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高奶牛产奶量的方法 提高奶牛产奶量的措施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牛奶的需求急剧增加。为了满足人们对牛奶的需求,必须改变传统的饲养方式,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推动奶业向规模化、高产、优质、高效的方向发展。让我们具体了解一下:提高奶牛产奶量的方法和提高奶牛产奶量的措施(
1.科学选择优良品种
是奶牛高产的基础。改良后的奶牛生产性能好,体尺大,生长速度快,适应性强。奶牛的选择包括e公牛和奶牛的选择。目前,我国最常用的品种是黑白花奶牛,如荷斯坦奶牛,它们大多是杂交改良的后代。一些研究表明,与普通奶牛相比,杂交改良奶牛的产奶量和奶品质有了很大提高。在选择繁殖公牛时,应注意生长发育、早熟、外观特征、体质和精液质量。在选择奶牛时,应考虑体格、外观、产奶性能和繁殖性能。改良品种的选择也应以系谱和家系为基础e饲喂
由于奶牛在不同生理阶段的营养需求量不是恒定的,因此应根据饲喂标准计算奶牛在不同阶段的营养需求量,科学合理地配制日粮,合理搭配日粮中的精粗比例,提高奶牛产奶量。泌乳初期,奶牛刚刚分娩,体质虚弱,消化功能差,生殖系统尚未恢复。此时,奶牛主要以回收饲料喂养,且精料量不宜过大,以优质饲料为主;在哺乳期,奶牛的体格和各种机能nal基础完全恢复,处于哺乳高峰期。营养需求增加。此时,除了维持自身的需求外,还需要提供足够的营养以满足哺乳的需要。应增加精料投喂量,以提高产奶量。当奶牛的产奶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这种增加就会停止。此时,应缓慢减少过量的浓缩物,以避免影响奶牛的健康。由于奶牛在泌乳高峰期流失更多的钙,因此容易瘫痪。因此,在提供营养时,应注意适当补充钙和磷腓骨;奶牛进入泌乳后期后,产奶量下降,但不能降低日粮营养水平。此时,奶牛在长时间泌乳后,应摄入足够的营养,以增强体力,保持适当的身体状况,以便为下一个泌乳期(
做好准备。在饲养过程中,应保证饲料质量,尽量保持粗饲料的品种,提高充足的绿色饲料,提高饲料适口性,提供充足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对提高奶牛产奶量非常有帮助。另外,为了提高奶牛的产奶量,所以可以适当使用me饲料添加剂。在饲喂大量精料时,一定量的小苏打能中和瘤胃酸,既能防止奶牛瘤胃酸中毒,又能有效提高饲料利用率和产奶量。此外,还必须确保奶牛有足够的饮用水,因为大部分牛奶是由水组成的。充足的饮用水可以显著提高产奶量。注意提供饮用水时,冬季不能太冷,有条件时可提供温水,夏季奶牛可饮用冷水降温(
3.加强管理
加强奶牛的日常管理。S科学规划奶牛场和奶牛设施的布局,改善奶牛适宜的生活环境。加强日常环境管理,注意保持牛舍清洁,及时清理,定期消毒。合理通风,控制牛棚温度和相对湿度,降低牛棚有害气体浓度。经常更换草料和垫料以保持牛棚干燥(
在繁殖前,奶牛应合理分组。可以根据奶牛的大小、品种、产奶量和体力进行分组。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根据奶牛产奶量分组可以有效地提高产奶量和品种提高经济效益。这有利于饲养管理,减少饲料浪费,降低养殖成本。如果当地自然条件好,可以放在绿色的草地上,既能保证奶牛吃上新鲜的草,增加运动量,接种阳光,增加体质,提高泌乳率,同时也降低了饲料成本
