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雏鸡的生理特点及饲养管理要点
54001小鸡逐渐趋于完美。雏鸡7~8周龄后,具有适应外界环境温度变化的能力。鸡生长迅速,新陈代谢旺盛。2周龄蛋鸡体重约为出生时的2倍,6周龄为10倍,8周龄为15倍。早期生长迅速,随年龄增长逐渐减慢。雏鸡新陈代谢旺盛,心率可达每分钟250~350次,单位体重耗氧量和休息时二氧化碳排放量比家畜高1倍以上。因此,在喂养中要满足其营养需求,管理上应注意注意新鲜空气的持续供给(
雏鸡胃容量小,消化能力弱。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善,胃容积小,食物摄入有限。同时,消化道缺乏一些消化酶,肌肉胃磨饲料能力低下,消化能力差。饲喂时应注意饲喂纤维少、易消化的饲料,否则产生的热量不能维持生理需要(
雏鸡对外界环境适应性差,对各种疾病的抵抗力弱。小鸡喜欢群居,胆小,对环境变化很敏感,像g贪得无厌,胆小,缺乏自卫能力。如果它们遇到外部刺激或一个孤立点,它们不仅会唧唧喳喳。因此,繁殖环境要安静,防止各种异音异响和颜色新奇。鸡舍还应配备防鼠装置以避免伤害(
2育雏前准备
育雏前一周,用福尔马林熏蒸对鸡舍、笼、用具等进行彻底消毒,饮水机用十甲基溴等消毒剂消毒,料罐消毒后,清洗备用。在孵卵前的1-2天内,家里的温度升高到大约t 35级℃ 相对湿度保持在70%左右
3饲养要求
雏鸡在饲养前给予与育雏室相同温度的温水。首次在饮用水中添加0.01%高锰酸钾,促进胎粪的正常排泄。葡萄糖或电解维生素也可以添加到饲料中。小鸡可以在喝水3小时后开始进食。饲料应新鲜,颗粒大小适中,有利于雏鸡啄食;饲料营养丰富,易于消化。原料应该是破碎的玉米、小米等,每天5-7次,2天,这有助于防止饲料粘口或尿酸盐积累由于高蛋白而在肛门内形成赘肉。不要喂太多,少吃多加。饲养2-3天后,每天饲喂4-5次(
4个管理要点
温度对鸡的生长发育有很大影响,因此必须严格控制育雏温度。其基本原则是育雏初期温度较高,弱育雏温度高于强育雏温度,小育雏温度高于大育雏温度,夜间温度高于白天温度,雨天的温度要高于晴天。在实际进料过程中,如果温度适宜,鸡群分布均匀,生动活泼;如果温度太低,小鸡会缩脖子,互相挤压,叠在一起尖叫;当气温过高时,雏鸡会伸舌头,张嘴呼吸,多喝水(
如果室内空气湿度过低,雏鸡体内的水分会通过大量的呼吸释放出来,很容易造成扬尘,使鸡易患呼吸道疾病;如果室内空气湿度过高,会造成大量有害微生物,影响鸡的健康发育。因此,育雏室的湿度应保持在65%~70%。把工作做好房子里的通风系统。苗圃二氧化碳含量应控制在0.2%,不超过0.5%;氨含量应小于10%μ L/L且不超过20μ 升/升;硫化氢含量应为6.6μ L/L且不超过15μ L/L(
通风时,要防止雏鸡受凉,要求通风前先做,提高育雏室温度,最佳通风时间在中午左右,通风应缓慢进行(
给雏鸡适当的光照,1-3日龄,4-5日龄,15-20小时/天,6-9天,16-18小时/天,10-14天,14-16小时/天,15-28天,12-14小时/天,28-42天,8-10小时我们的/天。为保证合理的饲养密度,1-2周龄每平方米30-40只,3-4周龄每平方米25-30只,5-6周龄每平方米20-25只(
雏鸡的破喙时间一般为7-10天。为了防止应激反应,在断喙前一天和断喙后一天在饮用水中加入电解质。为预防鸡的各种传染病的发生,应根据养鸡场的实际情况,接种马立克氏病、新城疫、传染性法氏囊病、传染性支气管炎等疫苗
- 苹果冬季管理技术 10-15
- 鸡舍用水及排水设计 10-15
- 肉鸭养殖存在的误区 10-15
- 鸡肠道菌群失调 抗生素使用不当惹的祸 10-15
- 鸡舍通风量及水帘数量的计算 10-15
- 为什么养殖业要限用抗生素 10-15
- 蛋鸡慢性呼吸道病继发大肠杆菌病的诊治 10-15
- 贵妃鸡如何育雏? 10-15
- 肉鸡不同生长期大肠杆菌病的特点 10-15
- 鸡病常见的病理名词 10-15
- 第四季度辽宁省内市场鸡肉价格将平稳运行 10-15
- 肉鸡的生物学特性与科学饲养管理 10-15
- 如何放养柴鸡? 10-15
- 蛋鸡养殖哪些省不得 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