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当前病毒性腺胃炎的综合防治
病毒性胃炎是由多种因素(诱因+病因)引起的腺胃功能和结构改变的症状。在2007年世界禽病大会上,专家们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讨论。病原尚未鉴定,但病毒可从所有患有腺性胃炎的鸡中分离出来,故暂定为病毒性胃炎(
1,疫情
,该病可全年发生,但季节变化时发病率较高,尤其是秋冬季节,而中国北方的损失更为严重(在3日龄雏鸡和16周龄育种者中发现了
。但发病年龄大多集中在10-60天(
发生该病的发病率在全国各地均有报道,但该病的发生有较大的局限性(即发病率大多集中在一个地理区域)。病鸡大多来自同一养殖场或同一品种(
2.致病因子
(1)非传染性因子
日粮中所含的生物胺(组胺、尸胺、组氨酸等),如鱼粉、豆粕、维生素预混料、脂肪、禽肉粉、经细菌分解的肉骨粉等,含有高水平的生物胺,对机体有毒害作用(
饲料状况、饲料营养不平衡、低蛋白和维生素缺乏是引起该病的原因(
真菌毒素T2毒素产生由镰刀菌属引起,具有腐蚀性,可引起腺胃、肌胃和羽毛上皮坏死;桔霉素是一种肾毒素,可使肌肉胃裂;OVX可使与肌胃、腺胃相连的峡部环扩张坏死,粘膜被假膜渗出物覆盖;弧酸可引起腺胃、肌胃、肝脾损害、腺胃增大、粘膜增生、溃疡增厚、肌胃粘膜坏死(
(2)感染因子
鸡痘,尤其是眼鸡痘,是引起腺性胃炎的重要原因(
腺性胃炎可发生在不明原因的眼炎患者身上,如支气管炎,各种细菌引起的喉炎、眼炎、维生素A缺乏或通气不良(
另外,一些垂直传播的病原体也可能是病因,结果表明,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3.临床症状
鸡一般在发病前生长良好。一旦发病,病鸡表现为抑郁、头缩、翅膀下垂、粪便洁白、粪便排出、采食量下降和生长不良。病鸡体重比正常体重低40%~75%;最后,病鸡死于严重的疲劳。耐受性鸡的大小和体重不同(
部分鸡为also表现为严重贫血。部分鸡出现咳嗽、甩鼻等呼吸道症状(
,发病时间较长,一般10~15天,老年人可达35天。发病后5~8天死亡率最高,发病率为7%~28%,死亡率为4%~50%。当发生严重的二次感染时,死亡率较高,恢复后鸡生长不良,产蛋鸡无高峰(解剖
的改变及诊断为腺胃肿胀、充血、出血;乳头水肿,粉底,周围出血;手指按压有深灰色液体流出;后来,乳头溃疡、凹陷而消失. 胃萎缩,肌肉松弛。肠粘膜脱落,充满未消化的饲料,后期肠道空空。部分病鸡胸腺、胰腺、法氏囊严重萎缩,肾脏出现尿酸肿胀。当细菌性疾病继发感染、肝肿胀、坏死(
时,根据临床症状及尸检的变化,可作出初步诊断(
5例,防治与用药
(1)防治措施
针对主要病原菌进行相应的疫苗接种,有助于将该病的发病率控制在最低水平。此外,生物源氨基酸的控制在饮食中添加组胺、组氨酸和尸体碱也是降低腺性胃炎
发病率的有效措施。作者应用胸腺肽+功能激活剂(孢子二肽)+硫氰酸红霉素+西咪替丁+复合B族维生素+盐酸诺氟沙星防治腺性胃炎,有一定的疗效供大家参考(
(2)用药经验
1.增加胃肠动力和采食量。复合B族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B1)能促进胃肠蠕动,增强肝脏解毒功能,促进消化腺分泌,从而提高采食量,提高饲料转化率,迅速消除粪便(
2开胃,润肠,增加采食量,促进吸收。功能激活剂(孢子壁酰基二肽)能迅速激活胃肠功能,激活胃腺上皮细胞,迅速增强食欲,提高采食量和抗病能力(结论:西咪替丁能显著抑制胃酸分泌,具有较强的粘膜修复作用,对多种原因引起的腺性胃溃疡和上消化道出血有良好疗效(硫氰酸红霉素能中和胃酸,促进粘膜修复,对腺性胃和肌肉性胃溃疡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并能直接促进gr的蛋白质合成和分泌)促生长激素,从而达到促生长的作用(抗病毒和增强免疫力的胸腺肽能增强免疫力,减轻免疫抑制,治疗免疫缺陷,抗病毒,诱导T细胞分化成熟,增强细胞因子的产生和B细胞的抗体应答,并促进大颗粒淋巴细胞产生IL-2,增强自然杀伤细胞活性,迅速提高体液和细胞免疫功能,达到抗病毒作用(抗炎杀菌,控制继发感染,盐酸诺氟沙星广谱抗菌,对细菌,支原体等病原微生物对胃肠道疾病有治疗作用作者(孙有德),男,高级畜牧师,内蒙古农业大学畜牧专业毕业,现从事技术服务,电话:0532-868 8047 1385321709(
)。
- 鸡新城疫苗拌料饲喂免疫法 10-15
- 闽南火鸡 10-15
- 雏鸡10周龄分群原因 10-15
- 豫西地区鸡源大肠杆菌的耐药性研究 10-15
- 鸡卡氏白细胞虫病的诊断与防治 10-15
- 马鞭草有没有毒? 10-15
- 雏鸡的保活措施(上) 10-15
- 鸡常用鸡蛋白质饲料有哪些? 10-15
- 金针菇怎么种 10-15
- 调味剂类 饲料添加剂的 合理应用 10-15
- 野兔的生活习性 10-15
- 饲养弱鸡雏五法 10-15
- 蛋雏鸡肾型传支并发法氏囊病的诊治 10-15
- 鸡传染性法氏囊的防治 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