如果当地饲养条件不好,采用全家养方式饲养奶牛,应补充光照。合理延长光照时间对奶牛的生长和产奶量有很大影响。此外,我们应该确保奶牛每天有足够的运动来预防胎膜早破科学挤奶科学挤奶可以有效地提高奶牛的产奶量。目前,挤奶方法主要有人工挤奶和机械挤奶。机器挤奶时,由于力量、速度和刺激性一致,奶牛的舒适性强,因此可以提高产奶量。人工挤奶可以根据奶牛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力量和姿势,有其自身的优势。但是,无论选择哪种挤奶方式,都要注意不要挤奶过多,每天都要安排挤奶次数。目前,每家农场一般产奶3吨一天一次,这可以提高奶牛的产奶量。挤奶前对乳房进行热敷和按摩,以促进乳房的血液循环,加速乳房的扩张,促进乳汁的分泌和排泄。每天给牛刷牙,保持体表清洁,减少体外寄生虫的侵袭。定期检查奶牛的牙齿、四肢和蹄子,每年春季对蹄子进行修复,并在分娩前驱除昆虫。加强奶牛乳房的保健,可以在每天挤奶前对奶牛的乳房进行按摩,不仅可以提高产奶量,还可以预防乳腺炎。接种rel埃万特疫苗根据免疫程序提高机体免疫力。此外,我们应重视奶牛营养代谢的监测,以预防牛奶热、酮症和瘤胃酸中毒等营养代谢疾病(
提高奶牛产奶量的措施,研究影响奶牛产奶量的因素及提高产奶量的措施,为实际生产提供参考(
奶牛业是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奶牛业是改善人们食物结构、提高生活质量、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e的体格。据调查统计,中国的牛奶总产量仅占世界的1.6%,而奶牛只有460多万头,约占世界奶牛总数的2%[1]。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营养的需求日益完善,这给我国乳品业带来了一定的压力。《畜牧业发展行动计划》显示,中国人均奶量仅为6.05千克,而世界人均奶量为92.22千克。因此,农业部提出要“密切关注牛奶生产”,特别是发展奶业,包括提高牛奶产量亟待解决的问题中国乳业的现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乳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1978年,我国奶牛和改良奶牛只有47.5万头,总产奶量97.1万吨;泌乳奶牛单产3000公斤,人均产奶量10.1公斤;2007年,中国有奶牛1218.9万头,比1978年增长24.7倍,年均增长11.8%;牛奶总产量3633.4万吨,是1978年的36.4倍,年均增长13.3%,居世界第三位;泌乳奶牛单产4800kg,比1978年增加60%,pER的人均产量为27.5公斤,比1978增长了1.7倍。虽然中国乳业发展迅速,但由于奶制品行业起步较晚,基础相对薄弱,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我国主要依靠增加奶牛总数来提高产奶量,奶牛平均产奶量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相反,发达国家奶牛数量逐年减少,但奶牛产奶量保持稳定或增加。例如,在美国,1950年有2190万头奶牛,总产奶量为5289万吨,901万头奶牛产奶量为ows在2004年,总产奶量为7748万吨,奶牛平均年产奶量达到8599千克[2]。历史和现实启示我们,要立足中国乳品业发展现状,借鉴各国乳品业发展经验,在饲养、管理、技术等方面进行变革,为了实现我国乳业的进一步发展,奶牛生产受到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其中奶牛场的选址和建设是关键。在饲养奶牛时,我们必须充分考虑周围环境。d尽量减少对奶牛业的污染(
2.2奶牛本身
2.2.1高产改良奶牛严重不足。我国奶牛平均产奶量不到4000公斤,而美国、以色列等国的平均单产为8400公斤,丹麦、日本、法国的平均单产超过6500公斤(
2.2.2奶牛养殖技术落后。美国、加拿大等国已将胚胎移植作为促进奶业发展的主要手段,而我国的技术相对落后,奶牛的育种潜力有待挖掘(
2.3饲养管理
2.3.1集中饲养技术传统的工业化生产是奶牛的集中饲养和集中管理,不能很好地满足不同奶牛对营养素的需求,不仅浪费了饲料,而且降低了奶牛的产奶量(
