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更新
  • 养殖信息网(农村养殖创业,攻略学习大全)

养殖信息网

狗狗召唤求带回家
您当前的位置:养殖信息网 - 首页 - 养殖资讯 - 养殖新闻 - 蛋鸭高产圈养管理措施
养殖新闻

蛋鸭高产圈养管理措施

2024年10月15日 编辑:养殖网 浏览: 346次

还能减少农药中毒和传染病的发生,有利于预防鸭疫。有条件的,可以利用鱼塘、水库等水面养鸭,实现鸭、鱼、蛋三位一体。然而,圈养蛋鸭的成本相对较高,一旦管理不好,往往会损失惨重,因此必须掌握科学的饲养管理技术(不同品种的

蛋鸭的产蛋年龄不同)。早产或晚产会影响产蛋。一般来说,90-100日龄以后,商品化蛋鸭或蛋种鸭的发育越来越有序,经济效益也越来越高体重1.3-1.5公斤。饲料中的精料可以逐步增加,粗料可以减少,动物饲料可以及时补充。日粮中粗蛋白水平可提高到16%~18%,产蛋后2周左右可达到产蛋高峰(

2.饲喂全价饲料

为满足笼养蛋鸭的营养需要,有必要饲喂全价饲料。在复合饲料中,要保证饲料品种的多样性和相对稳定性,根据不同的气候条件和产蛋水平,配制不同营养水平的全价饲料。因此,饮食中的蛋白质含量应提高到18%左右,而饮食中的维生素补充量应调整为原来的1.3-1.5倍。在冬季,要适当增加饮食的能量水平。每公斤饲料的最佳能量含量为12.0~12.5兆焦耳,并应增加氨基酸和维生素的补充(加强饲养管理

1。当母鸭产蛋率为30%~50%时,每天饲喂4次;产蛋率在50%以上时,每天喂5次。夜间最后一次喂食量稍多,最好不要有剩饭剩饭。附近应该有足够的沙子供鸭子自由进食。在饲养过程中,过胖或过瘦的蛋鸭都不利于产蛋,而且会引起鸡鸣应该得到控制。鸭吃完后,春秋两季每天可下池洗澡2-3次,每次15-30分钟;夏天水上活动的次数没有限制,但要防止中暑。鸭子应该等羽毛干了再去围栏休息。当天气不好不能外出时,你应该在围栏里叫鸭子6-8次,每次2-3分钟,让它们活动自如。蛋鸭对环境变化非常敏感。它们受到惊吓后,容易拥挤、扑动和吠叫,导致产蛋量减少或蛋壳变软。万一惊慌失措,饲养员应该立即给鸭子打电话,让它们安静一会儿冬夏管理。鸭舍适宜温度为10℃℃(

当温度低于20℃, 鸭的产蛋量会大大减少,当温度高于28℃时℃, 减少鸭的采食量,甚至停止蜕皮生产。为了防止冬天寒冷的北风侵袭,北面的窗户可以用砖块和泥封住。在寒冷地区,冬季鸭舍应配备取暖设备,喂温水和食物,适当提高日粮的能量水平,增加新鲜饲料和绿色饲料,减少鸭子在运动场的停留时间。夏天是最好的季节鸭子产蛋的旺季。但由于春季以来天气炎热,鸭产蛋营养不足,会出现脱毛现象,甚至在管理不善时停止产蛋。因此,夏季应注意增加鸭舍通风,降低室内温度,保持鸭舍和运动场地干燥,避免高温高湿;同时,要降低饮食的能量水平,增加鸭子在运动场的停留时间,白天避免阳光暴晒,晚上让鸭子睡在运动场上不下雨,但鸭舍的门不能关上,这样鸭子才能回到家里产卵房(

3.照明合理。每个鸭舍应配备6盏40-60瓦的电灯,用于夜间照明,但光照强度应大致相同。太亮或太暗都会使鸭子吵闹。照明要求为每平方米3.0-3.5瓦。每天早晚开灯。每天保持光线14-16小时,补光时间不宜过长或太短,否则光线不应停止。在寒冷的冬季,只要在加强营养和保暖的同时,鸭的产蛋率也是相当可观的(

4.人工强制蜕皮

产蛋鸭自然蜕皮需要3-4个月。为了缩短人工强制蜕皮是生产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当母鸭产蛋率降至20%~30%时,部分鸭的主翼羽毛开始脱落,可进行强制蜕皮,第一天由放牧改为圈养(圈养改为舍饲),停止在水中洗澡,夜间停止照明;第二天,浓缩液减半,停止动物饲料;第三天继续减少饲料,停止饲喂谷类饲料,停止生产和蜕皮;第四天停止饮水;在第五天的早晨或黄昏,迅速拔出没有脱落的主翼羽和尾羽。如果容易拔出,毛根又干又不出血,可以一根一根拔出,也可以每两天拔一次。三天后。采羽当天可喂少量饲料,但不要让鸭子下水或吃草,以防感染。采羽后一周恢复放牧,一个月左右恢复产蛋(

2.蜕皮期饲养管理。强制蜕皮前,应调查鸭的个体营养和健康状况,及时淘汰病瘦鸭,避免不必要的死亡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为适应人工强制蜕皮带来的应激,保持下一个卵年的健康,对未注射鸭瘟、禽霍乱等各种疫苗的鸭,在人工强制蜕皮前1-2周注射。在蜕皮期,除前5-10天部分或全部限制鸭日粮外,还应恢复正常的饲料和饮用水供应,特别是富含蛋氨酸、胱氨酸等含硫氨基酸的动物蛋白饲料。此外,饮食中还应添加一些维生素和常见微量元素,尤其是钙含量较高的矿物质。在蜕皮期,雌雄鸭应分别饲养,分别加强饲养管理和疾病预防(

本文由(养殖信息网)栏目整理发布:http://www.yangzhixinxi.com     养殖网     养殖项目

微信咨询 咨询宠物专家 您可以点击微信二维码,扫码添加客服进行咨询,我们将会发给你更多的照片和视频,让您挑选。
扫码关注
扫码访问移动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