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季蛋鸡管理要因“时”而变
1.通风合理,环境稳定
初秋时节,天气仍然闷热,加上雨水较多,鸡舍比较潮湿,昼夜温差很大,气温不易控制,容易发生呼吸道和肠道传染病。因此,必须加强通风。白天打开门窗,增加通风,夜间适当通风,降低温湿度,有利于散热,降低鸡舍有害气体含量。早晚喂鸡要注意。观察精神状态、食欲和粪便,判断是否这里有没有鸡群的异常情况,看看有没有空调直接吹进来。早上,鸡舍里有股强烈的氨气味。强制通风应进行8-10分钟(
2.为了控制温度和减轻压力
,鸡舍的最佳温度应为18-23℃℃. 秋季,室外温度可达30℃℃ 白天和16-18℃ 晚上,所以鸡舍的温度要控制好。降低温差的最佳方法是安装温度控制器,这样可以保证鸡舍温度的稳定。随着天气转凉,及时调整设定温度。在保证最小最大通风量,确定夜间最低温度,然后逐渐提高各风机的温度设定值,使夜间温度不至于太低;白昼气温高时,可自动增加风扇数量,减少昼夜温差(
3.加强营养,饲喂新鲜
经过长时间的产蛋和持续高温天气,鸡的食欲下降,消化能力差,体质弱。这时,适当补充动物蛋白饲料和多种维生素B。此时,鸡的食欲有所增加,因此有必要配置足够的饲料箱和饲料水箱要保证每只鸡都有合适的位置,吃饱喝足。秋季,空气湿度比较高,所以要注意饲料的保存,防止霉变变质(
4.调整光照,保证
人工照明方法的稳定性。光能刺激排卵,增加产卵量。在产蛋初期,每周加半小时光照,然后每两周加0.5小时光照,直至每天光照时间达到16小时。效果最好的是每天黎明前补充人工光照。要求灯具离地2米左右,并有聚光灯罩,灯与灯之间有间隙p,灯距3M,光线均匀。避免鸡因温差应激和感冒引起的呼吸道疾病(
5Kang
初秋雨水多,湿度大,天气闷热,室内潮湿,易患鸡瘟、球虫病、呼吸道感染、掉蛋综合征等,加强卫生防疫是保证蛋鸡高产稳产的又一重要环节。一是及时通风换气,减少室内氨气、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的含量;注意保持室内清洁,经常对食槽、水槽、地板、墙壁和天花板进行清洗和消毒从而降低鸡的发病率。二是结合秋季预防,对100日龄以上的蛋鸡一次性注射新城疫H9疫苗和霍乱减毒疫苗,用祛虫灵驱除蛔虫和绦虫(150-250mg/kg,混喂,7天后清洗),消毒一次)。三是经常观察鸡的精神、饲养、动作、排便等情况,发现鸡病及时隔离治疗,以防止疾病传播。
- 如何改进免疫操作提高免疫效果 10-15
- 柴鸡的鸡舍搭建 10-15
- 季节春夏更替 鸡病防治当急 10-15
- 南城五黑鸡-鸡品种介绍 10-15
- 浅谈鸡剖检技术及检查要点 10-15
- 编制鸡场鸡雏孵化计划 10-15
- 把握好温、湿度是育雏阶段的关键 10-15
- 现代鸡种的制种体系 10-15
- 安全养鹅严防球虫病 10-15
- 未出壳小鸡的IBV免疫新方法 10-15
- 后备种鸡群发生 非典型新城疫的原因分析 10-15
- 用白酒治疗鸡病 10-15
- 动物疫苗应用知识概述 10-15
- 精选京自904蛋鸡 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