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动物免疫失败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从广义上讲,免疫失败是机体免疫过程中的一种不健康状态,是由于群体或个体接种疫苗后,由于一种或多种原因未能达到预期免疫效果而引起的。从狭义上讲,接种疫苗的动物没有产生相应的免疫应答或明显减弱,从而无法预防相应疾病的现象称为免疫衰竭。根据形成原因,免疫衰竭可分为真免疫衰竭和假免疫衰竭。前者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机体无反应而导致的免疫衰竭,后者是由于某些原因导致机体暂时无反应而导致的免疫衰竭(
1免疫功能衰竭的主要临床表现
免疫功能衰竭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但主要有以下几种:
(1)动物接种后仍有相应的疾病发生(
(2)接种后虽无相应的疾病,动物抵抗力下降,混合感染次数增加(
(3)虽然接种疫苗后没有出现明显的疾病,但种群生产性能下降,如生长缓慢,饲料转化率低,鸡产蛋率低,猪生长缓慢等(
(4)注射后,动物很快死于相应的疾病,或虽未死亡,但死亡率较高d无临床症状,体内未见抗体(
(5)隐性感染,持续感染,感染动物和垂直感染(
2动物免疫应答的基本原理和免疫失败的原因
2.1动物免疫应答的基本原理
机体的免疫系统受到抗原的刺激。免疫应答过程可分为诱导、反应和应答三个阶段。在诱导阶段有四种处理和识别抗原的方法。首先,抗原被巨噬细胞识别和处理。巨噬细胞中的溶酶体酶消化和降解抗原,有效成分(抗原决定簇)与巨噬细胞结合噬菌体mRNA形成抗原mRNA复合物。然后抗原信息被传送到T细胞,然后传送到B细胞;二是抗原只吸附在巨噬细胞表面,不经溶血素处理直接传递给T细胞,分离B细胞;第三,抗原虽经巨噬细胞处理,但不向B细胞传递信息,即不活化B细胞,只活化T细胞。上述三种抗原均为颗粒抗原,在刺激B细胞形成抗体的过程中需要T细胞的辅助,故称为T细胞依赖性抗原;第四,少量抗原(非颗粒性抗原,如荚膜多糖、脂多糖、,鞭毛蛋白等)可以直接激活B细胞而无需T细胞的帮助。这种抗原称为T细胞非依赖性抗原(
,当抗原信息传递到T细胞或B细胞时,机体将进入免疫过程反应的第二阶段,即T细胞和B细胞分化增殖阶段。在抗原刺激下,t细胞和B细胞迅速分化增殖为淋巴细胞(t细胞)和浆细胞(B细胞),少数细胞停止分化成为记忆细胞。记忆细胞可以在体内存活数月到数年甚至更长时间。当同一抗原再次刺激时,它们能迅速分化增殖为浆细胞和lymp成纤维细胞,并产生大量抗体和淋巴因子(
。免疫应答阶段是产生抗体和发展免疫功能的阶段。在这个阶段,浆细胞共同分泌抗体,淋巴母细胞产生致敏T细胞,抗体和致敏T细胞进入淋巴、血液、组织液或粘膜表面,中和进入体内的相应病原体或在巨噬细胞和补体的协同作用下,它能杀灭或破坏病原体的抗原物质,形成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进而产生免疫保护反应(
2.2免疫失败原因分析(以养鸡场为例)
传染病sti有些养鸡场按照规定的免疫程序接种疫苗后,会发生鸡流感。免疫鸡发生流行性传染病的原因比较复杂,主要原因有:
2.2.1鸡种病害多,质量差。据了解,鸡常见的垂直传播疾病有白痢、伤寒、副伤寒、大肠杆菌病、鸡败血症支原体感染、禽白血病、鸡蛋下降综合征、鸡传染性贫血等。一些疾病在中国分布广泛,如白痢。许多养鸡场的污染率约为30%,鸡毒支原体感染率为70%-90%。如果毒株通过h卵,往往在强毒株生长繁殖后接种相应的疫苗效果不佳,也会影响其他疫苗的效果。这也使得同样的养鸡场,同样的免疫过程,引进不同种类的养鸡场,会有不同的防疫效果(
