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猪丹毒防治方法
猪丹毒是红斑丹毒丝菌(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主要特征为高热、急性败血症、皮肤疹块(亚急性)、慢性疣状心内膜炎及皮肤坏死与多发性非化脓性关节炎(慢性),目前集约化养猪场比较少见,但仍未完全控制,呈世界性分布,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猪丹毒的防治方法吧!
猪丹毒症状
1、急性型:急性型猪丹毒又叫败血型猪丹毒,以突然暴发、急性经过和高病死率为特征。猪群里有1头或几头病死亡,其他相继倒毙。病猪体温急剧升高达42~43.9度,表现寒颤,有的鸣叫、伏卧,驱赶时步态僵直,有的跋行,有少数病猪出现呕吐。部分病猪死前皮肤上呈现红斑,指压时红色消失,停止按压时则又恢复。
2、亚急性型:亚急性型猪丹毒又叫疹块型,其特征是皮肤表面出现疹块,俗称“打火印”。病初表现是发热,体温升高达40~41.9度,食欲消失,口渴、便秘、结膜炎,有的麻痹和呕吐。发病1~2天后皮肤上出现扁平隆起的菱形或圆形及不规则的疹块,疹块和健康皮肤的界限十分明显,疹块的颜色从浅红色转变为红色,再发展到暗红色,最后为紫色。
3、慢性型:慢性型主要症状是四肢关节炎或心内膜炎,也有的病例两者并发,这种类型多是由急性或亚急性转化而来。
猪丹毒治疗
1、注射疗法:青霉素和链霉素30万单位,加复方氨基比林10~20毫升,混合肌肉注射,小猪2支,大猪4支,每日两次。
2、滴注疗法:用10%的葡萄糖500毫升滴注。
3、皂浴疗法:即将肥皂涂于疹块上,再用毛刷擦洗,每日两次。
4、中药疗法:大黄、石膏、玄参、知母、连翘、地龙各5钱,甘草3钱,加水煎汁,连服2剂。
5、针灸疗法:在山根、血印、耳劣、尾尖、百奈等处针灸,也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猪丹毒预防
1、加强管理:加强猪只的饲养管理,做好防疫卫生工作,提高猪群的自然抵抗力,注意杀死或驱除蚊、蝇和鼠和鼠类,经常保持猪栏、运动场及管理器具的清洁,定期用消毒液消毒。
2、加强检疫:加强交通检疫、屠宰检疫及农贸市场的检查,如发现病猪或带菌产品,应立即进行隔离消毒,处理产品,杜绝病原传播。
3、预防注射:按免疫程序注射猪丹毒菌苗是重要的预防措施。
①一般来说仔猪在1~2月龄时必须进行第一次预防注射,3月龄后再注射一次。
②种猪应每隔6个月预防注射一次,但配种后两周以内的母猪,妊娠末期的母猪及哺乳期的母猪暂不注射。
③猪丹毒杆菌苗为活菌制剂,因此在接种前3天和接种后7天内,应避免在饲料内添加抗生素或直接给猪只注射抗生素。
- 牛结核病的防治方法 10-15
- 黑鸡苗价格是多少?养殖有前景吗? 10-15
- 家禽防御系统保健 10-15
- 鸡毒支原体的免疫防治 10-15
- 封开杏花鸡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10-15
- 小葫芦的种植方法 10-15
- 鸡马立克氏病的预防措施 10-15
- 蝴蝶兰花谢后该怎么处理 10-15
- 如何解决养鸡生产中的难题 10-15
- 商品肉鸡的饲养管理要点 10-15
- 鸡舍用水及排水设计 10-15
- 如何做好商品蛋雏鸡的初饮 10-15
- 接种传喉疫苗防治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的操作要点 10-15
- 冬季养好肉鹅的技术要求 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