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笼养肉种鸡均匀度的控制
均匀度是反映养殖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它决定了肉鸡能否及时开始生产、生产高峰期的表现以及产蛋高峰期的维持时间。是养殖管理的重点和难点。根据各阶段的生长特点和规律,可分为体重均匀性、体况均匀性和性成熟均匀性(
1.体重均匀性控制(1-15周龄)
该指标主要控制在15周前,通过称重达到目的,定期分组控制鸡饲料量
1.1育雏期(1~5周龄)均匀度的控制
均匀度越早抓得越紧越好,从1日龄开始,因为早期是鸡骨发育阶段,此时整组骨骼大小控制得当,便于1日龄后后期(
1.1.1)均匀度的控制,幼弱雏鸡应置于通风良好、光照充足、温度适宜的上笼中精心管理(
1.1.2断喙5-6天后,喙长(鼻孔上缘至喙端的距离)应为+3.5mm,上下喙应整齐。破喙成功与否与采食量是否平衡有关,与摄食速度密切相关以控制体重均匀性(
1.1.3 2-3周龄为第二整组称重分组,由于雏鸡早期增重大,时间长,容易造成每笼雏鸡的体型差异变大,不利于控制体重均匀性(
1.1.4从1日龄到14日龄,每只鸡的饲料消耗量应限制,每只饲料的克数应确定,当天的饲料量应完成,原则上,每只鸡的饲料量应完成(
1.1.5),一般在3周末和4周初用育雏饲料代替育雏饲料,以避免形成大颗粒凯尔顿鸡群。特种鸡可适当延长育雏饲料的投喂时间(
1.2饲养初期(6-15周龄)均匀性的控制
1.2.1采用目测、手称和称重分组相结合的方法,主要进行三次大组调整,7-8周龄为第一次大组调整,11-12周龄为第二次大组调整,15-16周龄为第三次大组调整,每组分为五个等级:超大、大、中、小、特小,每个等级分别设置,注意每个等级的材料数量不要相差太大,随着周数的增长,应逐步缩小料量之间的差距(
1.2.2对于体重高于或低于标准体重的鸡,应至少用2-3周的时间调整饲料量,使其体重恢复到标准。不要试图用少饲料或多饲料使其体重迅速达标,这样容易形成“大瘦鸡或小壮鸡”,影响后期生产性能(
1.3饲料量控制
1.3.1根据《饲养管理手册》规定的饲料量,根据该批鸡的实际体重和饲料量,结合以往的经验,制定每周龄的饲料量,以保证每周鸡的正常增重和体重鸡的ge达到标准(
1.3.2每周应增加料量而不减少料量(
1.3.3最好平衡饲料克数的增加和周增重,避免高、低(
1.3.4每笼投放等量的鸡,投料量计算及称量准确,投料快速均匀,每笼投料量相等(
1.4限食法
1.4.1 1 1-14日龄自由投料,3-5周龄每日限食,6周龄61限食,7-13周龄52限食,“61限”为14-18周龄和19周龄以后的日限(
1.4.2)当1%的鸡在饲养日窒息时,有轻微的增加无论采用何种限饲方法,日投喂量均不得超过产蛋高峰期的最大投喂量
1.5,以保证鸡的必要投喂和饮水面积,至第15周末,鸡体大小适宜,骨骼均匀,肌肉覆盖初步均匀(
2.体况均匀性的控制
2.1一般在17~18周龄时,用手触摸胸肌的丰满度,选择过胖和过瘦的鸡分别饲养,合理控制身体发育状况,选择肥肉过多的鸡,保证每只鸡的品质为满足生殖系统发育的营养供给,瘦肉鸡应适当增加营养,逐步增加增重幅度(
2。2在产蛋21~22周前,将体格发育不良的鸡淘汰出栏饲养。这些鸡包括超过平均体重20%的鸡、骨骼大但肌肉丰满度差的瘦肉鸡、骨骼小而肌肉粗的肉丸鸡、大关鸡、外形缺陷和耻骨开口度不足的鸡。在这一阶段,鸡的性腺得到初步发育,并有一定程度的肌肉充盈,准备接受光刺激(
3.性成熟均匀度控制
3(
3.1.1在光刺激下,每只鸡的代谢能累积摄入量至少为23000kcal(
3.1.2加光后的光照强度至少为繁殖期光照强度的,倍,光照强度分布均匀,光照时间大于14h(
3.2光照处理2周后,鸡群应根据鸡冠和肉滴的发育情况进行调整。鸡冠鲜红、肉质脱落、发育良好的鸡应放在同一排,发育不良的鸡应放在强光的笼中,以促进其性发育nt和提高其均匀性(
综上所述,体重均匀性是基础,它决定着身体条件的均匀性,而身体条件的均匀性影响着性成熟的均匀性。只有采取综合措施,使鸡体成熟度和性成熟度同步发展,才能及时开始生产,达到理想的产蛋高峰期,发挥最佳的生产性能,鸡的健康是保证各时期均匀性的首要条件
- 桃蛋冬天怎么养 10-15
- 高寒牧区初生羔羊腹泻病的诊治与预防 10-15
- 红蜘蛛的天敌是什么 10-15
- 蚁后怎么繁殖? 10-15
- 营养因素对母羊繁殖性能的影响 10-15
- 沙糖桔果皮厚什么原因 10-15
- 金丝熊怎么过冬 10-15
- 英国蓝猫怎么养 10-15
- 观赏类的金鱼怎么养才能养得好? 10-15
- 羊链球菌病的诊断与治疗 10-15
- 蚂蚱是怎么繁殖的? 10-15
- 羔羊断奶时的饲养管理方法 10-15
- 熊猫的生活习性 10-15
- 甲鱼苗价格多少钱一只?甲鱼苗怎么挑选? 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