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鸡球虫病的流行特点与防治对策
鸡球虫病是由孢子虫、艾美球虫科和艾美球虫属的一种或多种单细胞寄生原生动物引起的以痢疾、便血、生长迟缓、饲料转化率低和死亡为主要特征的寄生虫病。鸡球虫病对鸡和种鸡危害严重。鸡球虫病死亡率为20%~30%,高达80%。耐性鸡生长缓慢,发育不良。成年鸡多感染球虫,临床症状不明显,但体重增加和产蛋量会受到一定影响,并容易诱发其他疾病,给养鸡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人们把球虫比作班迪传染病特点
发病率高,发病年龄扩大,卵囊感染鸡,无论是否引起临床症状,都会将大量的后代卵囊排放到环境中,增加感染压力,成为新的传染源。污染鸡舍中的卵囊很难去除。近年来,随着繁殖环境的恶化,球虫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低龄肉鸡的发病率越来越普遍。最早的8日龄鸡被发现感染(季节性发病率越来越不明显。目前,集中采购南方和北方地区的养鸡场通常采取措施控制温度和湿度,并将鸡紧紧地关在大棚里。温度和湿度适合球虫病的发展,全年都会引起球虫病。但北方地区球虫病的发生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发病率一般以6~9个月最高(慢性病例增多,临床症状不明显。球虫病以血便为典型症状,由柔嫩艾美耳球虫引起,且艾美耳球虫毒力强,易引起养殖户的重视,可及时治疗。然而,当鸡感染了由les引起的慢性球虫病时其致病种类或轻微感染,临床症状往往被忽视。但由于慢性球虫病不适合检测,可损伤肠粘膜细胞,影响肠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导致饲料转化率下降,鸡和种鸡生长缓慢,产蛋率增长缓慢或达不到峰值,在经济效益方面,慢性球虫造成的损失比鸡球虫暴发造成的损失更为严重(目前从不同地方分离的球虫对各种抗球虫药物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大多数菌株表现出多药耐药和交叉耐药药物耐药,导致药物控制效果下降、失败或效果不佳,导致临床或亚临床球虫病的发生;球虫耐药性日益严重是药物管制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抗球虫药物使用不当是球虫药物管制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抗球虫药物的不正确使用,加速了球虫耐药性的出现,增加了耐药菌株的数量,使更多抗球虫药物的防治效果显著降低,抗球虫药的使用寿命缩短(球虫与其他病原菌混合感染及继发感染率降低)ria或病毒含量高。球虫能引起肠上皮细胞的损伤,破坏肠道的天然屏障系统,为其他肠道病原体的入侵提供了方便的通道。同时,球虫病的大规模繁殖破坏了正常肠道菌群的平衡,使有害菌群成倍繁殖成为肠道菌群的优势,可引起球虫病与肠道病原体的混合感染,加重肠道炎症症状,并导致鸡肠炎综合征、肉鸡肠道综合征或肉鸡消化障碍综合征的发生。鸡球虫病也容易引起法氏囊病的免疫衰竭,且免疫抑制传染性法氏囊病引起的感染可加重球虫病症状,加重球虫病的严重程度(
2.预防和控制策略
(1)合理使用抗球虫药物进行预防和治疗
选择合适的抗球虫药物和最佳使用时间,抗球虫药物的评价应充分考虑其抗球虫活性、抗球虫谱、作用高峰期、副作用和成本。不同种类的抗球虫药物具有不同的化学结构和作用机制,根据不同的抗球虫活性,在球虫生命周期的特定阶段(
)出现抗球虫药物的作用高峰期抗球虫作用的高峰期为感染后1-2天,主要用于预防和早期治疗。以感染后3-4天为高峰期的药物大多用于治疗(如甲基三嗪酮、氯苯并胍、磺胺类、尼卡巴嗪、秋苓、氨丙基等)。在穿梭和交替过程中,通常先用作用于第一代裂殖体的药物,然后用作用于第二代裂殖体的药物(
