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更新
  • 养殖信息网(农村养殖创业,攻略学习大全)

养殖信息网

狗狗召唤求带回家
您当前的位置:养殖信息网 - 首页 - 养殖资讯 - 养殖新闻 - 群养肉鸭发生病毒性肝炎的诊疗
养殖新闻

群养肉鸭发生病毒性肝炎的诊疗

2024年10月15日 编辑:养殖网 浏览: 278次

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病毒性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严重、致命的传染病。该病起病急,传播快,死亡率高。在自然条件下,鸭病毒性肝炎只发生在雏鸭身上,成年鸭也会被感染,但不会出现症状,成为潜伏携带者。2005年9月,我站共收治该病60余例。病鸭死亡率一般在5%~50%之间。发病最严重的是2500只肉鸭,4天内全部死亡,死亡率高达100%。可以说,该病的发生和流行不仅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对农民来说,也大大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为了让广大养鸭户在对养鸭过程进行预防的同时,对本病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笔者将收治本病的发病情况及诊治情况总结如下:,为供养殖户参考(

1疫病流行特征

,山东省费县潭邑、大田庄、城北等乡镇的许多肉鸭养殖户从不同的孵化场购买了2000-4000只肉鸭进行饲养。鸭4日龄前生长发育正常,5日龄后出现异常变化。在养殖村或社区,疾病首先发生同时在一个或几个鸭棚中发红,然后在2-8天内迅速蔓延到其他鸭群;一开始,几只鸭子突然倒地,没有任何症状就死了。然后,整个小组在几个小时或1-2天内生病。发病后,每个大棚每天有50-200只鸭子死亡。结果表明,在饮用水中添加抗生素后效果不明显。在无病鸭继续发病、死鸭数量不减的情况下,许多养殖户将病鸭和死鸭带到我站进行治疗(

2临床症状

病鸭精神萎靡、体质虚弱、食欲不振、颈缩、翅膀下垂、食欲不振安定时仍在打瞌睡,走路时又慢又被迫开车。很快,病鸭出现神经症状,运动障碍,身体向一侧倾斜,抽搐,头向后,后着地,蹲成圈,两脚抽搐踢打,呈反射姿势,神经症状出现后往往数小时或数分钟死亡。死后喙尖、爪尖血瘀,呈深紫色。少数病雏鸡死前腹泻,排出黄白色或绿色稀粪(

3种病理改变

尸检,特征性病变在肝脏。在所有的病例中,肝脏都肿胀而易碎,并且在肝脏表面有不同大小的出血点肝脏。肝脏呈暗黄色,斑驳。在某些情况下,肝脏呈淡黄色或红黄色;胆囊肿大,充满胆汁,胆汁草绿色或淡红色;脾脏肿大斑驳;在大多数情况下,肾脏肿胀,并显示树突充血;胰腺呈粉红色;心肌变软,大脑充血变软。组织病理学改变为肝细胞弥漫性变性坏死,伴有大量红细胞,肝小叶与胆管纤维组织间血管内单核细胞聚集,胆管及结缔组织增生;病理改变为变性坏死(

4例试验

4.1细菌检查及培养无菌操作:肝组织涂片镜检死鸭,未发现细菌;组织接种于普通琼脂培养基中,37℃培养℃ 培养箱培养48小时。结果表明,无细菌生长(

4.2接种雏鸭皮下接种10只5日龄无鸭病毒性肝炎母源抗体的易感雏鸭。鸭病毒性肝炎的典型症状在接种后12~24小时出现,48小时内全部死亡,病理变化与自然病例相同(

4.3鸭胚接种10只敏感鸭胚(当地无鸭胚的母鸭卵)取12日龄鸭肝炎疫苗进行孵育,制备的0.2ml/鸭肝乳剂接种于尿囊腔。全部于接种后24~72h内死亡,胚胎皮下出血水肿,肝脏多为肿胀、灰绿色坏死(

