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更新
  • 养殖信息网(农村养殖创业,攻略学习大全)

养殖信息网

狗狗召唤求带回家
您当前的位置:养殖信息网 - 首页 - 养殖资讯 - 养殖新闻 - 奶牛代谢病的危害及临床表现
养殖新闻

奶牛代谢病的危害及临床表现

2024年10月15日 编辑:养殖网 浏览: 400次

姜明

(黑龙江省密山158307黑龙江省八一农场畜牧部门)

1发生与危害

如果饲养员在奶牛饲料中各种营养素的比例不合理,有些营养素不足或过量,或奶牛营养物质代谢过程紊乱,从而引起奶牛代谢性疾病。如果奶牛的饮食中含有过多的高蛋白,但缺乏碳水化合物和优质粗饲料,也会导致代谢疾病。农场购买的饲料质量差,蛋白质和脂肪含量低。奶牛不能获得足够的蛋白质和脂肪,也会发生代谢性疾病。此外,如果奶牛饲料中钙、磷的比例不当,或者仅仅缺乏一些微量元素,就会引起代谢性疾病。奶牛高产、营养、分娩和哺乳所需的营养不能得到满足,导致身体能量负平衡。奶牛的肠道在分娩前后只能吸收极少量的钙,大量的血钙会在分娩后转移到原奶中。分娩后,机体对骨钙的利用能力下降,因为血镁含量的下降对骨钙的利用产生不利影响。如果奶牛在干奶期的能量供应过多,则会导致奶牛的死亡疾病会直接导致母牛在分娩前育肥。生产后奶牛的食欲会相应降低,营养摄入不能满足奶牛产奶的需要,导致奶牛代谢性疾病(

如果奶牛发生代谢性疾病,则会出现厌食等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表现,可见胃前阻滞和四个胃移位。患病奶牛的产后瘫痪和长期低钙血症将导致佝偻病、软骨病、难产和胎盘滞留。在严重的情况下,乳腺炎或子宫炎会发生,繁殖障碍会发生在生病的奶牛。生产后,奶牛不能产乳te正常,导致产奶量低,牛奶质量差。哺乳高峰期和哺乳高峰期相应推迟,造成全胎乳汁量损失。2.酮症的发病率及临床表现

亚临床酮症:在临床实践中,临床酮症的发病率为泌乳奶牛的2%~20%。但在生产中,亚临床酮症实际上是一种隐匿性疾病,其发病率是临床酮症的1020倍。奶牛产奶量明显减少,健康水平明显下降,但无明显疾病。因此,它往往被育种者忽视,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一般来说,高发病率在奶牛出生后1030天内。临床症状在实际生产中分为消化型和神经型。病牛食欲下降,产奶量下降。可见明显的神经症状。血酮含量增加,血糖降低。在病牛呼出的气体、尿液和牛奶中可以闻到特殊的酮体气味。大多数亚临床病奶牛生产后出现厌食,产奶量下降,体重持续下降,产后乳腺炎和子宫内膜炎(

的发病率增高,这在临床生产中常被称为产后低钙血症,会引起ra的发生普通乳制品组的te为1.2%和14.1%。大多数奶牛会在产牛后3天内出现症状,甚至75%的多产奶牛会出现临床低钙血症,但由于临床表现不是很明显。因此,不容易发现:如果奶牛发生亚临床低钙血症,将造成更严重的损失,患病奶牛的产奶量和繁殖率将显著下降。临床上牛的症状有抑郁、肌无力、昏迷、瘫痪、趴在地上等。然而,亚临床奶牛常出现食欲下降、产奶量下降、产后疾病等(

瘤胃酸中毒,感染奶牛一般表现为散发性疾病和感染可全年发生,但更为常见,尤其是在冬季和春季。16胎奶牛的发病率相对较大,一般占临床发病率的77%。产牛和产后3天是最常见的群体,发病率达70%以上。如果奶牛产量超过6000kg,发病率通常为65%。如果喂饲或喂饲大量饲料,奶牛的发病率会更高(内毒素中毒。如果奶牛食用大量浓缩物,瘤胃中的组织胺和细菌内毒素等致病物质会促进发病过程。由于组胺含量增加,乳制品奶牛可能有蹄痛和蹄痛,这与叶炎的患病率有关。牛饲喂精料后,当瘤胃pH值降至5.5左右时,纤毛虫活性和再生能力消失,瘤胃微生物区系发生较大变化,革兰氏阳性菌增多,大量革兰氏阴性菌死亡,释放细菌内毒素,吸收并作用于组织和器官,引起组织损伤,加重酸性消化不良综合征(

胃四移位的病理过程,常见于皱胃移位包括左右侧移位。约3%的发病率出现在临床实践中。2~5岁和2~7岁人群肥胖发生率较高。h发病率最高为产后1~6个月,发病率为产后30天。常见发病时间为11月至次年5月,牛既往无病史,死亡率高。分娩期间的低钙血症是移位的直接原因。长期过量饲喂奶牛会导致皱胃酸度升高,皱胃发育迟缓是主要原因,亚临床酮症是一个危险因素。此外,一些感染性和慢性消耗性疾病,如胎儿丢失、跛行、流产、子宫内膜炎、乳腺炎、脂肪肝和前胃发育迟缓,导致免疫力下降、食欲减退、反刍停止,并促进皱胃移位的发生(

本文由(养殖信息网)栏目整理发布:http://www.yangzhixinxi.com     养殖网     养殖项目

微信咨询 咨询宠物专家 您可以点击微信二维码,扫码添加客服进行咨询,我们将会发给你更多的照片和视频,让您挑选。
扫码关注
扫码访问移动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