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仔猪夏季可以断奶吗?具体怎么操作?
断奶仔猪的饲养管理水平是保证规模化猪场效益的重要环节。保护期仔猪母体抗体水平和免疫水平较低,加上种群转移、环境、饲料变化等不同程度的应激,给断奶仔猪的饲养管理带来一定困难。那么仔猪夏天能断奶吗?如何操作(
组过渡
与托儿所相比,产房的环境条件要好得多。断奶后,仔猪从环境优越的产房转移到环境稍差的苗圃。如果环境l转换不成功,断奶后易引起副猪嗜血杆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和流感(
在哺乳后期,产房温度要求达到25℃。断奶后,由于对孵化器和母猪无保护要求,饲育室内温度达到27℃,然后每周下降1℃~2℃,直至降至22℃。搬进班组前,检查苗圃的保温设备、门窗是否完好、无被盗现象,地面是否清洁干燥。清洗、空柱、晾干后,反复仔细消毒。向水塔中加入酸化剂,检查水质t打开每个水龙头,直到干净的冷水从水龙头中流出。这样,我们不仅可以检查饮水机是否能正常放水,还可以彻底清除饮用水管道中的细菌和水垢,为仔猪转移入户后的健康建立第一道防线(
,在保证室内温度的情况下,可以打开风扇通风,也可以打开窗户通风。窗户的高度应与苗圃围栏的高度一致。窗户的大小可以根据猪的大小和天气的温度来确定,以免冷风直接从窗户吹来小猪。不建议开门通风。开门吹气,会使冷空气迅速通过苗圃的漏粪板底部,与仔猪直接发生身体接触,极易造成仔猪变瘦。苗圃的保温主要是提高地温,环境温度可在20℃~25℃之间。大型孵化器也可用于节能降耗(
为防止仔猪因环境变化而产生应激,仔猪断奶后应赶出生产床,仔猪仍应在生产床上饲养7~10天,并结合饲料类型的转变断奶前仔猪的营养来源于可消化的母乳,断奶后改为不可消化的固体饲料。固体饲料进入仔猪胃肠道时,容易损伤小肠绒毛,导致肠道消化功能减弱,影响饲料的消化吸收,严重时引起腹泻。因此,应加强断奶过渡期的管理(
断奶前,仔猪以吃奶为主,辅以食物。仔猪刚断奶时不宜更换饲料。他们可以继续给打开的饲料,这是康杜注意喂食而不减脂。同时可预防仔猪水肿病的发生,7天后再进行过渡期饲喂。在教学过程中,应经常喂入少量教材,每天5~6次。断奶后,教槽饲料全部服用,但仍需限制在断奶前5~6次,辅以少量自由饲喂饲料。3天后,逐渐减少每次摄食量,增加自由摄食量。建议该过渡期的饲养方式为1周,有利于保护仔猪的脾胃功能,保证育肥猪的生长发育第三阶段。此时,仔猪容易因饲料摄入过多而腹泻,从而损害脾胃功能。因此,要做好工作日志,记录仔猪的采食量和耗水量,并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的特点及时调整饲养方案。苗圃(
夏季应保证充足、清洁、新鲜的饮用水,由于温度高、湿度大、饲料保存时间短、易霉变变质,应准备足够的清洁、新鲜饲料。建议少吃多餐,每天喂4~5餐。保持溜槽清洁卫生,每天清洁一次,不留料残留如果饲槽未清理干净,或饲槽设计不合理,且有残留饲料,仔猪很容易食用发霉饲料,引起腹泻、咳嗽、发热等(
应提供全营养日粮,适当提高日粮能量浓度。断奶后,仔猪会出现暂时的断奶应激,引起食欲减退和消化不良,由于日粮能量摄入不足,可能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因此,可在日粮中添加椰子油和大豆油,以满足仔猪的能量需求(
,适当降低日粮蛋白质水平,可减少蛋白质在肠道的腐败作用,减少胃肠道疾病。在耳朵里断奶仔猪日粮中,应注意适当降低蛋白质水平,以消除蛋白质对整个日粮组成的不利影响。植物蛋白源可以扩大和浓缩,去除或减少抗营养因子。适当补充硒和维生素E可以提高仔猪的免疫力,降低断奶仔猪的死亡率,预防水肿病和肝营养不良的发生,减轻仔猪的断奶应激(
预防应激
仔猪会面临环境应激,断奶后的心理压力和营养压力。这些应激会导致仔猪健康状况下降,抵抗力减弱,断奶腹泻,生长缓慢或繁殖率低。应加强管理,避免应激(
仔猪从熟悉的环境转移到陌生的环境,再加上仔猪断奶和育雏引起的相互咬伤,会引起环境应激。此时仔猪体温调节功能不完善,容易导致抗性下降。同时,断奶远离熟悉的母亲和环境也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比如焦虑、到处找母亲、不吃食物等。仔猪需要一个从温水母乳到固体饲料的适应过程。由于母乳营养全面,容易消化,所以温度较高适当,且断奶前母乳不足,仔猪喜欢吃饲料。但是,断奶离开母亲时,由于环境和心理压力,加上固体饲料营养不全,适口性差,难以消化,仔猪刚断奶时1~2天内可能不进食。当他们饿的时候,他们贪吃,吃得太多。另外,消化系统功能不完善,容易引起营养性腹泻(
