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预防苗猪油皮病的五项措施
什么是苗猪油皮病呢?苗猪油皮病即苗猪渗出性皮炎,病原是葡萄球菌。本病多见于5~6日龄哺乳苗猪、育成猪和母猪乳房上。本病可通过各种途径传染,损伤的皮肤黏膜是主要的入侵门户。严重病例死亡率可达60%以上。本病在一些猪群的苗猪中可呈低发病率的散发性发生,也可引起一些猪群苗猪流行性发作。
苗猪油皮病有哪些症状呢?小猪通常在感染后4~6天发病。开始时,皮肤排出物多,呈红色或铜色。首先在腋部和肋部出现薄的、灰棕色片状渗出物,富含脂质,3~5天扩展到全身。患猪背毛粗乱,可出现口腔溃疡,蹄球部角质脱落。食欲不振和脱水是本病主要特征。发病严重的猪体重迅速减轻,并在24小时内死亡,通常在3~10天内死亡。病猪不出现瘙痒,发热也不常见。同窝苗猪发病表现和严重程度不同。耐过猪生长明显变慢。
一、对患病猪只坚持及时发现、及时隔离和及时治疗,治疗越早效果越好,病程较长患畜治疗效果不佳应及时淘汰。根据临床药敏试验结果,选取敏感药物青霉素、阿莫西林等。患病初期的哺乳苗猪使用0.1%高锰酸钾溶液浸泡5-10min,用毛巾拭干猪身并剥去痂皮,在患处涂上用阿莫西林粉剂与植物油混合而成的膏剂,每天1次,连用3d。
二、坚持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原则。加强平时的饲养管理工作,做好分娩舍环境卫生控制。做好苗猪的接生处理工作,对吃不到初乳苗猪应给予人工哺乳或科学寄养 。
三、哺乳苗猪剪牙、去势等过程所使用器械必须确保洁净,每次用后都应彻底清洗和消毒。在剪牙、去势等过程中,选用抗生素进行保健,避免继发感染。为了避免苗猪吃奶时双腿跪在铁床上导致膝关节等皮肤摩擦损伤而引起细菌感染,可贴医用胶布进行护膝处理。
四、母猪每次断奶时应注射通灭或伊维菌素类驱虫药,上产床前全身应进行彻底的清洗和消毒。分娩时用消毒液将母猪外阴和乳房擦洗干净,分娩后坚持用消毒液清洗母猪外阴3d。
五、坚持全进全出,做好分娩舍空栏的清洗消毒工作,确保产房死角和产床背面的粪污都得到彻底的清洗和消毒,坚持合理的空栏时间。
- 如何让苗猪断奶顺利度过关 10-18
- 苗猪得了营养性贫血怎么办?解决办法 10-18
- 母猪的乳汁免疫法可以治疗苗猪传染病 10-18
- 生猪价格继续下跌 苗猪价格整体企稳 10-18
- 腹腔注射在治疗苗猪腹泻中应用效果 10-18
- 冬季提高苗猪成活率的十项措施 10-18
- 初生苗猪低血糖症的发病原因与防治措施 10-18
- 苗猪保育舍设计 10-18
- 后海穴注射治苗猪腹泻好 10-18
- 哺乳期苗猪死亡原因及控制策略 10-18
- 寒冬谨防苗猪低血糖病 10-18
- 秋季怎么让新购苗猪不发病 10-18
- 浅谈仔猪副伤寒的诱因及其防治 10-18
- 细分析苗猪腹泻 10-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