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奶牛奶量与部分繁殖性状之间相关的研究
54001
-0.977**
Y=1.078-7× 10-5x
产奶量(x)和产犊间隔(y)
0.953**
y=326.2+17.8× 10-3x
**:P<0.01
从表1和表2可以看出,随着产奶量的增加,产后第一次交配天数和产犊间隔逐渐增加,具有很强的正线性相关,且相关性极显著。产奶量每增加1000kg,首次交配天数增加3.7天,产犊间隔增加17.8天;随着产奶量的增加,第一日粮受胎率下降了7%(
2.2)采用逐步多元回归分析法分析了da的影响初交受胎率(x2)和产犊间隔期(x3)对产奶量的影响,回归方程:
y=-17064.66+263.36x1
2.3分娩后第一次交配天数与第一次交配受孕率的关系分析见表3(
表3第一次交配天数与第一次交配受孕率的关系
表3产后奶牛首次交配受胎率随首次交配天数的延长而增加,相关系数r=0.92(P<0.05)。结果表明,首次交配日数与首次交配受孕率呈显著正相关
3
3.1产奶量与产后第一次交配天数、第一次交配受孕率、产犊间隔期呈极强的线性相关。结果表明,在一般饲养管理条件下,奶牛产奶量和繁殖性能的提高是不同的,这与国内外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我们不能一味追求高产养牛的高产,而忽视了提高牛的繁殖性能,以免影响牛的长远利益。对于低产牛,应通过提高繁殖力来弥补产奶水平的不足(
3。2本研究表明,产后天数优先配合与产奶量密切相关。建议奶牛在产后给予适当的天数,形成合理的产犊间隔期,充分发挥奶牛的泌乳能力,这在奶牛养殖管理中是非常重要的。控制第一次交配天数过短或过长都是不利的。前者不能充分发挥牛的泌乳能力,后者能延长产犊间隔,降低牛的年繁殖率(
3.3结合首次交配天数与受胎率的关系,首次交配成功率与泌乳期有明显关系。在豌豆之后哺乳期k,首次交配成功率低。但考虑到3.2的讨论,第一次交配应安排在90天左右(受胎率67.4%,产犊间隔380天),这样既能获得满意的发情受胎率,又能保持合理的平均产犊间隔。对奶牛
的饲养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由于本研究样本有限,奶牛产奶量与繁殖性能的相互作用有待进一步探讨。
- 养30只黑山羊要多少成本?养殖的前景怎么样? 10-15
- 如何提高德寒一代母羊产羔成活率 10-15
- 仔猪呕吐是什么原因 10-15
- 野兔的生活习性 10-15
- 国家补贴养殖项目 10-15
- 奶牛肠阻塞的病因 奶牛肠阻塞的临床症状及其防治 10-15
- 孔雀鱼宝宝怎么养 10-15
- 奶牛乳腺炎的病因、症状及中西药防治 10-15
- 黑山羊养殖的环境、羊舍及场地的卫生管理技术 10-15
- 奶牛养殖常见病的防治 第一集[致富早班车] 10-15
- 奶牛伊氏锥虫病的特点 奶牛伊氏锥虫病的临床症状及防治 10-15
- “动物人参”鹌鹑鸟的养殖技术 10-15
- 宠物公主兔价格多少钱一只?它能长多大?好养吗?怎样养长得好? 10-15
- 孔雀养殖的四季管理要点 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