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更新
  • 养殖信息网(农村养殖创业,攻略学习大全)

养殖信息网

狗狗召唤求带回家
您当前的位置:养殖信息网 - 首页 - 养殖资讯 - 养殖新闻 - 架子牛的快速育肥技术
养殖新闻

架子牛的快速育肥技术

2024年10月15日 编辑:养殖网 浏览: 245次

1.选择优良肉牛品种

货架牛的来源一般为草地和农民饲养的未受精牛。在品种选择上,杂交公牛较好,其次是阉牛和奶牛。大多数是西门塔尔牛、夏洛来牛、赫福德牛、利木赞牛和其他纯种牛和当地牛的杂交后代。杂交牛的杂种优势为4%~10%,饲料利用率高,育肥效果最好。货架牛分为小牛、1岁牛、2岁牛、3岁牛等,从年龄阶段来看,最好选择2~5岁的幼牛。所选货架牛的体重为318~363kg。架子又大又薄。这种牛有大量的饲料采食量高,日增重高,饲养期短,育肥效果好,资金周转快(

2.新到货架牛

在货架牛运输过程中的管理,注意冬季保温,夏季遮荫防暑。运输过程中要经常加料,多喝水,以缩短运输时间。新到的货架牛最好喂粗饲料和长干草,然后喂玉米和高粱青贮饲料。不要喂高质量的苜蓿干草或苜蓿青贮饲料,否则很容易引起运输热。正常饲养后,货架牛每天可喂2公斤精饲料,350毫克磺胺类抗生素和一种适当的抗生素头28天每天给每头牛喂适量的盐。补充5000国际单位的维生素A和100国际单位的维生素E(

3.货架牛快速育肥

货架牛的育肥时间一般为120天左右,分为三个阶段。即过渡驱虫期,约15天;快速育肥早期,从第16天到第60天;在快速育肥后期,对刚从草原等地购回的货架牛,从第61天到第120天(

(1)过渡驱虫期(

)应及时清除体内外寄生虫,并实施过渡饲养修订。货架牛应每天自由进食粗饲料。开始时,每天精饲料的投喂量应控制在0.5kg左右,最后增加到每天2kg(

(2)快速育肥早期(

过渡期投喂后,货架牛的日干物质摄入量逐渐达到8kg,饲料中粗蛋白含量应达到11%,精粗比应为6:4,日增重应在1.3KG左右。浓缩饲料主要包括70%玉米、20%棉籽饼和10%麦麸。每头奶牛每天还需要喂20克盐和50克添加剂

(3)快速育肥后期

每日摄入的饲料粗蛋白含量为10%,精粗比为7:3,日增重约1.5kg。精料配方为85%玉米、10%棉籽饼、5%麸皮、30g食盐、50g添加剂。COM/。架子牛饲养的粗饲料主要包括农作物秸秆、干草或鲜草、人工种植的饲料、青贮饲料、工业啤酒渣和糖渣,可根据当地自然资源选择。添加剂主要包括尿素、瘤胃调节制剂、维生素等(

不同品种的货架牛有不同的饲养方法。根据成年货架牛和小牛货架猫的不同生长特性可以采用不同的饲养方法,提高饲养的针对性,加快育肥速度。牛的疾病较少,因此我们应该做好预防工作,发病后及时治疗,并在发病早期进行疫苗接种,以控制各种疾病。由于冬季气温较低,牛的抗寒能力较强,但需要消耗体内能量,这影响了货架牛的育肥(

为了加快货架牛的育肥速度,保持畜栏干燥,保持畜栏内适宜的温度,经常让牛晒太阳,在饲料中增加约5%的玉米,并保持充足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供应. 饮用水应使用10℃以上的温水,以粗饲料干饲为宜(

做货架牛育肥记录。货架牛投放市场后,应建立档案,对每头牛进行详细记录,以便尽快掌握不同货架牛的生长规律,获得最高的经济效益。货架牛记录的主要内容包括数量、购买重量、价格、饲料消耗、日增重、饲料成本计算、效益核算等(

4.在货架牛育肥至500kg后屠宰育肥牛

,尽管日采食量增加,日增重速度明显减慢。继续喂食不会增加体重因此有必要及时屠宰或屠宰(

[销售策略]

育肥牛有两种方法:活牛销售和宰后销售。家庭养殖通常采用活牛销售的方式。育肥牛体重达到500公斤,应及时出售。随着饲养天数的增加,饲养货架牛的经济效益逐渐降低。活牛销售渠道为屠宰场、外贸加工企业和部分个体屠宰场。农民应根据当地销售渠道灵活控制饲养(

屠宰和销售的经济效益较高。屠宰后,不同品种的肉对部分肉牛进行分类和划分,并根据肉质设定不同的价格。牛皮和内脏也可以根据不同的用途进行加工。牛肉可以加工成不同的产品并制成快餐。经济效益远高于出售活牛(

[风险提示]

饲养货架牛的投资相对较大,每头牛的经济收入不会很高,因此我们只能通过扩大规模来增加总收入。一般来说,家庭适宜的饲养规模应在头以上,每年屠宰1~2茬肥育牛,以获得较好的收入。因此,投资k值较大

,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应科学饲养,尽量降低成本。在饲养技术上,要科学合理,探索架子牛快速生长的经验,降低风险(

架子牛是大牲畜,很难一一出售。组织建立相对稳定的销售渠道,形成销售网络,增强抗风险能力(

本文由(养殖信息网)栏目整理发布:http://www.yangzhixinxi.com     养殖网     养殖项目

微信咨询 咨询宠物专家 您可以点击微信二维码,扫码添加客服进行咨询,我们将会发给你更多的照片和视频,让您挑选。
扫码关注
扫码访问移动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