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鸡卡氏白细胞虫病的诊断与防治
鸡白细胞蠕虫病又称白冠病。卡氏白细胞是疟原虫科白细胞属的一种寄生虫。雌雄配子体寄生于鸡的红细胞或白细胞中。其发展过程需要库蠓的参与才能完成。当含有子孢子的库蠓叮咬鸡时,子孢子进入鸡体内,通过血液在网状内皮系统中增殖,产生大量裂殖子和裂殖子。肝型裂殖体在肝实质细胞中繁殖。从裂殖体中释放出来的成熟肝裂殖体有三个方向:(1)进入肝实质细胞形成肝裂殖体千里光。② 被巨噬细胞摄取后,它们发育成巨大的裂殖体,在各种器官和组织中增殖。③ 它们进入血细胞进行配子繁殖,发育成雄配子体和雌配子体。鸡血中的雌雄配子体进入蠓科胃进行配子体繁殖。雄配子体与雌配子体结合形成合子,进一步发育为活动合子和囊状合子。当蠓再次吸血时,将子孢子导入健康鸡体内,重复上述发育过程。自2004年以来,我市已发生多起白细胞病例。白细胞的诊断和治疗如下(
1发病率2004年7月4日,我市某蛋鸡场共饲养蛋鸡8000只。在280日龄时,有的出现绿或黄白色稀粪、牙冠苍白、产卵量下降等症状。一开始,技术人员怀疑是新城疫。接种4倍剂量的新城疫疫苗后,病情没有好转。相反,死亡鸡的数量在增加,每天死亡15-20只。他们来到我局动物疫病检测中心接受治疗。2004年7月14日,我市某养鸡场4000只鸡患抑郁症,17日龄食欲不振。他们中的一些人甚至抛弃了食物。毛松怕冷,排出白色和绿色粪便,呼吸困难。一些病鸡突然抽搐而死,嘴角鲜血直流。7月19日,121只鸡死亡。2005年7月20日,一组9月龄蛋鸡出现类似情况,2000只蛋鸡每天死亡3~4只。2006年7月6日,我市某蛋鸡养殖场500日龄土蛋鸡群出现鸡冠苍白、个别鸡口有血流的情况。1400只鸡用恩诺沙星治疗3天后,每天死亡5~6次,连续3天饮用磺胺甲氧嘧啶钠1g和水20kg(同时加适量碳酸氢钠),但仍未能控制病情他死了。随后,患者每克饮水14公斤,饮用2天后停止死亡。经过一天的持续巩固,患者没有复发(
2个临床症状
在发病初期,当用手触摸病鸡的胸腹部时,鸡会感到体温升高,食欲不振甚至排异,情绪低落,羽毛蓬松,运动障碍,躺着不动,牙冠苍白,贫血,体重减轻,消瘦,呼吸困难,口腔流涎,排出绿色或白绿色水样粪便,并有大量粘稠液体,生长迟缓,产蛋率下降,蛋壳颜色变白,有时蛋壳软。在急性情况下,病鸡会拍打翅膀它的翅膀突然抽搐而死,死前鲜血从嘴里流出来。一些病鸡咳嗽。病鸡饲养时,口中见黄绿酸液(
3病理改变
解剖死鸡,腭裂内充满血粘液,双侧肺充血,血稀;肾脏周围常有大出血,严重者大部分或全肾被血块覆盖;肝脏明显肿大易碎,心、脾、胰腺、腺胃粘膜及肌胃粘膜下出血;肌肉苍白,有大量散在的出血点和灰白色皮下、胸部和腿部肌肉表面有针尖至粟粒大小的结节。心外膜、肝、肺、肾、胰腺、肠系膜、肌胃脂肪、腹脂肪表面有灰白色或红色圆形小结节,针尖至粟粒大小,与周围组织界限明显;直肠粘膜弥漫性出血,有时肠腔内有血凝块(
4病原学检查
采用血涂片法。用无菌注射针从鸡翅或鸡冠下的小静脉采集一滴血,涂成薄片,或制成器官接触片,用Giemsa染色法染色。在麦克风下面镜下可见部分血细胞含配子体的白细胞,且这些细胞常明显增多,形态学改变(
5防治措施
