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防治措施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
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摘要]本文综述了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致病特点、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临床诊断及综合防治措施,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IBD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热、高传染性疾病,主要影响鸡群。它突然发作。其特点是传播迅速,发病率高,病程短,死亡程度不等。它也能引起免疫反应鸡的过度繁殖对养鸡业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它是我国鸡生产中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属于禽类病毒科和禽类病毒。病毒颗粒呈球形,直径55-65nm。没有蒴果,单核衣壳和二十面体立体对称性。目前已知该病毒有两种血清型,其抗原相关性小于10%(
2流行病学特征
鸡和火鸡是该病毒的天然宿主,但它们只对鸡敏感,包括不同品种的鸡,但很少发生本地放养鸡中的nce。4-6周龄的鸡最易感染该病,但10日龄的雏鸡和接近生产初期的雏鸡也有可能感染该病。成年鸡法氏囊变性,多数呈阴性。近年来,我国鸡群多为17-20日龄,且可在同一鸡群中反复发生。病鸡和病鸡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可通过粪便连续排泄1~2周。发病时间无明显的季节性和周期性。当处于污染环境中时,易感鸡可得该病任何时候都可以。传播途径主要是直接接触感染,也可通过饮用水、空气等鸡舍环境和受污染的饲料、水槽、饲料槽等饲养器具进行间接传播。该病传染性强,病程短,传播快,起病急,死亡率高。并表现出高峰死亡的特点(
3种临床症状
根据其临床表现,本病可分为典型感染和非典型感染,其潜伏期一般为1-2天(
3.1典型感染
是一种具有急性暴发趋势、典型症状和固定病程的典型感染,多发生在新的流行期区域和高度敏感的群体。发病初期,个别鸡突然发病较为常见,表现为情绪低落,羽毛蓬松,翅膀下垂,闭眼打瞌睡,食欲不振或排斥,部分病鸡泄殖腔自啄。LD后,疫情蔓延至整个人群。病鸡怕冷,聚在一起,甚至垂着头摔倒在地上。严重腹泻和脱水通常会导致1-2天内死亡。全群死亡高峰出现在发病后3~6天,2~3天后逐渐下降。总死亡率通常在30%左右,严重者可达60%案例。其中,病鸡粪便呈白色或蛋清状,并伴有尿酸盐沉积(
3.2非典型感染
大多数非典型感染发生在老疫区或已感染低毒株并有部分免疫力的鸡。该感染类型感染率高,发病率低,且症状不明显,主要导致免疫抑制。主要症状为抑郁、食欲不振和轻度腹泻。虽然病死率较低,一般在3%左右,但该病的流行期很长,可能反复感染(
4种病变
,对典型感染鸡进行尸检,结果表明,该病的发病率为3%e体脱水,胸、腿肌肉有不同程度的条状或点状出血。法氏囊、盲肠扁桃体常出血肿胀,肝、脾、肺等脏器常出血坏死。输尿管和泄殖腔充满尿酸盐沉积,部分输尿管肿胀。腺胃与肌胃交界处有时可见横行出血点或溃疡。对不典型感染鸡,尸检显示法氏囊萎缩,皱褶扁平。有时胶囊中含有干酪样物质。胸部肌肉和腿部肌肉也可能有轻微出血,肾脏可能有水肿,acco尿酸盐沉积(
5临床诊断
在生产中的应用。根据本病的流行特点和临床症状作出初步诊断,并结合实验室检查予以确认。琼脂扩散沉淀试验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是实验室诊断中最常用的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具有简便、经济、实用、灵敏、快速等优点。目前,它被广泛应用。其他实验室诊断方法,如荧光抗体技术。中和试验、电镜、免疫组化、反免疫电泳和共凝集试验也可用于本病的诊断是对该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6项,在生产中预防该病的关键是做好综合防治工作。首先要加强饲养管理,做好养殖环境、鸡舍和饲养器具的卫生消毒工作,切断病原体的生存条件和传播途径。在养鸡场管理中,应采取全员进、全员出的管理模式,防止疫情的入侵和蔓延。不同年龄的鸡要分开饲养,做好防疫预案。病鸡应尽快隔离。国际单位制在积极治疗的同时,应及时淘汰ck鸡。死鸡应该埋起来或烧掉。其次,疫苗接种是预防该病的关键措施,其重点是种鸡的疫苗接种,以保证免疫应答产生足够的母源抗体来保护鸡群。养鸡场应根据自身生产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疫苗,制定适合自身集群特点的免疫程序(
,一旦出现疫情,对养鸡场、鸡舍、饲养器具和车辆内外环境进行彻底消毒。选择中毒活疫苗肌肉注射对饮水或饮用水实行紧急免疫,以控制疫情,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在发病初期,可注射0.2~0.3ml高免血清或回收鸡血清进行急救。同时,我们也可以选择健康鸡生产的鸡蛋来产生卵黄抗体,这对疾病早期的鸡也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 肉牛养殖的四条实用的经验 10-15
- 养殖多宝鱼前景如何?附养殖技术要点 10-15
- 不想养狗了怎么处理 10-15
- 养殖果子狸的注意事项 10-15
- 乌龟苗怎么过冬? 10-15
- 如何防治耕牛初秋感染痢疾 10-15
- 牛跛行诊断技术 10-15
- 用于豆科牧草田的化学除草剂 10-15
- 从外地引进种山羊时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10-15
- 改良肉牛犊期精养护 10-15
- 蝉蜕价格多少钱一斤?其具体的功效和作用都有哪些呢? 10-15
- 小龙虾怎么过冬? 10-15
- 九里香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10-15
- 英国蓝猫怎么养 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