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析生态养鸡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生态养鸡是将传统家养与自然放养相结合,促进种养结合,促进农牧业流通的一种新型饲养方式。主要在荒地、山坡、林地、果园、灌木丛等开阔地养鸡。在规模化养殖过程中,采用了自由采食与人工补饲相结合的方式。鸡主要以昆虫和杂草为食,以春雨和露水为水源。严格限制使用化学品、激素和饲料添加剂。生产的肉蛋制品味道鲜美,品质优良,深受消费者欢迎。同时提姆e、 生态鸡可以减少农业病虫害的危害,提供有机肥料,减少空气污染,进一步促进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然而,生态养鸡与集约化养鸡在饲养管理上存在较大差异。许多农民盲目跟风,技术不配套,导致经济和积极性受挫。结合生态养鸡中常见的问题,分析总结了养鸡管理过程中的技术要点(
1选址建设
常见的生态养鸡场主要分布在山区或林地,场地要求地势高而干燥,通风排水良好;基础设施完善,防疫交通便利;水源无污染,供电有保障,周边可隔离。另外,鸡性活泼,喜欢栖息在树枝上,容易影响树木或竹林的生长发育,苗期不宜选择林地;选定的山坡不宜过大,地质灾害较少(
大棚是鸡夜间休息和避暑避雨的必要场所。鸡的生物学特性及环境因素在建造时,应考虑到湿度。家禽怕冷、怕热、受潮,大棚应注意防寒、隔热和通风,保证足够的采光面积,适合地势较高的建筑物,坐北朝南。根据投料密度,设计大棚结构,一般宽4-5m,长6-8m,高1.8-2.2m,应保证良好的稳定性和功能性;为防止动物入侵,门窗用铁丝网覆盖,地面夯实;四周设计了足够的通道,保证鸡群正常出入。此外,可以在主屋附近建一些油棚,为鸡群提供方便哦,遮荫避雨。屋顶由内向外覆盖油毡、稻草、薄膜,屋顶用砂、砖、石压实,脚手架用铁丝向四个方向拉牢。棚内可采用铁网和竹木材料搭设一层或多层栖息架。每层的间距应保持在20-30cm。锯末、粗糠、细粮草等垫料应铺在地上(
2品种选择
生态养鸡以放养为主,与自然环境的接触日益增加,因此,在品种选择中应注意鸡的生物学特性。我们应该去c选择生命力强、觅食能力强、抗病性强、抗粗食性强的品种。根据地域特点,可选择当地优良的土鸡品种(如仙居鸡、萧山鸡、江山白丝鸡、皖南黄鸡等)或当地土鸡杂交种。不宜饲养快速大肉鸡品种,如阿维因、罗斯308、科宝等,同时要考虑当地的消费习惯和市场需求(如江淮地区喜欢绿脚固始鸡,淮北地区喜欢绿脚麻鸡等),有条件的农民可以在早期进行市场调查年龄,避免盲目引进导致经济损失。据调查分析,部分中小型品种(如三黄鸡、青麻鸡、江村黄鸡等)环境适应性强,成活率高。他们的商品鸡丰满有光泽,肉质鲜嫩可口。受消费者欢迎,经济效益高,适合生态养殖(
雏鸡应从正规养殖场或孵化场购买,并在产地检疫,确保同一鸡舍的所有雏鸡在同一鸡场的同一批次购买。选择健康的雏鸡,消除病虫害雏鸡和虚弱的雏鸡,要求活泼好动,匀称度高,褐色或金黄色羽绒,眼睛干净明亮,腹部扁平,肚脐干燥,双腿强壮,肛门无粪便,叫声清晰明亮,双手丰满(
3饲养管理
3.1育雏期的饲养管理