为了减轻这一过程中的压力,可以用液体或粥。将饲料浸泡在温水中,加入一些乳制品、抗菌肽、酶制剂和糖,以提高饲料的适口性。只要由于仔猪能进食,采食量不减少而逐渐增加,成活率肯定能提高(
日管理
断奶仔猪被称为“最难饲养的猪”。此时,仔猪已失去母体抗体的保护,自身免疫系统尚未建立,断奶后面临各种应激,易患各种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疾病。为了保证仔猪的成活和健壮,保证养殖效率,应加强仔猪的日常管理(
断奶仔猪必须实行“全进全出”。在相同的营养和环境条件下,黑麦草的平均日增重床养比地养高51g,日采食量高67g,成活率15%。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实施网床训练,可有效防止仔猪腹泻的发生和传播。断奶仔猪可按拆多不拆少、拆强不拆弱的原则进行分组。饲养密度为每头仔猪圈养面积0.3~0.4平方米,每栏不超过20头。这样既可以减少仔猪的互咬现象,又便于管理,促进仔猪的生长发育。小体重仔猪对各种应激反应敏感容易引起疾病暴发。它们可以根据断奶时的体重进行分组。对体重较小的仔猪可单独饲养,提高局部温度,提高饲料营养素浓度,添加乳制品、抗菌皮、酶制剂、葡萄糖等营养素,采用液体饲料喂养,它可以提高仔猪的成活率(
训练仔猪“三点定位”,即训练仔猪在固定地点休息、吃水、饮水、排泄在固定范围内而不在饲养地点。训练方法是诱导仔猪在引流区排便,在固定的地方睡觉、休息、喂食,一般3~5天后形成体位爱宁
疾病预防与控制
仔猪长期承受长途运输、上下车、绕圈行驶、新圈舍、新伙伴、新环境等多种应激,抵抗力差,易发病。为了减少应激引起的仔猪损失,应提前预防(
有必要提前准备一些抗应激药物,如维生素C、地塞米松、肾上腺素等。长途运输的压力太大,所以多维抗压力需要补充水分,补充体内的电解质、水分和营养素。人口转移前,应当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综合保健计划根据当地疫情、疫病种类和性质、仔猪抗体水平,制定相应的免疫程序,并在关键时期采取预防性管理。运输第一天不用担心喂食,容易引起消化功能障碍。第二天逐渐进食。一周内喂食的饲料应与原饲料基本相同,以减少消化不良和腹泻(
一些清热解毒、抗病毒的中药如半清颗粒可用于保健,与阿莫西林、替米考星、恩诺沙星等抗生素合用。如果可能的话,可以适当添加益生菌,促进消化吸收,预防腹泻(
免疫一周后,仔猪需要在病情稳定后,结合原猪场的免疫情况进行合理的免疫。无论原猪场对猪瘟、伪狂犬病有无免疫力,建议重新免疫。其他疫苗参照原疫苗继续免疫(
,待驱虫猪群稳定,完成免疫后,对整个猪群进行驱虫处理,并进行卫生消毒,防止虫卵或尸体感染其他仔猪(
p断奶后iglet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断奶应激和肠道感染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致病菌导致消化系统免疫功能下降所致。可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即苦参至理颗粒(白头翁散)+安普霉素+健胃散。苦参至理颗粒等中药具有清热解毒、燥湿止泻的作用,并辅以健胃散的健脾开胃作用和安普霉素对病原菌的杀灭作用,其中能起到很好的预防腹泻作用的(
呼吸道应以pr为主预防和控制蓝耳环等病毒性疾病和副猪嗜血杆菌、链球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等细菌性疾病。中西医结合为京防败毒散(银黄可溶性粉)+替米考星(氟苯尼考/泰乐菌素)(
- 猪瘟如何治疗 10-15
- 果子狸该怎么养?养殖需要什么证件? 10-15
- 牛场的环境卫生管理及防疫要求 牛场环境效果如何控制 10-15
- 肉牛养殖管理及饲料配方具体有哪些 10-15
- 花甲怎么养 10-15
- 田鼠吃小麦吗? 10-15
- 羊羔口疮病的防治措施 10-15
- 羊粪简单发酵方法 10-15
- 羊光吃不长的原因 10-15
- 羊瘤胃臌气的病原分析 羊瘤胃臌气的临床症状及治疗的措施 10-15
- 野兔的生活习性 10-15
- 比较好养的几种肉牛 10-15
- 蓝星鱼怎么繁殖? 10-15
- 肉牛锥虫病的流行病学 肉牛锥虫病的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 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