2.3.2缺乏优质饲料和不合理的日粮。饲料是乳品生产的物质基础,是乳品工业发展的关键环节。优质饲料尤其是优质饲料的缺乏是制约我国乳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目前,我国奶牛的饲料主要依靠粮食、农作物副产品、秸秆和少量天然饲料。此外,一些农户仍采用传统的饲养方法,饲料单一且不稳定营养不平衡,严重制约奶牛产奶量(
2.3.3奶牛发病率较高。由于近年来对乳制品的需求不断增加,农民盲目引进牛,完全忽视了进口牛的质量、性能和疫情。同时,部分养殖户缺乏科学育种知识,不能定期对奶牛进行消毒和检查,使我国奶牛常见病发病率较高。这导致奶牛产奶量下降(
3提高奶牛产奶量的措施
3.1奶牛场建设和环境保护
3.1.1奶牛场的位置奶牛场位置的主要原则是防止奶牛场成为周围环境的污染源并受到周围环境的污染(
3.1.2奶牛场的位置奶牛场的位置应远离饲料生产基地和牧场,交通发达,水电供应方便。远离工厂和居民区,以便于防疫和环境卫生(
3.1.3地形和水位奶牛场应高而干燥,背风面和阳光充足,最好北高南低,土壤坚实(首选砂土),地下水位低于2m,以及有一个开阔平坦的地方,坡度平缓,排水良好(
3.1.4水源和水质奶牛场消耗大量的水,一头泌乳奶牛一天的饮用水为70~130公斤,因此必须有充足良好的水源和方便的交通。水质符合无公害食品、畜禽饮用水水质标准(纽约)。5027-2001)农业部(
3.1.5利用防疫和环保措施,奶牛场一般距离居民区500米以上,距离主要道路1000米,周围有绿化带等,并避开空气污染严重的区域,水和土壤污染与牲畜传染病来源rces,以利于防疫和环境卫生(
3.2奶牛场规划
(1)在满足经营管理和生产需要的前提下,因地制宜,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并尽量满足各类奶牛的生理需求,满足实际生产(
(2)奶牛场的规划布局一般采用按功能分区规划布局的原则。《奶牛饲养兽医防疫无公害食品管理规范》(ny5047-2001)将奶牛场划分为“生活管理区、生产饲养区、生产辅助区”面积、粪便堆放区和病牛隔离区”,每个区域“相互隔离”(
3.3奶牛舍设计
3.3.1设计理念奶牛舍的设计主要根据饲养过程、挤奶方式、机械化程度等因素确定。但由于气候、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差异,主要设计思路应基于奶牛的生理特性和饲养方式,简单易行,降低建设成本(
3.3.2设计形式:根据目前的饲养模式,主要有栓系牛棚和松栏牛棚;根据牛的大小和存栏量,合理建造材料t粗、颈轭、牛床、粪尿沟、照明和饮水设备,并合理安装电源和饮水设备,以提高工作效率(
3.4奶牛品种和繁殖技术
3.4.1根据数据选择奶牛品种,优质奶牛的毛色多为黑白花,花界明显,体格高大,结构对称,后躯发达。骨骼细而结实,肌肉丰满。皮肤薄而有弹性,皮下脂肪少,乳房特别大,乳房发育良好,乳房静脉粗而弯曲,乳房井深(
3.4.2 bree54001
3.5科学饲养管理
3.5.1按试验分组,按产奶量分组,实施分阶段饲养,对提高产奶量或增加经济效益有显著作用。相反,它浪费了饲料,增加了成本,降低了经济效益(
3.5.2科学饲养为了充分满足奶牛的营养需求,必须根据饲养标准准确计算奶牛在不同阶段对各种营养素的需求,正确搭配日粮,合理搭配粗精比例,提高奶牛产奶量。其中,奶牛必须根据其生理特点进行科学饲养泌乳早期铝的变化、不同生理阶段与产奶量的关系。由于奶牛刚刚分娩,身体虚弱,消化功能下降,产道尚未恢复,因此,在这一时期,应重点恢复奶牛的健康,每天提供适当的浓缩液,饲喂优质饲料,促进奶牛尽快恢复健康(
(2)泌乳期。此时,奶牛的体格已基本恢复,消化功能正常。应根据其泌乳量和泌乳量的需要,添加更多的精料以满足其泌乳量的需要。当产奶量不再增加时多余的材料应慢慢减少。在这一阶段,还需要适当补充钙和磷的含量,以防止疾病的发生(
(3)哺乳后期。奶牛产奶量下降,但此时各器官仍处于弱活动状态。我们应该适当提高营养和体力,使奶牛保持中等和高体力状态,这有利于未来的发展(
