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
养殖信息网 -
养殖市场 -
母猪
母猪常见疾病的防治《二》
2024年10月20日
编辑:养殖网
浏览:
306次
七、母猪产后无乳少乳。
除品种特性和母猪营养不良,过肥或过瘦外,一般可能属乳房炎、子宫炎所致。患乳房时呼吸急促、发热、乳房肿、硬,挤不出乳汁,因而拒绝仔猪哺乳;子宫炎阴道恶露不止或流脓。因乙脑、细小病毒等系列障碍病、死胎、木乃伊、早产、延产所致。另外,内分泌失调,后备猪过早配种,乳腺发育不全等,都可能导致产后无乳或少乳。
防治措施:
1、母猪进入产房前应全面给母猪洗澡消毒。
2、搞好分娩接产消毒工作,环境要安静,产后注射一针青、链霉素。
3、对有炎症者用青、链霉素治疗。
4、对少乳者用母优金粒加两倍量,连用3~5天,或肌注催产素20~30单位,1~2次。
5、将胎衣洗净,加水、盐适量煮熟,分数次拌料喂猪。
6、蚯蚓、河虾、小鱼(特别是鲫鱼)都有催乳作用,可煮服。
7、中药方:当归、王不留行、漏芦、通草各30g,水煮,拌麸皮喂服,每天一次,连用3天。
8、产前一周,应降低母猪饲料喂量,一般应掌握在1公斤左右,不能产前吃得过多,使产后采食量下降,造成缺乳现象。
9、母猪的产床尤其是网床,在经过多次消毒后,可能会出现对母猪有伤害的毛刺,这一方面会摩破母猪乳房皮肤,造成外伤型乳房炎,另一方面也容易对仔猪产生伤害,建议使用光滑一些的床网。
八、母猪产后热。
母猪产后1~3天内,由产道或子宫细菌感染而引起体温升高。轻则低烧,精神尚好,重则体温41℃以上,精神沉郁,不食,卧地不起,寒战,阴道中有脓性分泌物流出。
防治措施:
在治疗上可用青霉素、链霉素,四环素。土霉素等抗菌药物杀菌、消炎、退烧;用脑垂体后叶激素促子宫收缩,排出子宫内容物,也可结合中药方治疗或用帝道清洗下子宫。
九、母猪产后瘫痪。
本病是母猪产后突然发生的一种非常严重的神经障碍性疾病,其特征是知觉丧失及四肢瘫痪。病因目前尚不太清楚。一般认为是由于血糖、血钙骤然减少,产后血压降低等原因,致使大脑皮层发生机能性障碍。也可能是饲料的钙磷比例失调造成的。
症状精神萎靡,一切反射变弱,甚至消失,食欲显著减退或废绝,粪便干硬且少,以后停止排粪尿。站立困难或不能站立,或呈昏睡状态。乳汁很少或无乳。有时病猪伏卧,不让仔猪吃奶。
防治措施:
1、用硫酸钠或硫酸镁缓泻剂或温肥皂水灌肠,清除直肠内蓄粪;同时静注10%葡萄糖酸钙50-150ml。
2、用草把或粗布磨擦病猪皮肤,以促进血液循环和神经机能的恢复。
3、增垫褥草,经常翻动病猪,防止发生褥疮。
十、母猪食仔癖。
原因:1、先天性恶癖。2、产后缺水,极渴。3、缺某些矿物质或维生素。
防治措施:
1、母猪食仔、咬仔、压仔、具有高度遗传性,必须淘汰。
2、将母仔分开,定时哺乳,专人守护。
3、母猪服镇静剂,同时补充维生素,微量元素等。
十一、母猪顽固性便秘。
多发生于妊娠前后,由于运动不足,引起消化紊乱,胃肠滞留,形成顽固性便秘。轻者不爱吃食,精神不振,不愿活动;重者拒食,精神沉郁,卧圈不起,粪球干小似算盘珠,体质衰弱。
防治措施:
1、喂青绿饲料,增加麸皮的喂量。
2、增加饮水量并加人工补液盐。
3、葡萄糖盐水500-1000ml,Vc10ml13支,一次静注。
4、复合Vb15ml,青霉素240万单位,安痛定30ml,分别肌注。
5、酵母、大黄苏打片、多酶片、乳酶生各40片,研为细末,分4次服用。
6、母猪产后,日喂小苏打(碳酸氢钠)25g,分2-3次,饮水投服,能促母猪消化,改良乳汁,预防仔猪下痢。
7、口服促消化,润肠通便的微生物制剂活性肽。
十二、母猪脱肛。
长期便秘或顽固性下痢,母猪过肥或怀孕后期腹压过高,子宫压迫直肠,肛门括约肌松弛等常能诱发脱肛。
防治措施:
如属怀孕后期腹压过高,可适当提高饲料营养浓度,减少喂量,充足饮水,适当运动,脱肛处理:洗净,高锰酸钾消毒,复位,必要时用荷包缝合,碘酊消毒,同时一天不要喂料,并及时治疗便秘或腹泻。
日常饲养时,加强母猪的保健管理,通过母猪保健三个字:排、补、调,来解除母猪亚健康,确保母猪健康。
一排:排毒、解毒——排出五毒一身轻松(每粒解)
肠毒:多为氨物质,特殊臭味的垃圾混合物。可引起脱肛、下痢、肠炎、便秘等。
血毒:新陈代谢产生的内毒素进入血液,对五脏六腑具有广泛的侵嗜性、危害巨大。
肝毒:肝脏是体内最大的解毒器官,当淤积的各种毒素超过了肝脏的解毒上限时,临床上表现为眼屎、泪斑、血红色分泌物等。
胎毒:特定的内毒素经血液循环进入胎盘,导致胎儿器官先天性损伤,可引起流产、死胎、弱仔、仔猪八字腿、阴户红肿、高死亡奶猪腹泻等。
湿毒:在阴冷潮湿环境下易受湿邪侵袭,“千寒易去,一湿难除”,湿毒不除则难以扶正,抗病力差,易并发继发感染。
二补:补充生殖营养——补气、补血、补充生殖营养
1、三多一少,排卵多、产仔多、乳汁多、便秘少。
2、显著减少非生产天数(NPD)。
3、强壮骨骼,延长母猪利用年限2-3年。
4、有效提高母猪年提供的断奶仔猪数(PSY)
5、补气补血,显著缩短母猪产程,提高健仔率。
三调:调节免疫功能——激活免疫器官、增强免疫功能
1、有效解除免疫抑制,激活免疫潜力。
2、显著提高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3、增加免疫应答,提高免疫成功率。
4、全面激发免疫系统原动力,提高抗病力。
本文由(养殖信息网)整理发布:http://www.yangzhixinxi.com/
母猪疾病防治相关阅读
- 母猪常见疾病的防治《一》 10-20
- 母猪常见疾病的防治《二》 10-20
- 夏季母猪产前产后正确保健 10-20
- 母猪乳房炎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方案 10-20
- 造成母猪死胎增多的10大原因 10-20
- 母猪怀孕初期怎样保胎 10-20
- 养母猪一定会遇到的七大问题 10-20
- 母猪产后不食原因与解决方法 10-20
- 如何提高后备母猪发情率 10-20
- 母猪临产饲养管理需要注意这五大点 10-20
- 饲养母猪时应注意和解决的几项主要问题 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