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移民村里的“牛气”
正是春暖花开、春意盎然的时候。在永宁县闽宁镇玉海村,桃花如云,红砖青瓦的牛栏相映成趣。昨天,记者在这里感受到的是“如何带动一个村致富奔小康”的“斗牛精神”(
于海村有5800多人,耕地8000多亩,以玉米为主,赚钱能力有限。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与牛“结婚”的故事应运而生(
2006年,村民李白明从事肉牛育肥,年收入2万元。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有400多个家庭经营肉牛在村里养殖,年利润800多万元的“鱼海牛肉”已成为当地最受欢迎的农产品之一。闽宁镇镇长纳金东说,玉海村民曾经抱怨“地里没有金子”。正是农牧结合、农业产业链延伸,搞活了“牛”文章。玉海村玉米种植面积7000多亩。依托丰富的秸秆饲料,发展肉牛育肥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2011年,鱼海村共销售肉牛2000余头,每头牛净利4000余元(
旺盛的市场需求刺激了鱼海村农民的生活更高的繁殖热情。除了提供良种、疾病防治、协调贷款外,政府还采取统一规划、集中建设的方式,为全村100户大户新建牛栏。每家养牛场的成本是9800元,农民扣除配套部门的扶持资金后只需支付1500元。因此,于海村肉牛养殖量大幅增加,“今年,该村肉牛存栏量有望达到3000头”,村党支部书记谢斌说,一些外出打工的村民也回来养牛(
过去,村民马福成靠h我要出去工作;二是媳妇在家种地。去年,他回老家从事肉牛养殖,当年获利3万余元,是外出务工收入的3倍“有100多名农民工回乡致富”马福成告诉记者,目前,他正计划去银行贷款,扩大养殖规模(
养牛让于海村民受益匪浅。随着肉牛养殖气候的形成,农民对有机肥的需求得到了很大的解决,实现了“玉米生产”,“秸秆种养肥玉米”的有效循环和有机肥的高效利用循环农业的探索与发展,实现了“农业带动畜牧业,畜牧业带动农业”的联动效应。养殖业的稳步发展,也促进了交通运输业、加工业等相关产业的开花结果。于海村从事交通运输业的农民有20多人,年人均收入10万元。最早饲养肉牛的李白明买了三辆车,开了一家店
- 生态养殖香猪投资管理 10-15
- 麻城黑山羊 - 羊的品种 10-15
- 花鲢和白鲢的区别 10-15
- 藏香猪猪仔 10-15
- 比较正宗香猪一般在哪里 10-15
- 狍子和麂子的区别 10-15
- 果子狸是几级保护动物? 10-15
- 养猪遇到水灾怎么办 10-15
- 怎样提高母猪泌乳量 10-15
- 七里香和九里香的区别 10-15
- 生地黄和熟地黄的区别 10-15
- 猪传染性胃肠炎防治方法 10-15
- 康乃馨和玫瑰的区别 10-15
- 激素草莓的辨别方法以及食用危害 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