根据上述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及病原学检查,确诊为鸡白细胞增多症。根据病情,我们及时采取了以下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5.1防止蠓等昆虫进入鸡舍门窗应设置纱门、纱窗,并定期清理,避免灰尘沉积在筛网上影响通风(
5.2杀灭传播者库蠓,清除鸡粪在鸡舍里撒上除虫菊酯,然后撒上石灰粉;彻底清除鸡舍周围的杂草、污垢和积水,彻底清洁鸡舍地面和用具,清扫鸡舍墙壁,喷洒0.05%除虫菊酯,杀灭蚊虫,对感染鸡每天喷洒一次(加强饲养管理,提高机体抵抗力,经常观察鸡的食欲、精神状态、活动、粪便变化,发现异常及时诊治(
5.4及时治疗病鸡,杀灭体内原生动物。由于白细胞蠕虫属于子孢子和球虫,一些有效药物对其敏感。目前,s磺胺类药物是治疗鸡白细胞增多症最有效的药物。磺胺单甲氧嘧啶、磺胺五甲氧嘧啶、磺胺二甲氧嘧啶、磺胺嘧啶、磺胺喹恶啉、地君净均有效。为了安全起见,在饮用水中加入适量的维生素K和维生素C两个疗程。3天后,病鸡停止死亡,食欲逐渐恢复,症状逐渐消失。经1~2个疗程治疗后,所有鸡均痊愈(
6.1)尸检时肠系膜、体腔脂肪、肌肉、肝脏、胰腺表面可见灰色小结节,针尖至粟粒大小,与周围组织界限明显。这个k结节性ind是卡氏白细胞分裂体在肌肉或组织中增殖形成的菌落,是本病的特征性病变(
6.2这些白细胞鸡场大多建在水田边缘或山脚下。养鸡场周边杂草丛生,环境卫生差,房屋通风换气差,排水排污性能差。在高温高湿季节,有利于库蠓的大规模繁殖,从而引起该病的发生。因此,在建设养鸡场时,应选择地势高而干燥、排水性能好、水质好的地方还有新鲜空气。养鸡场布局合理,通风良好(
6.3该病的发生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各年龄段的鸡均可感染。由于蠓的幼虫和蛹主要在沟渠、池塘、水井和稻田中繁殖,不易杀灭,但在6月至10月的流行季节,要做好鸡舍内外的日常清洁和定期消毒工作,同时,我们要做好防虫防蚊工作。一是为鸡舍安装薄纱窗,防止蚊虫进入;二是清除杂草、水坑,鸡舍附近的畜禽粪便和污物,减少蠓的滋生和藏匿场所;三是日出日落时,每隔几天在鸡舍内外和纱窗上喷洒除虫菊酯、溴氰菊酯、氰戊菊酯等杀虫剂,杀死成虫,减少昆虫入侵,切断传播途径(
6.4要建立全进全出的饲养制度,整批进鸡,整批出鸡。结果表明,
6.5磺胺类药物对鸡的杀灭效果较好鸡白细胞增多,但对产蛋率有一定影响,蛋壳颜色变白,7~30d内可恢复。防治该病的药物能抑制该虫的早期发育,但对裂殖体或配子体的后期形成无影响。因此,应在流行期进行早期治疗,如不及时用药,则无法达到治疗效果
- 鸡群的喷雾免疫 10-15
- 鸡气管炎的诊疗案例 10-15
- 鸡的药物残留对人体的危害 10-15
- 野兔的生活习性 10-15
- 鸡磺胺药中毒的诊治 10-15
- 鸡毒支原体的免疫防治 10-15
- 鸡病防治-驱绦虫药 10-15
- 鸡群患病期间能否使用生物疫苗 10-15
- 鸡病预防控制措施 10-15
- 鸡新城疫苗拌料饲喂免疫法 10-15
- 鸡球虫病的诊断与治疗 10-15
- 金针菇怎么种 10-15
- 雏鸡的保活措施(上) 10-15
- 马鞭草有没有毒? 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