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牛场建设与奶牛分段饲养管理
牛场建设
1.牛场选址:牛场应建在地势高、干燥、背风向阳、空气流通、土地坚实、地下水位低、排水方便、坡度大的开阔平坦地带。土壤应为干燥、透水、隔热良好的砂土。在受有机物和病原菌污染的土壤中不宜建设养牛场。养牛场水源充足,水质良好,能保证生活、生产和牛的用水。交通便利,供电方便。与道路的距离不得小于100米,与交通干线的距离不得小于100米我有200多米。牛场应靠近居民区,在居民区的下风处,距离居民区150-300米(
2.牛棚建筑:牛棚最适宜温度为9℃℃ - 17℃. 温度低于0℃ 或大于24℃ 对奶牛有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在高温高湿环境下,对产奶量影响较大。采用半开敞式牛棚,带吊顶,四周敞开。大多数奶牛舍是双排式的,中间有一条通道,宽1.5-1.8米。牛床应做成斜面,一般坡度为1%-1.5%。成年牛的牛床长1.8-2.0米,长1.2-1.3米米宽。床下斜坡上有一条排便沟。它宽30厘米,深8厘米。牛床前有固定的水泥槽和颈轭。槽宽0.5m,槽深0.25-0.3m。每个牛棚前后都应该有一个运动场。地里应该有一个饮水池,一个棚子和一个盐罐。运动场的面积应按每头母牛20-25平方米的面积计算(犊牛的喂养和管理:这一时期可分为新生儿期(出生-7天)和产后期(8天-断奶)。犊牛出生后应尽快饲喂初乳,一般在30-50分钟内食用初乳,且饲喂量应适当不少于1公斤。出生后5-7天内,每天喂食3次,间隔8小时。牛犊出生后,应立即用干草或干抹布擦拭口鼻周围的粘液,这样有利于呼吸。不需要结扎脐部,用碘酒消毒。在管理上,我们要勤于清洁,勤于更换,勤于观察。出生后,母乳喂养的主要方法是人工母乳喂养。到了第七天,我们开始定期喂奶,逐渐过渡,防止消化不良。及时喂养,加强运动(繁育管理)奶牛是一种从断奶到配种的奶牛。管理的重点是:精矿的合理配置粗饲料、增加瘤胃运动和控制精料。加强户外运动,增强体质。勤刷洗身体,对乳房进行热敷,促进血液循环。避免过度施肥和早熟(
3.成年奶牛的饲养管理:日常管理:合理的日粮比例,以粗饲料为主,干物质投喂量不应超过奶牛体重的3.5%。粗饲料的长度为1.5-2厘米。加强泌乳奶牛的运动,运动不足可引起泌乳量下降和繁殖率低。在枯水期,对高产奶牛可采用渐进式干奶法,即停产12-20天内哺乳。以优质干草和青贮饲料为主,精料较少。围产期应在分娩前2周内逐渐增加精饲料量,临产前补充维生素A、D、e,防止胎膜残留。分娩后,应给予足够温的麸皮盐水。加强对乳房的按摩,促进乳房消肿。哺乳高峰期,指产后16-100天。在这一时期,饮食应适口、小众、大类。他们每天喂食三次,并补充必需的维生素a、D、e、钙、磷和苏打水。为了充分发挥牛奶的功效高产奶牛生产潜力大,在泌乳高峰期可采用“交替饲喂法”(又称节律饲喂法),即每隔一定天数改变饲喂水平和饲喂特性的饲喂方法。通过这种周期性刺激,可以提高奶牛的食欲和饲料转化率,从而提高奶牛的产奶量(
4.挤奶技术:挤奶次数:15kg以下的奶牛每天挤奶2次;每天三次,每次超过15公斤的牛奶。每次挤奶的间隔应尽可能相等。挤奶方法:人工挤奶、机械挤奶。目前,人工挤奶已逐渐被淘汰,因为这种方法的breast损坏,容易造成牛奶污染。现在最先进的方法是建挤奶大厅,关闭挤奶中心。牛奶与外界环境完全隔离,消除了二次污染。养牛场建设1.养牛场选址:养牛场应建在地势高、干燥、背风向阳、空气流通、土地坚实、地下水位低、排水方便、坡度大的开阔平坦地带。土壤应为干燥、透水、隔热良好的砂土。在受有机物和病原菌污染的土壤中不宜建设养牛场。养牛场要有充足的水源,良好的水质,能够保护生产用水的环境,交通便利,供电方便。距道路不少于100米,距交通干线不少于200米。牛场应靠近居民区,在居民区的下风处,距离居民区150-300米(
