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鸡肉品质和人类身体健康
鸡肉以其鲜嫩的肉质、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易烹调而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同时,由于其品种丰富、肉味多样、生产效率高、易于加工和保存,已成为人类日常肉类的主要来源之一。据测算,仅2010年中国人均家禽消费量就达到20公斤左右。然而,近年来,由于药物残留、细菌过多等原因,劣质鸡的负面新闻层出不穷。一方面,随着养殖环境的恶化,饲料原料的质量得不到保证,导致鸡肉品质下降;另一方面,它也不是r杜绝个别违规生产加工饲料的单位和个人,造成鸡肉药物残留和细菌超标,给人体健康带来危害。因此,现代肉鸡生产应把提高肉鸡品质作为肉鸡育种的永恒追求,在各相关生产环节实施药物残留和细菌感染控制,以保障人体健康为最高标准指导生产
1优质健康鸡
据报道,鸡肉蛋白质的消化率和吸收率均高于猪、羊肉;鸡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7L%,w而在猪油中占60%,在牛脂中占47%。因此,在目前心血管疾病的形势下,鸡肉在改善人体营养、保障健康方面具有相当的优势。而且鸡肉容易加工成各种食品,特别是方便食品,适合现代社会人们快节奏生活的需要(除了食用价值,鸡肉还具有相当的医疗价值)。鸡肉是甜和温暖的性质。具有温中益气、补精益髓、强筋骨、活血调经的功效。对乏力、消瘦、水肿、乏力有显著疗效鸡食消费的兴起正在改变人们传统的肉类食品结构。目前,各种风味独特、品质健康的鸡肉制品层出不穷。如今,绿色食品、有机蔬菜、瓜果被消费者普遍认可,食用优质鸡肉已成为一种消费时尚(
2影响肉鸡品质的因素
2.1繁殖周期繁殖周期的长短决定了鸡肉的品质。养殖周期长的肉鸡在口感、风味、营养价值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但其生产效率低,成本低。快拉的料肉比rge肉鸡目前已降至2公斤以下,也就是说,鸡在食用2公斤以下饲料后可增重1公斤。因此,前段时间频频报道的“肯德基和麦当劳使用45天速生鸡”也就不足为奇了。由于饲养周期短,鸡体内营养物质和风味物质的积累必然受到限制,而且鸡纤维的生长发育也稍差,因此快速大肉鸡的肉质不如慢速型肉鸡。然而,快速大型肉鸡在生产高效肉制品方面取得的成绩却不容否认。中国能在短时间内成为世界第二大国,其主要贡献来自普罗杜2.2饲料来源因素和添加剂为了降低成本、控制病害和集约化生产,现代肉鸡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各生产单位的饲料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但饲料来源难以保证。饲料原料质量参差不齐,饲料来源存在农药残留、霉变等质量问题,个别不法厂家违规添加抗生素,导致饲料质量不合格,鸡舍环境恶劣,密度大,通风不良,粪便污染严重,不注意清洁而消毒,会导致鸡舍环境质量差,影响鸡的健康,降低鸡的品质(
随着饲料成本、人力、设备和环境污染的增加,为了保证单位产量,肉鸡养殖单位不得不增加饲养密度。一些养殖单位的平均饲养密度在每平方米30公斤以上。高喂入密度虽能提高单位产量,但缺点明显。在高密度条件下,鸡舍内环境质量下降,有害气体含量和细菌数量急剧增加,鸡的抗病能力下降,鸡的危害也随之增加从而加剧了肉鸡生产对抗生素的依赖性(
3常规用药程序和药物残留
3.1常规用药程序对肉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从脱壳到上市,肉鸡需要预防多种病毒性和细菌性疾病,一般在1-5日龄服用喹诺酮类药物(环丙沙星、恩诺沙星等),以控制支原体、沙门氏菌等细菌感染,减少早期死亡;青霉素在9~12日龄给药,新霉素或新霉素等药物能控制鸡的肠道炎症;鸡在13-15日龄时,易引起呼吸道疾病,四环素类或大环内酯类药物也很常见常用于防治;23~25日龄是鸡球虫病的高发期。磺胺类药物如磺胺嘧啶钠在生产中常用于预防和治疗球虫病;肉鸡30日龄后,常患大肠杆菌病、慢性呼吸道疾病、肠炎等疾病。氯霉素、大环内酯类、氨基糖苷类药物防治;在繁殖期,如果发生病毒性疾病,应使用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
- 旱情严重 不少地区牧草生长停滞 10-15
- 金针菇怎么种 10-15
- 怎样预防牲畜传染病 10-15
- 奶牛皮肤霉菌病的防疗 10-15
- 蛋鸡饲料的高效科学安全设计 10-15
- 野兔的生活习性 10-15
- 早春牛妊娠期患上流感咋办 10-15
- 马鞭草有没有毒? 10-15
- 鸡蠕虫病防治 10-15
- 如何加强有机奶犊牛培育 10-15
- 中药宫净对奶牛不良反应的解救 10-15
- 母牛繁殖的“三多法” 10-15
- 贵妃鸡如何育雏? 10-15
- 围产期奶牛饲养要点 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