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更新
  • 养殖信息网(农村养殖创业,攻略学习大全)

养殖信息网

狗狗召唤求带回家
您当前的位置:养殖信息网 - 首页 - 养殖资讯 - 养殖新闻 - 牧场奶牛繁育工作的要点
养殖新闻

牧场奶牛繁育工作的要点

2024年10月15日 编辑:养殖网 浏览: 373次

Yu Zhu(黑龙江省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奥林西伯乡人民政府,166259)

1选择符合繁殖条件的牛

1。繁殖年龄必须达到14个月,身高必须达到130厘米,体重必须超过380公斤。育种者必须分离合格的幼牛进行发情观察和繁殖。第一胎牛应在产后55天开始繁殖,第二胎或更多胎牛应在产后50天开始繁殖,所有产奶牛应在产后30天观察发情期(

2分组原则

培育幼牛。6~24月龄的牛群,每月调整一次,每栏50~70头. 分组原则应遵循相同体型的同一组、同一组中的参选牛和同一组中的怀孕牛。每个圈内的头数应小于颈夹数,以确保同一圈内的牛能同时喂食(

干牛的分组原则应遵循干奶早期的牛(新鲜干牛)应放在同一个牛舍内,以便及时跟踪观察干奶后的情况,并在分娩前21±3天将干牛转移到围产期牛舍(

围产期牛。干牛在产犊前21±3天被转移到围产期牛圈,幼牛在产犊前20±3天被转移到围产期牛圈产犊前。每两天翻一次牛。分组原则应遵循幼牛(初生牛)和成年奶牛在围产期分栏饲养的原则,奶牛数量应小于奶牛饲养栏数的5%~10%(

奶牛的分组原则应遵循奶牛分组越少,哺乳期轮次越多的原则。应为新生牛提供离挤奶大厅最近且最舒适的畜棚。患有乳腺炎的奶牛在治愈后,最后挤奶,然后单独喂养。患有支原体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乳腺炎的奶牛必须隔离饲养治愈后在独立的挤奶大厅里产奶。牛头数应占卧床牛数的97%以下,牛头数应占舍饲栏

初产牛数的5%~10%。对于产后21天内哺乳的牛,产后收集初乳后,健康牛将立即转移到初级牛舍,第一胎牛和月经牛将在不同的牛舍饲养。对泌乳高峰期,即泌乳21~250日龄的奶牛,根据繁殖、体况评分和产量将150日龄前的静止组分为若干组。一些低产肥牛必须是tr被送到后来的牛棚。中后期牛体况评分大于3.75,泌乳天数大于300天产奶量小于25公斤的泌乳牛,连续三次产奶量小于5公斤的奶牛必须提前烘干(

3定时育种程序

,将100微克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注射到产后第三次使用“rufetoprotein”(地诺前列素)治疗后12天内未繁殖的牛的颈部肌肉中。第二,在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治疗后第七天,向颈部肌肉注射5毫升“甲胎蛋白”。如果有发情期,牛就会交配. 第三,按上述方法处理2天后,将100微克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注入交配牛颈部肌肉,16小时后进行交配(

4发情观察

分娩后30天开始发情观察。所有符合繁殖条件的牛应每天两次在脚后跟上部涂漆(www.nczfj)。同时进行24小时发情观察。应跟踪观察发情不明显且油漆已擦掉的奶牛,或通过直肠检查确定其发情。新交配的牛也应跟踪观察24小时,并提供必要时进行修订。每天观察发情时,应记录有脓性分泌物的奶牛。化脓记录表中应填写奶牛编号、舍群和观察日期。在每天观察发情的同时,详细记录流产的牛。例如,在每日事件报告和每月流产牛记录表中填写信息,如他们是否怀孕、怀孕天数以及他们是否可以在下一次发情期交配。同时,及时通知兽医无胎被处理的奶牛编号(

5人工授精

精液必须储存在充满液氮的生物容器中。液态氮容器(10升以上)应每2天检查一次,并及时加注液氮。液氮生物容器(小于10升)每天检查一次,并及时加注液氮。从罐中提取精液时,桶顶部的提取高度应低于罐口10cm。如果在5秒内无法取出,则将其放入液氮中30秒,然后重试。解冻水温为35℃,解冻时间为45秒。用纸擦拭精子输送枪的温度,温度低于35℃,并用纸包裹枪头以确保温度。取出解冻的精液,擦去上面的水用卫生纸插入输卵管,并在30秒内将其送入子宫。受精时间为发情后8~12h,受孕率最高。授精的部位是子宫体,即子宫角与子宫颈交界处1~2cm处。在授精过程中,插入枪的力度应缓慢,以避免损伤子宫粘膜。结果发现,在授精后继续爬升10~12小时的,用同一头公牛的精液再次授精,在48小时内没有记录交配次数(

,在使用精液的过程中,应注意的是,每次新的精子出现时,必须将公牛系谱输入档案保存男人来了。每次新精液出现时,都必须对其进行取样和活力测试。不能同时使用一个精液。密切关注配种后30天内任何精液的返精率(

6孕检

每周对配种后40天以上未返发情的两头母牛,通过直肠检查确定是否怀孕。通过直肠检查的空母牛应每5周复查一次。如果是空的,则应对其进行处理。每月中旬,再次妊娠3~4个月的妊娠母牛再次检查,以避免流产所致的长期空腹妊娠。及时将复检结果提交给信息部门n部门输入计算机。每5周检查和处理一次空母牛(

本文由(养殖信息网)栏目整理发布:http://www.yangzhixinxi.com     养殖网     养殖项目

微信咨询 咨询宠物专家 您可以点击微信二维码,扫码添加客服进行咨询,我们将会发给你更多的照片和视频,让您挑选。
扫码关注
扫码访问移动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