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影响奶牛产奶性能的因素及对策
奶牛的产奶性能直接关系到整个奶牛场的经济效益,影响奶牛产奶性能的因素主要包括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内部因素主要包括品种和生理条件,外部因素主要包括饲养管理和环境。在奶牛养殖过程中,应将内外部因素紧密结合,以达到稳产高产的目的。让我们看看影响奶牛产奶性能的内外因素和对策
,奶牛产奶性能包括产奶量和乳量。产品质量受多种因素影响,主要受奶牛品种、生理等内在因素的影响;外部因素,如环境、饲养管理等因素。两者缺一不可。优良的奶牛品种是前提。没有好的品种,再科学的饲养管理方法,也不可能提高其固有的产奶量。即使有好的品种,如果没有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其产奶性能也不会得到充分发挥。因此,在育种过程中必须结合内外部因素,在选育出高产稳产、奶质优良的奶牛品种后,p通过科学的饲养管理,提供适宜的育种环境,充分发挥优良品种的产奶潜力,从而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1.内部因素与对策
品种和遗传因素。奶牛的产奶性能具有很强的遗传力。不同品种间产奶性能存在较大差异,同一品种不同个体间产奶性能也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奶牛场应选择优良品种,这是获得高产奶和优质奶制品的基础。目前,我国的奶牛场大多选择奶牛场、奶牛场d产奶量显著高于其他奶牛品种。据报道,中国荷斯坦奶牛整个哺乳期产奶量可达6500~7500kg。然而,该品种也有一些缺点,即乳脂率低。高乳脂率奶牛品种为娟山牛,乳脂率可达3.3%~8.4%。因此,在选择品种时,应根据农场的实际情况和市场需求选择合适的品种,并选择产奶性能较好的后代进行育种(
生理因素。生理因素对奶牛产奶性能有重要影响。第奶牛的生理状况决定了奶牛的代谢水平,因此奶牛所需的营养成分也不同,从而导致产奶量和乳制品营养成分的不同。奶牛的生理因素主要包括年龄、胎次、泌乳、干奶、交配和妊娠。各阶段的产奶性能差异很大。新生奶牛的产奶量较低,因为它们的身体仍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仅相当于成年奶牛的70%。产奶高峰期为4~6胎。随着年龄和胎次的增加,产奶量开始下降,乳制品的成分也发生变化。我如果饲养管理好,可以保持较高的产奶量,但达到一定年龄和胎次后,应及时淘汰,或转入育肥;初产奶牛的年龄对产奶性能有很大影响。如果繁殖过早,乳房发育不完全,将严重影响产奶量。一般来说,初产母牛是否已达到育种资格,可以通过体重和年龄来确定。一般情况下,当体重达到成年奶牛的70%,年龄达到24个月左右时,它们可以参与育种;在奶牛整个哺乳期内,低产奶牛产奶高峰一般为产后30~40天,50~6天产后0天,持续20~60天,产奶量开始下降。哺乳期结束时,产奶量迅速下降。奶制品的营养成分也发生了变化。乳脂率在泌乳初期较高,2~8周降至最低,泌乳第3个月开始回升;干奶期奶牛的饲养目的不是产奶,而是让奶牛的身体和生理功能得到休息和更新,以保证胎儿有足够的营养,保证下一个哺乳期的产奶性能;奶牛在发情交配期后,产奶量会在短时间内下降,但产奶量会下降k肥胖率将上升。在怀孕期间,特别是怀孕中期,由于激素的影响,奶牛的产奶量也会显著下降。在怀孕后期,产奶量将迅速下降,直到产干奶。产犊间隔影响奶牛产奶性能。最理想的产犊间隔应为12个月,每年产犊一次。产犊间隔短的奶牛产奶量较高。相反,会降低奶牛的繁殖性能和产奶量。因此,在育种过程中,要及时繁殖,及时开奶,以保证奶牛在生产中的产奶性能下一个哺乳期未被淘汰(
2.外部因素与对策
环境因素。温度对奶牛产奶性能有很大影响。奶牛产犊季节不同,泌乳高峰期的环境温度也不同。因此,整个哺乳期的产奶量也是不同的。一般来说,早春和冬季产犊最好,夏季产奶性能最差。在中国北方,适宜的产犊季节是冬季和春季。合理的饲养可以提高奶牛的产奶性能。此外,牛棚的环境也很重要。舒适的饲养环境有利于产奶性能。因此,有必要保持牛棚清洁、卫生和干燥(