3.5喂养方法
3.5.1喂养次数一般来说,奶牛的喂养次数与挤奶次数一致,三次挤奶,三次喂食。但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如高产奶牛,在夏季和泌乳高峰期饲喂,应尽量避免饲喂e从3次改为4~6次(
3.5.2饲养顺序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使用,一般采用“先粗后细”、“先干后湿”、“先喂后喝”的方法(
3.6饮用
水对奶牛非常重要。牛奶中的水分含量约为88%。试验表明,奶牛有足够的饮用水,可以增加牛奶量10%~19%[12]。因此,我们必须确保奶牛每天有足够的水。冬天喝水时要注意,水不要太冷,也不宜放盐,以免喝太多水,造成身体热量大量流失。煮可以用水将浓缩液配制成粥喂饲,这样可以使牛保暖,不仅可以防止身体热量消耗,还可以增加产奶量。夏季饮水时,可适量加盐,促进牛多喝凉水,增加机体热量损失,从而减少热应激造成的危害(鲜草饲喂成本
.7kg)可增加奶牛产奶量和消化能力
.7kg),这不仅可以增加放牧成本,而且可以改善奶牛的消化代谢(
3.8乳房按摩
分娩和挤奶前必须对乳房进行热敷按摩,这不仅可以改善乳房血液循环促进乳房发育,还能减少乳腺疾病的发生,提高奶牛的产量。根据试验,挤奶前按摩乳房可使产奶量提高10%~20%(
3.9挤奶技术
3.9.1挤奶方法挤奶方法包括人工挤奶和机器挤奶。一般来说,机器挤奶的速度与刺激相一致,使奶牛感觉舒适,可以提高产奶量;人工挤奶时,应注意挤奶者的手势和手力,尽量使力均匀一致,避免奶牛不适和产奶量下降(
3.9.2调查和分析对挤奶次数数据的分析表明,每天挤奶一次到两次可以增加产奶量10%,而每天挤奶两次到三次可以增加产奶量10%。因此,适当增加挤奶次数可以激活和加速乳腺分泌,提高乳腺功能产奶量(
3.10重视奶牛防疫技术
3.10.1卫生消毒。定期对奶牛进行卫生消毒,可以切断疾病的传播,减少疾病的发生(
3.10.2定期免疫,定期给奶牛接种疫苗,增加免疫抗体,减少疾病的发生;此外,还必须驱除乳品上的昆虫奶牛定期改善自身的身体、内外环境,这有利于奶牛的健康(
3.11实施保健措施
3.11.1乳房护理是奶牛实现经济价值的重要器官,其发病率较高。许多奶牛由于乳腺疾病而丧失了泌乳能力,常常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我们应该重视乳腺保健。我们必须及时做好乳房健康工作,定期进行检测,防止隐性乳腺炎的发生,合理控制乳房感染(
3.11.2除了要注意房子的内环外,还必须定期修复蹄子和乳房必须清洁蹄(
3.11.3营养和代谢疾病的监测奶牛的营养和代谢疾病主要包括产奶热、酮症、瘤胃酸中毒、真胃变化和胎盘缺乏。在生产中,要加强对这些疾病的监测,做好预防工作;;应进行早期检测和治疗,尽量避免或减少对奶牛的影响(
4总结
综上所述,通过上述措施的合理组合,可有效提高奶牛的产奶量。在促进畜牧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乳制品。在普罗杜实践中,上述方法应结合我国乳业现状和各地的生产经验,真正提高奶牛产奶量,落实“预防重于治疗”的方针,有效促进中国乳品业的发展(
- 蛋鸡饲养指南 10-15
- 菠萝蜜该怎么种 10-15
- 冬季大棚饲养肉鸡技术 10-15
- 鸡温和性流感究竟如何与鸡新城疫等病鉴别 10-15
- 鸡寄生虫病的防治 10-15
- 鸡蛔虫病的病原、流行与诊治 10-15
- 家禽饮水免疫需要把握几个环节 10-15
- 蛋鸡生产中的保健措施 10-15
- 忘忧草的养护方法 10-15
- 畜禽养殖切勿忽视“小问题” 10-15
- 青年鸡质量过硬为王道 10-15
- 肉 鸡 腹 水 综 合 征 治 10-15
- 鸡蛋花掉叶子怎么回事 10-15
- 鸡饲料中加盐应慎重,操作不当,会损失惨重! 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