来测定药物的有效成分和含量。目前市场上的抗球虫药大多使用商品名。有些抗球虫药物并不清楚地表明有效化学成分和实际有效含量。许多不同商品名的抗球虫药,其有效成分相同,如加福、康秋旺等;秋静、沙秋宁的有效成分为尼卡巴嗪;优素净和赛可喜的有效成分为盐霉素,其有效含量也不同。因此,在选择抗球虫药物时,首先要确定市售抗球虫药物的有效成分和有效含量,然后进行合理应用(如果抗球虫药物剂量太小,则不能达到预期的预防效果,反之,球虫很容易产生耐药性,甚至球虫病暴发;过度使用可能会产生不良影响,甚至中毒死亡。但是,当鸡的高密度饲养会导致球虫病污染增加或其他疾病影响药物摄入时,有必要提高药物浓度。因此,在充分考虑不同抗球虫病药物安全范围的前提下,可适当提高药物浓度。如扑尔敏和氨丙基,当球虫耐药性达到规定浓度时,使用高浓度仍可有效。值得注意的是,常山酮和大多数离子载体抗球虫药物的剂量已经非常接近于鸡的中毒剂量,而且它的毒性也很大不宜增加这些药物的浓度。例如,马杜拉霉素的常用剂量为5毫克/千克饲料。当超过6mg/kg时,会明显抑制鸡的生长,降低饲料利用率。当马杜霉素浓度大于7mg/kg时,可引起不同程度的中毒。因此,掌握剂量是抗球虫药物应用的关键(面对目前抗球虫新药开发缓慢的现状,延缓球虫耐药性的出现,延长现有抗球虫药物的使用寿命已成为兽医工作者共同关注的问题。延缓药物r产生的有效途径坚持定期交替使用不同类型的球虫,通过设计科学合理的用药方案,有效延缓耐药性的出现。在设计球虫病使用方案时,应充分考虑球虫病的流行病学特点、耐药菌株的普遍性、不同球虫病的作用特点、使用历史、过去使用的效果以及不同产品的耐药率。实践证明,药物轮换、穿梭、联合等方法能有效减缓和减少耐药性的发生(
(2)抗球虫病中草药和球虫的使用iosis疫苗
中草药能提高鸡的免疫力,消除鸡感染球虫病后的腹泻、血便等症状,不仅能预防和控制球虫病,同时也从根本上提高了鸡的抗病能力,黄柏等中药单味或复方制剂在临床上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而且,中药防治鸡球虫病具有毒性低、残留少、不易产生耐药性等优点。与西医结合,可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减少并发症利用西药,从而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
球虫病疫苗在种鸡中应用已久。球虫病疫苗联合抗球虫病药物等措施的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药物控制。虽然球虫病疫苗的大规模推广受到免疫副作用高的限制,但球虫病疫苗的应用仍将继续快速增长。疫苗使用增加有三个主要原因。一是需要生产低残留或无残留的家禽,这符合绿色食品的发展方向;二是球虫病耐药性的出现,加大了解决球虫病问题的难度单纯使用球虫病药物;第三,随着对球虫免疫机制的深入研究,出现了副作用小、保护率高的球虫疫苗。作者认为抗球虫化学药物、抗球虫中草药和球虫疫苗的替代或联合应用,以及与饲养管理相结合,综合防治球虫病将是今后的主要发展趋势(
(3)重视饲养管理和辅助治疗措施
合理使用抗生素,预防鸡球虫病的发生细菌感染,常引起细菌混合感染(如大肠杆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梭菌等),尤其是条件致病性梭菌引起的坏死性肠炎,加重了球虫病的程度。因此,在使用抗球虫药物的同时,应使用抗菌药物预防混合性细菌感染(
鸡球虫病发生时,常引起食欲不振和消化功能障碍,减少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增加对营养物质的需求;磺胺类药物和抗球虫药物也能抑制肠道维生素B和维生素K的合成,应在饲料中补充。因此,在治疗中,维生素A、B、K、e或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和d其他营养素可以补充,加速肠上皮细胞的修复,止血,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但在治疗高丙氨酸和二甲基硫胺时不宜添加维生素BL,以免影响药效(
加强管理,注意预防球虫虫卵,对大多数消毒剂有抵抗力,空鸡舍最好选择火焰消毒法,器具可采用热水、热碱水冲洗等,定期清洁被褥,减少环境中球虫卵的数量,或在网上采用平板或网箱养殖,减少鸡接触粪便的机会因此减少食用球虫卵囊的机会,可以降低鸡感染该病的机会(
- 龙虾养殖池消毒方法 10-15
- 鸡夏秋季主要绦虫病及防治 10-15
- 国外种鸡已占领中国绝大部分市场 10-15
- 饲养管理不足引起的代谢病 10-15
- 三种多汁饲料有效提高奶牛产奶量 10-15
- 雏鸡饥饿综合征咋防治 10-15
- 肉鸡催肥相关信息汇总 10-15
- 浅谈消毒药的使用注意事项 10-15
- 鸡球虫病的诊断与治疗 10-15
- AA+肉鸡杂交品种简介 10-15
- 云岭山羊的养殖方法及喂养细节 10-15
- 板栗树该怎么种植才好 10-15
- 遵守自然规律,科学养好肉鸡 10-15
- 如何解决养鸡生产中的难题 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