与集约化饲养模式一致,鸡在完全除湿后在育雏室内转入自由放养。育雏期间应严格控制温度和湿度。如果温度过低,会推着雏鸡保暖或靠近热源,容易造成挤压伤。如果温度过高,很容易诱发呼吸困难多动症。育雏室的温度应保持在32~35℃℃ 1-3天且不低于33天℃ 持续1-3天,然后减少2℃ 每周20-24℃ 第四周;适宜的相对湿度为60%~65%。一般情况下,育雏密度应为每平方米30-40只鸡,第一周可增加到40-50只鸡,以保暖;随着年龄的增长,摄食密度应逐渐降低。合理控制光照强度和时间。前5天应使用24小时光照,然后逐渐减少,直到使用自然光。例如,两个40瓦白炽灯可以安装在一个30平方米的托儿所。全价饲料和清洁食品用冰水补充适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鸡在进食前应喝水
3.2放养期
3.2.1适时放养
由于室内外温差较大,鸡很难适应环境的变化,所以它们需要在室内待一段时间(一般在一周左右),待温度消除后才能逐渐适应外界环境。为了减少应激反应,应在夜间将鸡转移到其他组;备货前几天应选择晴朗温暖的天气,每天2-4小时,逐渐延长备货时间;注意天气的变化,当心大风、雷雨等恶劣天气(
3.2.2引导训练
为了引导雏鸡养成自由觅食的习惯,必须安排饲养者对雏鸡进行训练:以鸣笛为信号,鸣笛同时撒料,使鸡能跟着喂食,必要时安排人员在鸡后驱车,如反复训练4-5天,然后形成条件反射(
3.2.3合理的密度调整
放养密度取决于地形和饲草、昆虫的数量,如果密度过高,草、昆虫就会不足,补充摄食量就会增加会影响肉和蛋的质量;如果密度太小,会造成资源浪费,降低生态效益。放牧地可分为若干区域,用尼龙网或围栏隔开,可轮流放牧或雌雄分组放牧,定期轮牧,合理规划土地恢复(
3.2.4适当补饲
饲料以玉米和豆粕为主,补充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然后喂鸡。鸡一般早晚各补一次,补饲量按“早晚半饱”原则确定“在晚上休息”。此外,有报道表明,人工饲养或光诱捕可为山林鸡补充动物蛋白,既可节约饲料成本,又可减少农作物病虫害;用中草药作饲料可以提高鸡的抗病性、肉蛋品质和风味(
4疫病防治
生态养鸡应重视疫病防治,建立可靠的免疫程序,做好马立克氏病、新城疫、法氏囊病等传染病的免疫工作,加强球虫病、白痢、禽流感、大肠杆菌病的防治;Do做好饲养场所和设备的消毒卫生管理,控制鼠、蝇、野生动物等疾病传播,对死鸡进行无害化处理;实行“全员进、全员出”制度,拒绝引进来历不明的苗木。另外,果园林养鸡,鸡粪在施用前应进行堆肥和发酵,以防止鸡粪中的病原微生物入侵鸡群(
5结论
生态养鸡具有绿色环保的优点,资源节约和福利养殖,解决了我国抗生素和药物滥用问题它是集约化网箱养殖业的发展过程,符合我国养殖业的发展要求。但受经济条件、市场需求和养殖方式等因素的限制,生态养鸡仍处于起步阶段,产业化发展有待进一步研究和发展(
- 母牛常见流产原因 10-15
- 鸡的药物残留对人体的危害 10-15
- 奶牛蓝舌病的流行、诊断及防控 10-15
- 母猪产后高烧不退怎么办 10-15
- 奶牛冬季防冻害技术 10-15
- 奶牛真胃炎的临床症状、鉴别诊断及中西疗法 10-15
- 如何确定公羊母羊的初配年龄 10-15
- 碧玉的修剪方法 10-15
- 如何降低养牛成本? 10-15
- 田洪春生态养羊“变废为宝”肥水不流外人田 10-15
- 牛什么时候反刍? 10-15
- 白鲸怎么繁殖 10-15
- 奶牛异常发情的临床表现及防治方法 10-15
- 熊猫的生活习性 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