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庆地区奶牛隐性乳腺炎流行病学调查和主要致病菌的分离鉴定
奶牛养殖业规模发展迅速,但由于当地饲养管理水平较低,亚临床乳腺炎发病率较高。奶牛隐性乳腺炎是制约奶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该病隐蔽性强,检测难度大,给奶牛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采用流行病学调查、体细胞计数、CMT和乳腺炎试纸等方法,对大庆市4个乳场的乳腺亚临床乳腺炎发病率进行了调查。对呼伦贝尔市各地区乳腺炎发病率与季节、胎次、哺乳期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泽德。为今后防治研究打下基础;采集4个地区隐性乳腺炎牛奶样品进行细菌培养,分离鉴定主要病原菌,并进行相关药敏试验。我们来看看(
奶牛乳腺炎是一种由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的疾病。乳腺炎是困扰乳品业发展的第一大疾病。它是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也是最昂贵的治疗方法。尤其是隐性乳腺炎给奶牛场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具有隐蔽性高、发病率高的特点。四个。通过对奶牛隐性乳腺炎发病率的调查在大庆地区的大型牧场,为防治隐性乳腺炎
1资料与方法1.在大庆地区4个大型牧场
1.2试验材料
对653头泌乳期无临床乳腺炎的荷斯坦奶牛进行主要病原菌分离福斯系列奶牛体细胞检测仪(fossmatic5000)、平板、培养基、生化鉴定管、药敏片等常规试剂。1.3 DHI试验
对653头奶牛进行了逐头抽样,并检查了牛奶样品的异常情况和奶牛的乳房状况。样品送大庆市畜牧养殖中心检测体细胞c奶牛的眼窝。如果超过250000-500000/ml,奶牛患隐性乳腺炎(
1.4分离纯化
摇匀隐性乳腺炎乳样,分别接种于血琼脂平板和伊红美蓝琼脂平板上,恒温培养,观察并记录大肠形态,将大小和溶血情况接种于肉汤培养基中进行富集培养(
1.5生化鉴定采用
接触酶试验、兔血浆凝固酶试验、甘露醇发酵试验等生化鉴定管对葡萄球菌进行鉴定。通过cAMP试验、七叶皂苷水解试验、马尿酸钠水解试验和肉汤生长试验对链球菌进行鉴定。提款后三糖铁倾斜琼脂和穿刺培养的g系。大肠杆菌经吲哚、甲基红、V-P、柠檬酸发酵试验(
1.6药敏试验
鉴定,将分离鉴定的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埃希菌接种于肉汤培养基中培养,四周贴药敏片,培养24小时,结果分析
2.1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362头奶牛发现隐性乳腺炎,占总数的55.43%。细菌分离鉴定结果
2。。2
从362份隐性乳腺炎乳品中分离到148株病原菌,其中91条str金黄色葡萄球菌占分离菌株的61.48%;无乳链球菌18株,占分离菌株的12.16%;乳链球菌21株,占分离菌株的14.18%;大肠埃希菌12株,占分离菌株的8.10%;其他菌株占4.05%(
2。。3药敏试验结果
比较抑菌圈直径,确定结果。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头孢拉定高度敏感,对四环素、红霉素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无乳链球菌对头孢他啶和克林霉素较敏感,乳链球菌对头孢他啶和克林霉素较敏感对庆大霉素、克林霉素敏感,对其他抗生素耐药。大肠埃希菌对卡那霉素和环丙沙星敏感,其他菌对卡那霉素和环丙沙星有一定的耐药性。目前已知奶牛乳腺炎的病原微生物有150多种,包括球菌、杆菌、支原体、真菌、酵母菌等,大多数感染是由细菌引起的[3]。本试验在大庆地区4个大型牧场进行,对653例奶牛隐性乳腺炎的发病率为55.43%,与翁春玲和文[4]报道的大庆地区奶牛隐性乳腺炎发病率不同。发病率该地区奶牛隐性乳腺炎发病率为47.45%。从奶牛潜伏性乳腺炎的牛奶样品中分离出4种主要致病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乳链球菌、无乳链球菌和大肠杆菌,与李景杰等报道的奶牛乳腺炎的主要致病菌相似[5]。随着乳腺炎防治措施的加强、挤奶和环境卫生的改善,主要致病菌发生了变化。在长期应用抗生素治疗乳腺炎中发挥了重要作用[6]。实验中发现的4种致病菌对青霉素具有耐药性,表明耐药菌株h已经制作好了。在奶牛乳腺炎的治疗中,应尽量交叉用药,少用或禁用抗生素,开辟植乳菌等新的治疗途径,减少抗生素的危害,避免耐药菌株的出现(
- 桃蛋冬天怎么养 10-15
- 草龟能长多大 10-15
- 藏香猪低海拔养殖方法有哪些 10-15
- 黄鳝怎么繁殖后代? 10-15
- 夏季芹菜种植注意事项 10-15
- 猪流感的症状有哪些? 10-15
- 山茶花为何不能正常开花 10-15
- 家庭盆栽花卉施肥时间禁忌 10-15
- 天麻怎样人工授粉 10-15
- 沉香与檀香的区别 10-15
- 狍子和麂子的区别 10-15
- 天竺葵的花语与传说 10-15
- 万年青开花吗? 10-15
- 碰碰香长蚧壳虫怎么办? 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