4.4血清学鉴定将20只10日龄雏鸭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10只。A组皮下注射鸭病毒性肝炎高免血清1ml。24h后,A组和B组分别肌注上述肝乳剂0.5ml。经过24小时的观察,结果显示A组无疾病症状,B组有8只雏鸭在24-72小时内死亡,死亡雏鸭的病理变化与疾病密切相关,根据发病率、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所有病例的病变均相同(

5诊断

,初步诊断为鸭病毒性肝炎。同时,采取综合治疗措施,通过实验室试验(

6处理(

6.1)作出最终诊断,防止疾病进一步传播,及时隔离消毒,发病后立即与其他假定健康的鸭严格隔离,并实行专项管理,禁止无关人员进入el进入或接近,以避免疾病进一步向周围传播。养殖人员进出养殖棚应严格遵守消毒制度。重病鸭和死鸭被烧或埋在远离水源的地方。未经消毒,受污染的被褥、粪便和饲料用具不得运出现场。用过氧乙酸对感染鸭舍周围环境进行喷雾消毒,每天1次,直至鸭休养。病鸭应每天用白毒沙消毒一次,直至病鸭完全康复。育雏室的温度应提高2-3度℃ 避免病情加重应激引起的酶(

6.2)中和病毒,紧急注射高免疫血清或卵黄抗体。对发病初期死亡较少的鸭,立即逐只注射鸭病毒性肝炎高免血清,每只鸭0.5ml,有症状的鸭0.8ml;当无高免疫血清时,可注射卵黄抗体,根据体重可注射1-2ml。同时注射血清和卵黄抗体,用干扰素治疗(

6.3辅助治疗:全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抗病毒药物治疗。无论病情严重与否,病鸭都应在饮水或饲料中添加抗病毒药物同时,为了增强鸭的抗病性,促进病的尽快恢复(

6.4预防鸭的并发和继发感染会引起机体抵抗力的下降,因此特别容易发生肠炎、大肠杆菌病和传染性浆膜炎。因此,在使用抗病毒药物的同时,配合应用抗菌药物(

6.5)增加饲料营养,改善饲养环境,有必要在鸭患病后增加饲料中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含量;晴天中午要加强通风,及时排出室内的脏污有害气体;当鸭密度为h时因此,应正确分组;如鸭舍过于潮湿,应及时更换垫草;为了避免应激因素引起的病情加重,必须保持鸭棚内外环境相对安静(

经过综合治疗,大部分病鸭在10天左右痊愈。在治疗过程中,由于鸭子较多,我们采取了多种治疗方案,以上措施是最好的。治疗实践证明,在发病早期紧急注射高免疫血清,配合用药,可将病死率控制在10%以内。但一旦出现症状e病病情严重,疗效不理想,病死率大多在30%以上,严重者甚至100%(结论

7.1由于没有特效治疗药物,本病的重点是预防。从种鸭卵中孵化出的雏鸭,在第一天之前接种减毒或灭活的肝炎病毒疫苗,通常在15天内被感染;试验开始前未免疫的种鸭卵孵化出的雏鸭,在4~5天内被感染。结果表明,雏鸭在发病前2~4周内接种适量肝炎疫苗,10天内可保持一定的免疫力。因此为预防鸭病毒性肝炎的发生,除积极做好养鸭场的疫苗接种工作外,养殖户购买雏鸭后,应根据种鸭的免疫情况,在1日龄或10日龄时给雏鸭接种鸭病毒性肝炎减毒疫苗。接种方法可以是肌肉注射,也可以是脚蹼内刺(

7.2该病起病急,死亡快。发病初期易被怀疑为药物中毒或一氧化碳中毒。因此,如果雏鸭在20日龄前突然死亡,养殖户应将患病雏鸭送至loc尽快到正规的兽医诊所进行诊断,以防止因病延误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

本文由(养殖信息网)栏目整理发布:http://www.yangzhixinxi.com     养殖网     养殖项目

微信咨询 咨询宠物专家 您可以点击微信二维码,扫码添加客服进行咨询,我们将会发给你更多的照片和视频,让您挑选。
扫码关注
扫码访问移动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