2.牛棚建筑:牛棚最适宜温度为9℃℃ - 17℃. 温度低于0℃ 或大于24℃ 对奶牛有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在高温高湿环境下,对产奶量影响较大。采用半开敞式牛棚,带吊顶,四周敞开。大多数牛舍是双排式的,有中间的一条通道,宽1.5-1.8米。牛床应做成斜面,一般坡度为1%-1.5%。成年牛的牛床长1.8-2.0米,宽1.2-1.3米。床下斜坡上有一条排便沟。它宽30厘米,深8厘米。牛床前有固定的水泥槽和颈轭。槽宽0.5m,槽深0.25-0.3m。每个牛棚前后都应该有一个运动场。地里应该有一个饮水池,一个棚子和一个盐罐。运动场的面积应按每头母牛20-25平方米的面积计算(犊牛的喂养和管理:这一时期可分为新生期(b出生-7天)和产后(8天-断奶)。犊牛出生后应尽快饲喂初乳,一般在30-50分钟内食用初乳,且饲喂量不应少于1公斤。出生后5-7天内,每天喂食3次,间隔8小时。牛犊出生后,应立即用干草或干抹布擦拭口鼻周围的粘液,这样有利于呼吸。不需要结扎脐部,用碘酒消毒。在管理上,我们要勤于清洁,勤于更换,勤于观察。出生后,母乳喂养的主要方法是人工母乳喂养。到了第七天,我们开始定期喂奶,逐渐过渡,以防误食消化不良。适时喂养,加强运动(
2.种牛的饲养管理:种牛是指从断奶到繁殖的奶牛。管理要点是:精粗合理搭配,增加瘤胃运动,控制精粗。加强户外运动,增强体质。勤刷洗身体,对乳房进行热敷,促进血液循环。避免过度施肥和早熟(
3.成年奶牛的饲养管理:日常管理:合理的日粮比例,以粗饲料为主,干物质的投喂量,品质指标不应超过奶牛体重的3.5%。粗饲料的长度为1.5-2厘米。加强泌乳奶牛的运动,运动不足可引起泌乳量下降和繁殖率低。在枯水期,高产奶牛可采用渐进式干奶法,即在12-20天内停止泌乳。以优质干草和青贮饲料为主,精料较少。围产期应在分娩前2周内逐渐增加精饲料量,临产前补充维生素A、D、e,防止胎膜残留。分娩后,应给予足够温的麸皮盐水。加强对乳房的按摩,促进乳房消肿。哺乳高峰期,指产后分娩16-100天。在这一时期,饮食应适口、小众、大类。他们每天喂食三次,并补充必需的维生素a、D、e、钙、磷和苏打水。为了充分发挥高产奶牛的产奶潜力,在泌乳高峰期可采用“交替饲喂法”(又称节律饲喂法),即每隔一定天数改变饲喂水平和饲喂特性的饲喂方法。通过这种周期性的刺激,可以提高奶牛的食欲和饲料转化率,从而提高奶牛的产奶量(
4.挤奶技术:挤奶次数:奶牛每天挤奶两次每日15公斤以下;每天三次,每次超过15公斤的牛奶。每次挤奶的间隔应尽可能相等。挤奶方法:人工挤奶、机械挤奶。目前,人工挤奶已经逐渐被淘汰,因为这种方法对乳房有损伤,容易造成牛奶污染。现在最先进的方法是建挤奶大厅,关闭挤奶中心。牛奶与外界环境完全隔离,消除了二次污染(
- 中华蜜蜂高产养殖技术要点详解 10-15
- 牧场建设中奶牛舒适度的考虑 10-15
- 肉牛冬季饲养管理技术 10-15
- 养牛的利润及成本多少?养殖有无风险呢? 10-15
- 奶牛异常发情的临床表现及防治方法 10-15
- 养殖黑山羊疾病及治疗方法 10-15
- 提高肉绵羊人工授精受胎率的方法 10-15
- 奶牛头部散在性肿胀疾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 10-15
- 农村散养土鸡的成本和利润是多少?规模化散养成本有变化吗? 10-15
- 兔子怎么杀 10-15
- 农村养鹅怎么样 10-15
- 茶叶的妙用 10-15
- 饲料机械饲料粉碎机安全技术 10-15
- 影响奶牛产奶量的因素 提高奶牛产乳性能的主要方法 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