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肥胖母牛综合征
奶牛肥胖综合征,又称奶牛妊娠毒血症或脂肪肝。发病原因是奶牛在怀孕期间体重超标,以厌食、抑郁和虚弱为特征的疾病常发生在分娩前(肉牛)或分娩后(奶牛)。死亡率很高,与绵羊妊娠毒血症相似。因为它主要发生在肥牛身上,所以被称为肥牛综合征。因为疾病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所以被称为综合征。奶牛常在出生后发育,发病率为25%,死亡率为80%,肉牛发病率低,但死亡率高(喂养因素:在哺乳后期或干奶期,摄入过量摄入能量物质,如饲料中谷物或青贮玉米过多,导致妊娠晚期肥胖,再加上分娩、哺乳等应激可诱发该病。另外,如果饲料中混入大量有毒的羽扇豆饲料,可加速疾病的发生(
管理因素:妊娠晚期奶牛和哺乳期奶牛应分开饲养,并用不同的饲料喂养(如早期干奶中的低能饲料),否则疾病可能会发生。在妊娠后期,肥牛饲料中的能量物质逐渐减少,以发挥其自我调节功能,并能承受产犊应激,而产犊应激往往可以减少或避免疾病的发生(
另外,怀双胞胎的奶牛,伴有缺钙,或被大量内寄生虫感染可增加患病的风险(
本病的发病机理是:分娩和哺乳的应激效应使机体的能量需求急剧增加。如果摄入不能满足这一需求,就会引起体内脂肪动员、脂肪分解和大量游离脂肪酸的产生,并引起肝细胞脂肪变性和脂肪增多,从而阻碍其他肝功能(如糖原合成和蛋白质合成)的发挥,结果是体内脂肪分解更为剧烈,显示出恶性循环。此外,有毒羽扇豆,四氯化碳而四环素会损伤肝细胞,蛋氨酸和丝氨酸缺乏会影响脂蛋白的合成,胆碱缺乏会影响脂肪从肝脏向脂肪组织的转运,这些因素都会诱发脂肪肝的形成,以及孕期肥胖和分娩前后身体脂肪消耗过多,肝细胞变性是脂肪肝综合征
的主要因素,发病动物的常见表现为:异常肥胖、平背、体况评分4分以上;分娩后几天内,食欲下降,饮食逐渐停止。动物体弱,躺着,有酮尿症和酮尿症,但对酮症的治疗几乎没有效果无效的。牛常出现皱胃扭转、上腹部松弛、胎膜残留、难产等现象。有些牛还会有神经系统症状,如抬头、头颈部肌肉震颤,最后昏迷、心动过速。抗病动物的休息期往往延长,牛不孕的比例增加。产犊前,肥胖奶牛表现出烦躁、易怒、运动不协调、粘连、粪便少、干燥、心动过速等症状。产犊前2个月发生脂肪肝时,病牛常长时间(10-14天)停止进食,情绪低落,躺着,粪便少而臭,死亡率高。病程很长10-14天,感染动物最终昏迷死亡(
实验室数据显示,患病动物普遍出现低钙血症(60-80mg/L),血清无机磷浓度上升至6.46mmol/L(200mg/L)。初期低血糖,后期高血糖。血液中酮体、got、OCT、SDH活性升高。酮尿、蛋白尿和白细胞总数增加(
- 奶牛生产中粗饲料使用存在的问题 10-15
- 奶牛前胃弛缓的病因、临床症状和防治 10-15
- 奶牛破伤风的临床症状、鉴别诊断及防治 10-15
- 怎么养斗鸡 10-15
- 奶牛的同期发情技术 10-15
- 杂食性动物螃蟹和西红柿吃会中毒吗?死了还能吃吗?蒸多长时间最好吃? 10-15
- 果子狸人工养殖技术介绍 10-15
- 明太鱼是海鱼吗 10-15
- 架子牛的选择与快速育肥方法 10-15
- 奶牛真胃炎的临床症状、鉴别诊断及中西疗法 10-15
- 母猪断奶后不发情怎么办 10-15
- 奶牛热应激症状和防治措施 10-15
- 江苏无锡:进口羊肉低价冲击 羊肉价格旺季下跌一到两成 10-15
- 冬天兔子怎么过冬的? 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