设置消毒室和消毒池。定期对鹅和鹅舍进行喷雾消毒(
5.2接种
种鹅卵孵化出的雏鹅未接种小鹅瘟疫疫苗,出生后应注射抗小鹅瘟疫血清,每只鹅0.3-0.5ml;如果小鹅已经感染了小鹅瘟疫(即小鹅瘟疫已经感染)
5.3药物预防
根据育雏期周围疫情、田间既往疫病情况,及时用药防病,在日常饮用水中可添加大蒜素,饲料中可添加穿心莲和鱼腥草,预防痢疾和大肠杆菌病。
- 鸡球虫病的诊断与治疗 10-15
- 鉴别雏鸡雌雄的方法 10-15
- 鸡如何输精 10-15
- 鸡磺胺药中毒的诊治 10-15
- 鸡腺病毒Ⅰ群感染 10-15
- 鸡毒支原体的免疫防治 10-15
- 蛋鸡生产中的保健措施 10-15
- 肉鸡的养殖技巧 10-15
- 肉用种鸡人工强制换羽的优点 10-15
- 草原生态养鸡试验报告 10-15
- 鸡的传染病 10-15
- 遵守自然规律,科学养好肉鸡 10-15
- 蛋鸡产蛋期异常情况的处理 10-15
- 蛋鸡刮粪机相关信息汇总 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