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林地养鸡综合防病技术
林地养鸡综合防病技术探讨
[摘要]由于林地养鸡所需场地面积大,难以采取全方位的防疫措施,极易导致疫病的发生。做好林地养鸡疫病防治工作十分重要。本文通过对林地种鸡的选择、养殖区域的划分、种鸡免疫、疾病控制、实施全方位防疫等综合防疫措施,探索林地种鸡的健康养殖模式(
近年来,林地种鸡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兴宁县蓬勃发展。林地鸡一般采用放养的方式饲养,鸡肉的品质大大提高,深受消费者的喜爱。由于林地养鸡所需场地面积大,很难采取全方位的防疫措施,容易导致疫病的发生。因此,做好林鸡疫病的防控工作十分重要。以下是作者对林鸡综合防病技术的几点看法,供养殖户参考(
1选择适宜的林地进行养鸡十分重要。它应该远离居民区,对流交通、供水便利,远离水源或水源保护区。林地南坡宜为繁殖区,林木密度不宜过大。适宜将部分阳光照射到地面,是杉木林、柑橘、脐橙等果林养鸡的良好选择。林地繁殖区应避开候鸟栖息地,防止候鸟引起疫情。多年大雾的林地不宜养鸡(
2合理布局鸡舍
林地应划分为若干个繁殖单元,每个繁殖单元用铁丝网隔开一个养殖单位应饲养同一批鸡,每批1000姚,2000羽。一个养殖单位应建一个或两个50姚、60平方米的大棚。各养殖单位大棚间距应大于100m。不同单元的工棚应建在同一水平线上。各大棚的污水不得流入其他大棚,以免发生疫病时影响其他大棚的鸡群。大棚不宜建在山谷或溪边,因为这里阴暗潮湿,容易导致疾病的发生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农民应根据当地鸡的传染病情况,做好鸡的免疫工作,建立免疫程序,严格按照免疫程序接种。除接种新城疫和h5n1-h7n9疫苗外,还应选择性地接种马立克氏病、传染性法氏囊病、传染性支气管炎和传染性喉气管炎。免疫前后一周内最好不要使用抗生素和消毒剂,以防免疫失败(
4做好疾病预防控制
首先要做好养殖大棚和养殖区的消毒工作。一般来说,选择对鸡刺激性小的消毒剂,每10天左右消毒一次,每季度更换一次消毒剂[1]。二是有选择地用药控制鸡球虫病、大肠杆菌病等常见病,并根据疾病发生情况用药。三是为了减少消毒次数和抗生素的使用,增强鸡的抵抗力,提高鸡的成活率,降低大棚内氨气浓度和粪便异味,改善养殖环境,提高饲料利用率,改善鸡的外观,康岱益生菌可用于饮用水和混合材料,康岱益生菌也可用于spri养殖林区洒水(
5做好死鸡无害化处理工作
每天巡查养殖区,及时清理出养殖区的死鸡,不吃、不卖、不上市、不丢弃死鸡,做集中焚烧深埋无害化处理。无害化处理地点应远离养殖区,地势较高、干燥,不影响水源。同时,大棚内的鸡粪要定期清理,发酵后用作有机肥。发生严重传染病时,应向当地兽医部门报告疫情,并由兽医部门派出技术人员进行诊断和鉴定,以便及时诊断和处理,减少养殖损失(
6实行全进全出饲养制度
肉鸡养殖区内各养殖单位只能饲养同一品种、同批次的鸡。当鸡100-120天大的时候,所有的鸡都会尽快放生,不会有人留在农场里。这样既能彻底消毒大棚,切断传染病传染源,降低疾病传播风险,又能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场地利用率,提高动物成活率和繁殖效率[2]。T第二批养鸡要经过一个多月的彻底消毒改造(
才能进行,综上所述,做好林场养鸡综合防疫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除养鸡管理外,选育林木的选择、育种单位的划分和鸡舍的分布是林地健康养殖的前提和基础。林地健康养殖的关键是做好鸡的免疫、防病和死鸡的无害化处理。实行全进全出的育种制度是成功育种和提高育种水平的保证效率。只有采取这样的综合防疫措施,才能促进林鸡的健康发展
- 1亩构树叶养多少猪 10-15
- 和牛犊牛腹泻的防治方法 10-15
- 黑山羊养殖的环境、羊舍及场地的卫生管理技术 10-15
- 野兔的生活习性 10-15
- [农广天地]巴尔楚克羊养殖技术 10-15
- 养30只黑山羊要多少成本?养殖的前景怎么样? 10-15
- 国内羊价持续下滑逾20个月 10-15
- “动物人参”鹌鹑鸟的养殖技术 10-15
- 肉牛养殖的饲料营养考虑 10-15
- 仔猪呕吐是什么原因 10-15
- 不同时期肉牛的饲料配方特点 10-15
- 高产优质牧草———无芒雀麦 10-15
- 国家补贴养殖项目 10-15
- 哺乳动物刺猬好不好养殖? 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