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乌桕的高产栽培技术
乌桕是大戟科落叶乔木。其色泽鲜艳,观赏价值很高。也是我国的一种经济树种。在我国有近1500年的栽培历史。此外,乌桕的根皮、皮、叶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具有解毒、利尿、蛇毒等功效。主要用于外伤和蛇咬伤的治疗。那么如何种植乌桕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乌桕的栽培技术,让我们来看看(
1.收获种子
播种前,首先要收获种子。为了保证种子的发芽率,我们应该确保母株年龄在18岁以上。选择生长正常、树干直、无病虫害、结实率高的树种为母株。然后每年11月左右收集种子。当约75%的果实裂开时,是采集种子的最佳时机。如果种子收获太早,很难得到种子。如果种子收割得太晚,它们就会被鸟吃掉。收获种子后,保持健康饱满的种子,然后挑出杂质、枯萎等无用的种子。贮藏于干燥处(
2.适时播种
播种前,应清除种皮上的蜡,以提高发芽率。首先,把它放进去向容器中加入55%的洗衣粉℃ 温水,浸泡1天。然后待蜡变软后,将蜡擦掉,清洗干净,再用高锰酸钾浸泡约两小时进行消毒。播种时要注意播种密度,挖好播种穴,一般在春秋两季,将种子均匀地放入穴中。播种后覆盖2厘米左右的细土,然后浇足水分做好播种管理(
3.苗木管理
播种后应加强苗床的水分管理。如果春天播种,大约两个月后就会出土。在苗木生长期,要注意除草工作,不少于3根一年几次。当苗木长到12厘米左右时,要进行间伐工作,保证苗木健康生长。相反,去除弱苗和死苗,补充生长相同的健康苗。同时,还要注意追肥和病虫害防治,促进乌桕幼树健康生长。通过精心管理,幼树当年可长出约80cm高,秋季落叶后可移栽(
4
移栽时,必须进行直径约38cm的土球。移栽前,应挖好栽植穴,并清除墓穴等杂物清除种植穴中的土和渣。再施足够的基肥,基肥主要是农家肥,然后在基肥上覆一层土进行种植。种植深度主要在土壤表层至幼苗根部8cm左右。种植后,搭设支撑架,充分浇水,种植后约三天再浇水。然后根据天气变化和土壤含水量,控制浇水频率和浇水量,乌桕的需水量和需肥量比较大,因此在种植过程中要保证满足乌桕种植时的养分和需水量(
,土壤应该保持湿润防止缺水。如果乌桕生长期缺水,应立即浇水,否则乌桕会因缺水而生长不良。另外,要注意病虫害防治,防止病虫害影响乌桕生长,降低种植的经济效益。今天的介绍就到此为止。本文仅供参考。感谢您的阅读和支持(
一些专业知识从网络
转移过来)
- 鸡瘟症状与防治方法 10-15
- 地黄田间管理技术 10-15
- 小龙虾白斑病的防治方法 10-15
- 发财树的繁殖方法 10-15
- 家庭养鹅技术 10-15
- 射干和黄花菜的区别 10-15
- 婆婆纳的种植方法 10-15
- 大蒜空心原因及预防措施 10-15
- 常春藤有毒吗? 10-15
- 冬季柑桔怎么管理好 10-15
- 沙参和党参的区别 10-15
- 小葫芦的种植方法 10-15
- 平安树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 花卉种植 - 黔农网 10-15
- 山药的常见病虫害防治方法 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