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牛结核病防治技术规范
牛结核病是由牛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人畜共患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已将其列为B类动物疾病,我国已将其列为II类动物疾病
,以预防、控制和净化牛结核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规范
)
1适用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牛结核病的诊断、疫情报告、疫情处理、控制措施、控制和净化标准
)
本规范适用于所有参与的单位和个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牛的饲养、销售、牛产品的生产、销售和动物防疫活动,可以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对本病进行初步诊断。诊断需要进一步的病原分离鉴定或免疫学诊断(
2.1流行特征
奶牛最易感病,其次是水牛、黄牛和牦牛。人也会被感染。牛结核病是主要的传染源。牛分枝杆菌与鼻液、痰、粪便和牛奶一起排出。健康的牛会被污染的空气感染,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进食和饮水(
2.2临床症状:
潜伏期一般为10-45天,有的可长达数月或数年(
通常是一个慢性过程。临床肺结核以乳腺结核和肠结核最为常见(
肺结核:以长期顽固性干咳为特征,清晨最为明显。动物易疲劳,体重逐渐减轻,严重者可出现呼吸困难(
乳腺结核:一般先有乳腺淋巴结肿大,后有局部或弥漫性硬结。硬结没有热和疼痛n、 表面凹凸不平。泌乳量减少,乳汁变稀。重症时,乳腺萎缩,泌乳停止(
肠结核:消瘦、持续腹泻和便秘交替发生,大便常伴有血或脓(
2.3病理改变:
肺内形成特异性细胞,乳腺和胃肠粘膜为白色或黄白色结节。结节大小不一,切面有干酪样坏死或钙化,有时坏死组织溶解软化,排出后形成空洞。胸膜和肺膜可有密集的结核结节,呈珍珠状(
2.4实验室诊断is
2.4.1病原分离与鉴定
采集病牛病灶、痰、尿、粪、乳等分泌物标本,经细菌采集处理后涂片或涂片。样品用抗酸染色法染色镜检,并进行病原分离培养和动物接种试验(
2.4.2免疫学试验
牛分枝杆菌PPD(纯化蛋白衍生物)皮内过敏试验(即牛纯化结核菌素皮内过敏试验)(见GB/T 18646)(
2.5结果
所有牛将皮内过敏试验阳性的牛结核菌或牛结核菌PPD分为结核性黄牛(
3疫情报告
3.1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患有或疑似疾病的动物,应当在接到疫情报告后及时向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报告(
3.2),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发现疑似结核病病例后,应当按照《动物疫情报告管理办法》和有关规定(
4疫情处理(
4.1)及时报告,牲畜主人应立即将其隔离并限制其活动。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应当及时派员赶赴现场进行监测牛结核病确诊后,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检查、病理解剖、疾病资料收集、实验室诊断等,并根据诊断结果(
4.2)采取相应措施,必须满足以下要求:
4.2.1屠宰牛和阳性牛
4.2.2指定疫源地、疫区、威胁区
疫点是指患病动物所在的房屋、家庭或其他屠宰场(点)和经营单位
)
疫区是指饲养场和自然村范围内患病动物分布的区域。当地的繁殖环境和自然屏障(如河流,
受威胁的区域是指与疫区相邻的饲养场和自然村,该区域的范围(
4.2.3当隔离和封锁
零星分布时,同一组病畜可通过围隔和固定放牧隔离。隔离用草场应当远离交通要道、居民区或者人口、牲畜密集区。最好在现场周围设置天然屏障或人工围栏(
当自然村或动物养殖场的结核病阳性率超过3%或超过10头牛时,应关闭疫区和牛、猪应禁止带病牛、易感动物及其制品。易感动物应当圈养或者在指定地点饲养,疫区内限制经营性动物(
4.2.4无害化处理(
死亡和屠宰的病畜按照GB 16548-1996《畜禽及其制品病死胴体无害化处理程序》(
4.2.5)进行无害化处理采用牛分枝杆菌PPD皮内过敏试验,对疫区和威胁区的所有牛进行应急监测(
4.2.6消毒
严格对被病畜污染的场所、器具和物品进行消毒阳性动物(
