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育成期蛋鸡饲养技术流程
在蛋鸡的整个饲养管理过程中,人们更注重育雏期(0~6周龄)的饲养管理,而生长期(7~19周龄)的饲养管理较为粗放。雏鸡生长至6周龄时,体温调节、消化功能等各系统器官功能已基本发育。繁殖期的生长发育质量对鸡性成熟后的体格和产蛋性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这一时期的饲养管理非常重要,饲养笼必须清洁干净d消毒后,必须调整供水和供水设备。准备足够的笼,每平方米约16笼(
2.病弱鸡淘汰
转入养殖场时,应选择健康无病、外形符合品种要求的发育良好的鸡和病残鸡,淘汰弱鸡和外观不符合品种要求的鸡(
3,饲料转化
是从育雏材料到替代育种材料的重大转折点。当饲料中的营养物质浓度降低时,适口性就会发生变化。为了减轻压力在鸡的生长过程中,饲料应逐渐改变,而不是突然改变。换料第1~3天,将2/3的育雏料和1/3的育雏料混合均匀投喂;第4~6天,将1/2孵卵料和1/2成熟料混合均匀投喂;第7~9天,1/3的雏鸟和2/3的成虫混合均匀喂养;第10天,所有种料均饲喂(
4,产蛋鸡的营养需求
正处于生长期骨骼和肌肉的旺盛生长期,羽毛长成羽毛,脂肪沉积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加。12周龄以后,母鸡的性器官其发展迅速,对环境条件和饲养管理水平尤为敏感。繁殖期的营养水平决定了产蛋期的生产性能。因此,为了满足繁殖期的生长发育,必须饲喂营养充足、均衡的饲料。7~14周龄时代谢能11.8mj/kg,粗蛋白17%,钙0.9%,有效磷0.45%。15~19周龄时,代谢能为11.8mj/kg,粗蛋白为14%,钙为0.75%。同时注意人体必需氨基酸、矿物质和维生素(
5的平衡。正常情况下,骨骼发育正常6周龄产蛋母鸡约占50%,12周龄产蛋母鸡约占95%,18周龄产蛋母鸡约占100%。但在18周龄时,不能只追求目标生长,更重要的是每周要均匀增加鸡的体重,使蛋鸡的生殖系统、肌肉、骨骼和羽毛生长发育得更好。如果此时为了增重而增加营养,只会在鸡体内沉积过多脂肪,使产蛋高峰期缩短或无高峰期(
5.1体重控制
体重管理原则是体重和均匀性。当6周龄雏鸡的体重达到标准时,意味着所有器官和系统发育良好他的骨骼发育是50%。当12周龄雏鸡体重达到标准时,说明雏鸡骨骼发育达到95%-100%。它决定了产蛋高峰期能否维持20周以上。18周龄雏鸡体重达标时,说明生殖系统发育良好,体脂沉积良好,是否出现产蛋高峰。如果种鸡体重超标,就会早熟,造成早产。此时,要适当限制喂养,保持标准体重。限饲不仅可以节约饲料,降低成本,均衡发展,及时投产,而且可以提高饲料利用率生产性能和降低死亡率(
5.2调整
鸡群的均匀性直接影响产蛋高峰的出现和持续时间。在繁殖期,每周应随机抽取2%的鸡进行称重,平均重量应达到个体重量的85%以上± 如果达不到标准,则应根据大、中、小鸡的体重分别调整饲养。超标者少饲,中度者常饲,虚弱者多饲
5.3称重法
每周随机抽样称重。ti公司每次称重的me应适当固定,并在喂食前空腹称重(
5.3.12%整组鸡随机抽取,逐只称重,并计算平均值(W)
5.3.2找出各品种管理手册中的相关信息一周龄标准体重(W)
5.3_3计算平均重量(W)和标准重量(W)P:W,W。× IO0%,如果95%≤ P≤ l05%,说明鸡的体重已达标;80%
5.4均匀度计算方法
5.4.1计算平均值鸡的重量(W)(
5.4.2加上或减去平均体重(W)的10%得到一个范围:W± W× 10%。(
5.4.3计算此范围内鸡的数量占称重鸡总数的百分比P。如果P≥ 85%,说明鸡群的均匀性符合标准,p值越大越好;如果P<85%,说明鸡群的均匀性不均匀。整组鸡应逐个称重,并分为大、中、小三组随时进行饲养管理和调整(
6,饲养条件
6.1,繁殖期的温湿度
不容忽视,温度应保持在最低18 ~ 25 ℃, 而湿度应在50%左右(
6.2通风
在繁殖期,饲养密度高,生长发育快,新陈代谢速度快,呼吸和粪便会产生大量有害气体,再加上羽毛屑等大量粉尘,鸡舍内容易产生混浊的空气,刺激呼吸道疾病,因此必须加强鸡舍内的通风换气。切记不要过早或过快轻生,否则容易早产,引起肛门脱垂和啄食。因此,这是必要的根据鸡的生长发育情况,制定合理的光照方案。一般来说,自然光应维持在5-17周龄。体重不足的鸡应增加饲养时间,适当补充光照,但光照时间不宜超过13小时。当鸡龄达到20周,或鸡平均体重为1250g/只(轻鸡),或1500g/只(中鸡),或鸡的自然产蛋率达到5%时,必须给予14小时的光照保护,每周增加半小时,直至日照度达到17小时。5~18周龄,光照强度为5lx18周龄后10lx(
7,防疫措施
7.1为了减少疾病的发生,必须每周对鸡和环境消毒一次或两次,并经常更换不同成分的消毒剂,并根据当地禽病疫情,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严格控制外来人员和车辆进入养殖区。生产人员消毒后进入鸡舍前,应更换防疫服和水靴。这是禁止的饲养员上门,尽可能切断病原体的传播途径(
7.4要随时观察鸡的反应,尽快发现问题,尽快处理。
- 桃蛋冬天怎么养 10-15
- 灵芝养殖方法 10-15
- 牛出血性败血症的诊断与治疗 - 牛病防治 - 农村致富经 10-15
- 猴子有哪些品种 10-15
- 常见的肉牛饲料添加剂 10-15
- 沙糖桔果皮厚什么原因 10-15
- 熊的品种有哪些?尾巴有什么作用? 10-15
- 浅述育肥牛的饲养管理技术 10-15
- 猫的养法注意事项 10-15
- 獐怎么人工养殖?有哪些养殖方法技术和注意事项? 10-15
- 牛病毒性腹泻的发病机理 牛病毒性腹泻的临床症状 10-15
- 熊猫的生活习性 10-15
- 昭乌达肉羊养殖技术[农广天地] 10-15
- 石斛掉叶,是怎么原因? 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