2.2.2环境污染,近年来随着养鸡业的发展,鸡的数量迅速增加。养殖形式大多属于高密度露地饲养,包括集约化专业养鸡村等,对疾病未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消毒制度不严格,死亡到处乱扔鸡,甚至卖病鸡,污染了鸡舍的内外环境,导致家禽生活在污染的环境中,病原微生物大量存在。因此,即使有良好的免疫程序,也容易被感染而导致免疫功能衰竭。这也是一些新建养鸡场注重防疫消毒,防疫效果非常好的原因。过了两三年,就马虎了,防疫消毒也不严格。病原微生物的污染越来越严重,导致免疫功能持续衰竭,如新城疫等e、 马立克氏病、传染性鼻炎、大肠杆菌病、鸡痘、禽霍乱、鸡毒支原体感染等疾病常有发生(
2.2.3疫苗质量不稳定
(1)疫苗被污染。根据疫苗生产规定,用于疫苗生产的种蛋必须是SPF蛋,最差的应该是没有鸡白痢和鸡毒支原体感染的鸡。但在生产实践中,一些厂家往往不使用SPF种蛋牟利,容易造成种蛋疫苗的污染。通过疫苗传播的疾病有很多种。中国兽药检定所曾抽检鸡胚疫苗结果发现70%的鸡毒支原体(
(2)疫苗质量达不到规定的滴度。有的厂家生产不符合要求,检验不严,出厂疫苗不符合要求,如马利克疫苗不符合牌匾单位要求(
(3)疫苗使用管理不当。运输、储存和使用未按要求在冷链下进行。家禽接种无效疫苗或未按规定接种疫苗,造成漏免疫或剂量不足(
(4)。一些血清型较多的传染病,如大肠杆菌病、禽流感、传染性支气管炎等sal病和传染性支气管炎,没有选择与当地流行株相对应的血清型,导致免疫衰竭(
2.54001
(2)注意严格控制传染源,严防病原体入侵,并从疫源地防治入手,重视畜禽养殖场环境卫生,改善动物生态环境,加强饲养管理,提高动物体质,加强检疫、消毒隔离,防止传染病横向传播因地制宜做好科学免疫工作,应注意以下几点:
深入了解本地区疫情,并提供田间或其他动物供应地的动物疫情(
结合本地区的疫情和养殖场的历史,制定合理、科学的免疫程序。对于当地和农场尚未确诊的传染病,必须证明已受到严重威胁,才能计划接种。对于高毒力疫苗,我们应该非常小心,不能引进和使用它(
③ 根据选择动物的用途、种类和饲养规模、不同疫苗和不同免疫程序(
4.加强免疫前检测,及时发现和消灭感染动物和隐性感染动物,特别注意可通过胎盘或卵子垂直传播的疾病和可产生免疫抑制的疾病,并防止母体抗体的干扰(根据疾病的性质和疫苗的特点,应采取合理有效的免疫途径(
6.充分认识不同疫苗之间的相互干扰或协同作用,科学安排接种时间(
⑦ 支付注意所选疫苗的血清型、亚型或株型与当地和当地流行株的一致性。同时,根据疫苗的性质和质量,正确选择疫苗的种类(
8.注意疫苗的剂量,但不能过大。同时,对难以控制的传染病,要注意确定疫苗的稀释度(
,要同时考虑灭活疫苗和活疫苗的使用,了解活疫苗和灭活疫苗的优缺点及其相互关系,根据免疫监测结果,合理地将二者结合使用(
结论预防免疫衰竭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不能指望只有做好工作才能避免免疫失败。只有综合防治动物疾病,才能有效预防免疫衰竭(
- 家禽饮水免疫需要把握几个环节 10-15
- 畜禽养殖切勿忽视“小问题” 10-15
- 内蒙古:“退化草原生态建设关键装备与技术推广”项目通过鉴定 10-15
- 青年鸡质量过硬为王道 10-15
- 鸡蛋花掉叶子怎么回事 10-15
- 菠萝蜜该怎么种 10-15
- 鸡温和性流感究竟如何与鸡新城疫等病鉴别 10-15
- 南江黄羊综合饲养管理技术 10-15
- 蛋鸡饲养指南 10-15
- 鸡饲料中加盐应慎重,操作不当,会损失惨重! 10-15
- 如何防治耕牛初秋感染痢疾 10-15
- 鸡蛔虫病的病原、流行与诊治 10-15
- 蛋鸡生产中的保健措施 10-15
- 初乳中的细菌我们该如何处理? 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