养殖场的金属设施和设备可以用火焰、熏蒸等方法消毒;2%烧碱等有效消毒剂可用于畜禽养殖场围栏、场地、车辆的消毒;饲养场中的饲料、垫料可深埋发酵或焚烧;粪便应堆放、密封、发酵,并采取其他相应的有效消毒方法(
4.2.7对
阻断疫区的最后一头患病动物和阳性动物进行屠宰。经无害化处理,监测45天以上,疫区未发现新病例;被污染的场所、设施、设备和其他被污染的物品物品应当彻底消毒,并经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
5防疫监督机构(
5)实施“监测、检疫、,采用“杀灭消毒”5.1监测
监测对象:黄牛
种牛和奶牛监测比例为100%,规模化养殖肉牛监测比例为10%,其他牛监测比例为5%,疑似病牛监测比例为100%。在牛结核病的情况下,当在牛群(包括小牛)中检测到阳性牛时,阳性牛应及时屠宰e、 其他牛应视为健康牛群(
成年牛,每年春季和秋季进行结核分枝杆菌PPD皮内过敏试验。初生犊牛应在20日龄时进行第一次监测
。所有种牛和奶牛必须每年监测两次。并按规定使用和填写监测结果报告,及时报告(
5.2牛和奶牛运输检疫(
牛和从外地进口的奶牛必须来自非疫区(
前,装运前30天内,经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批准后,方可装运已实施检疫,检疫合格并出具有效检疫证明(
的种牛和奶牛必须隔离观察45天以上,牛分枝杆菌PPD皮内过敏试验阴性(
5.3牛场工作人员
应每年定期进行健康检查。肺结核病人应当离开工作岗位,接受隔离治疗。工作人员的工作服和工具应保持清洁,不得带出奶牛场(
5.4饲养环境
奶牛场的生产区应与生活区隔离,不得在奶牛场饲养猫、狗、猪、鸡、鸭等动物禁止动物进出。消除鼠、蝇等传播媒介(
5.5防疫监督
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应当对辖区内的奶牛场、养殖场进行登记备案,并建立档案;布鲁氏菌病结核病监测是奶牛场、养牛场动物防疫证书签发或年检的前提条件(生鲜乳收购点(站)必须向持有动物防疫合格证的奶牛场(户)收购生鲜乳(
5.6净化措施
被诊断为牛栏牛群(场)牛结核病(农场)和所有牛结核病都应该得到净化
5.6.1牛结核病净化组(场)建立
5.6.1.1污染牛的处理:每隔3个月重复进行3个月的牛结核草PPD PPD皮内过敏试验,阳性牛及时屠宰,按4项规定
处理5.6.1.2假想健康牛的处理:屠宰感染牛和阳性牛后的牛为假想健康牛。采用牛分枝杆菌PPD皮内过敏试验进行反复监测。每次监测间隔90天。阳性牛及时屠宰(
犊牛应进行moni20日龄时第一次放养,100-120日龄时第二次放养。连续阴性2次以上者为牛结核病净化组(所有疑似牛分枝杆菌PPD皮内过敏试验的病例均于30~45天后复检。如果复测结果为阳性,则视为阳性牛;如仍有可疑反应,每30-45天复查一次。如果结果仍为可疑反应,则视为阳性牛(
5.6.2分离物
疑似结核牛或牛结核分枝杆菌PPD皮内过敏试验可疑动物需分离进行复查离子。隔离牛棚位于下风向,距离健康牛棚50米以上(
5.6.3消毒
5.6.3.1临时消毒:按4.2.6规定,对奶牛群、牛棚、用具、体育场馆等场所的结核牛进行检测和消灭,急诊
5.6.3.2定期消毒:牛场每年应进行2~4次大消毒,消毒方法采用临时消毒
)
5.6.3.3定期消毒:在饲养场、牛舍的出入口设置消毒池,并内置有效的消毒剂,如3-5%的赖氨酸溶液或20%的石灰乳等定期更换以保证一定的疗效。牛棚内所有用具应定期消毒;产房每周消毒一次,分娩前后消毒一次(
6控制净化标准
6.1县(市、区)净化标准
县(市,(区)净化标准必须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6.1.1全县(市、区)连续两年按种牛和奶牛的比例100%、肉牛10%、其他牛5%进行监测,牛分枝杆菌PPD皮内过敏试验阳性率低于0.05%(所有阳性牛均检出)在
6.1.2现场屠宰和无害化处理(
6.2市(州、盟)净化标准(
所有县(市、区)在市(州、盟)达到净化标准(
6.3省(区,市)净化标准
全省各县(市、区)均达到净化标准
6.4国家净化标准
全国各省(区、市)均达到净化标准
- 纯正香猪特点介绍 10-15
- 纯种香猪公司简介 10-15
- 小香猪怎么养 10-15
- 藏香猪养殖前景_藏香猪发展前景_藏香猪销售前景_藏香猪前景 10-15
- 蚊子最怕什么?最有效的驱蚊方法有哪些? 10-15
- 藏香猪饲养技术汇总 10-15
- 黑山羊圈养技术 10-15
- 比较正宗香猪一般在哪里 10-15
- 藏香猪猪仔 10-15
- 鸡瘟症状与防治方法 10-15
- 藏香猪养殖经济社会效益 10-15
- 猪疫苗过敏原因及治疗方法? 10-15
- 乌梅怎么种 10-15
- 五指毛桃的种植方法 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