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更新
  • 养殖信息网(农村养殖创业,攻略学习大全)

养殖信息网

狗狗召唤求带回家
您当前的位置:养殖信息网 - 首页 - 养殖资讯 - 养殖新闻 - 奶牛繁殖疾病的分类、诊断与治疗
养殖新闻

奶牛繁殖疾病的分类、诊断与治疗

2024年10月15日 编辑:养殖网 浏览: 340次

张振华(黑龙江省双城市动物卫生监督所,150100)

奶牛养殖的最终目的是通过育种、繁育和产犊来激发奶牛的产奶功能,从而获得大量优质乳制品,从而获得经济效益。作者调查了我国北方许多奶牛场的育种和育种工作,发现它们的育种水平不同。饲养管理较好的牧场十分重视奶牛发情期的管理,能及时繁殖,繁殖率和产犊率都很高,能及时治疗或淘汰因生殖疾病不能正常受胎的奶牛。基因因此,在分娩后85天内未参与繁殖的奶牛被定义为有生殖障碍的奶牛。直肠检查和对症治疗应在每周固定的一天进行(

1卵巢静止引起的生殖障碍

对于长期不发情的牛,饲养员可以通过直肠检查触摸卵巢来判断卵巢的大小、形状和质地。如果不能触及卵泡或黄体,且卵巢体积小于正常值且直径小于2cm,则可判断为卵巢静止。对于卵巢静止的牛,向颈部肌肉注射100μg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用标准溶液稀释至2ml在阴道内放置一种“赛德宝”(黄体酮缓释剂)。用药1周后,再次通过直肠检查卵巢。如果卵巢上形成黄体,取出“赛德宝”,同时向颈部肌肉注射5毫升“黄体生成激素”(主要成分为前列腺素)。如果卵巢上未形成黄体,则应再放置一周。一周后,取出“赛德宝”,向颈部肌肉注射5ml“甲胎蛋白”。奶牛在发情(

2持续黄体引起的生殖障碍

后可以正常繁殖。奶牛的发情周期停止,不发情或有发情,但在发情1~2个周期后没有发情。第e通过直肠检查可触及妊娠黄体。发情周期中的黄体难以区分或稍硬。这种长期存在于正常周期之外并维持正常功能的黄体称为持久性黄体。将5mL的“甲胎蛋白”注射到颈部肌肉中,持续黄体的奶牛在发情后可以正常繁殖(

3卵巢囊肿引起的生殖障碍

卵巢囊肿引起的生殖障碍包括黄体囊肿和卵泡囊肿。滤泡囊肿壁薄,触液感明显,单侧或双侧卵巢可见单发或多发,多呈不规则长期或连续发情。黄体囊肿多为单发,位于卵巢一侧,壁厚。这两种结构都是由卵泡排卵失败引起的,卵巢囊肿的直径一般为3厘米。将200微克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用生理盐水稀释至2毫升)注射到患有卵巢囊肿的牛的颈部肌肉中。同时,在奶牛的阴道里放了一个“赛德宝”。给药1周后再次经直肠检查卵巢。如果卵巢囊肿出现黄体生成,取出“塞德宝”,同时向颈部肌肉注射5ml“黄体生成激素”。如果卵巢囊肿没有缩小,形成黄体,就不要ot取出之前放置的“赛德宝”,向颈部肌肉注射100微克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一周后取出“赛德宝”时,向颈部肌肉注射5毫升“胎盘激素”。奶牛发情后可交配(

4子宫未恢复引起的生殖障碍

奶牛饲养者通过直肠检查发现子宫角比正常子宫角厚(www.nczfj)。Com)子宫壁增厚,弹性减弱,收缩反应不强,子宫体宽度大于5cm。观察中可见奶牛部分子宫尚未恢复,奶牛从阴道排出脓性分泌物伊娜。对子宫尚未恢复的牛,严重时直接肌注5ml“甲胎蛋白”促进发情和子宫收缩。自然发情温和的奶牛,发情当天子宫内注射25毫升“清宫促孕液”(主要成分为淫羊藿、益母草、红花等),然后每隔3天向子宫内注射50毫升“清宫油”(主要成分为堇菜、金银花等),总共两次(

5药物治疗

“甲胎蛋白”。奶牛场将在周三进行集体产后保健治疗。首先,对于子宫内膜炎高发的牛,应在29岁时肌肉注射5ml~产后35天,产后29~35天注射5ml。对产后43~49天未发情或发情后10天以上的牛肌注5ml。最后,将5ml肌肉注射到产后57~63天或发情后10天以上未发情的奶牛体内。每周五对整群产后85天以上初检未发情、未怀孕的牛进行直肠检查,发现卵巢有黄体时,肌肉注射5ml“法胎素”促进其发情。上周对接受“赛德宝”治疗的牛进行了直肠检查。什么时候发现黄体在卵巢上形成,肌注5ml促黄体生成素促进发情(

“cedebo”。每周五,对整群产后85天以上未发情或未怀孕的奶牛进行治疗时,如果发现卵巢静止,出现卵巢囊肿,在阴道内放入“塞德宝”,一周后检查卵巢,黄体形成时取出“塞德宝”,肌肉内注射5ml的“鲁韦托蛋白”。如果卵巢上未形成黄体,则继续放置一周,“清宫促孕液”和“宫精油”用于产犊70天以上的奶牛。子宫内有化脓性分泌物。之后70天,子宫尚未恢复,与不孕母牛匹配已久。如果发情后出现上述情况,牛应放弃繁殖一次,同时向子宫内注入25毫升“清宫促孕液”,然后每3天向子宫内注入50毫升“宫精油”,使用两次(

本文由(养殖信息网)栏目整理发布:http://www.yangzhixinxi.com     养殖网     养殖项目

微信咨询 咨询宠物专家 您可以点击微信二维码,扫码添加客服进行咨询,我们将会发给你更多的照片和视频,让您挑选。
扫码关注
扫码访问移动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