饲养管理因素。饲料对奶牛的产奶量和乳制品的组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奶牛的营养摄入量和营养成分将直接影响奶牛的产奶性能。因此,在整个哺乳期,应根据奶牛的体重、产奶量、乳成分、身体状况等实际饲养条件,配制合理的日粮,使奶牛获得充分合理的营养。目前,大型奶牛场大多采用全脂饲料混合日粮,可以保证奶牛获得均衡的营养,从而保证奶牛的产奶量和奶品质;正确科学的挤奶方法也会影响奶牛的产奶量。每次挤奶前用温水擦拭乳房,促进血液循环,不仅能促进乳汁的分泌,还能加强乳脂的合成。生产实践表明,挤奶前充分按摩乳房的产奶量远高于不按摩乳房的产奶量。长时间按摩乳房可以刺激乳房的排奶反射,提高产奶量。合理的挤奶时间可以提高产奶量,因为合成和硒乳汁在乳房中的分泌速度与乳房内部压力成反比。如果挤奶次数减少,乳汁会在乳房中积聚,内部压力会增加,乳汁分泌速度会减慢。如果及时挤出牛奶,可以降低牛奶室的内部压力,促进牛奶的合成和分泌(
影响奶牛产奶的主要因素
奶牛业是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牛奶产量是决定乳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我县乳品生产始于1984年,主要是在1999年以后发展起来的。目前,我国乳品生产在全国范围内呈上升趋势县城已经占据了昆明市的一半,因此奶制品生产的健康发展不仅关系到农民收入的增加,也关系到城市供给的保护。其主要任务之一是找出影响奶牛产奶性能的因素。影响奶牛产奶性能的主要因素归纳如下:遗传因素、生理因素和环境因素。遗传因素包括多样性和个体性。品种不好。无论你吃得多好,你只能种肉,不能生产高产奶。不同品种的产奶量和乳脂率存在较大差异。高度栽培品种的产奶量是显著高于地方品种,产奶量与乳脂率呈负相关。产奶量高的品种的乳脂率相对较低,但也可以通过计划育种提高乳脂率。不同品种奶牛的产奶量和乳成分有很大差异。不同品种奶牛的产奶量和乳成分存在较大差异。虽然同一品种的不同个体处于相同的生命阶段,在相同的饲养和管理条件下,它们的产奶量和乳脂率仍然不同(
。生理因素包括年龄、胎次、哺乳期、干奶期、发情期和预产期年龄和胎次对产奶量有很大影响。奶牛的产奶量随着年龄和胎次的增加而有规律地变化。年轻的奶牛,因为它们还在生长发育,特别是乳腺还没有完全发育。因此,初生青年奶牛产奶量较低,仅相当于成年奶牛的70~80%;老奶牛、7~8胎奶牛的产奶量随着机体衰老而逐渐降低。第二,产奶量不仅影响第一胎的产奶量,而且影响第一胎的产奶量。初产犊年龄太早,不仅影响乳房组织发育和产奶量,而且不利于胎儿健康牛;相反,如果第一次产犊年龄太晚,喂养期间的经济利用期缩短,产犊次数减少,经济恢复时间延迟,最终产奶量受到影响。同时,理想的产犊间隔为365天,即每年305天的产奶量、60天的干奶量和一个孩子的产奶量(
。第三,奶牛的产奶量在哺乳期有规律地变化。一般奶牛产后产奶量逐渐增加。低产奶牛产奶量在产后20~30天达到高峰,高产奶牛产奶量在产后40~50天达到高峰。高峰期又长又短。一般来说,高峰期约为20~60天第二天开始逐渐下降,下降幅度因奶牛的身体状况、饲养水平、妊娠、品种和生产性能而异。泌乳期产奶量呈先低后高再逐渐下降的曲线变化。同时,牛奶的质量也出现了相应的变化。泌乳高峰期,乳中干物质、脂肪和蛋白质含量较低,但随着乳量的下降,乳中营养成分逐渐回升,即乳量与乳质量呈相反趋势。第四是体质。对于相同品种和年龄的奶牛来说,一般来说,体格高大的奶牛体型相对较大消化器官体积大,采食量大。因此,产奶量相对较高,即体质与产奶量呈正相关。但过多的体重并不一定会产生更多的牛奶;此外,奶牛很重,需要更多的能量来维持新陈代谢,所以这可能不划算。五是奶牛生病后,生理状况异常。首先,产奶量下降,牛奶成分变化不规则。第六是发情和怀孕。奶牛发情期间,由于性激素的作用,产奶量会暂时下降,乳脂率会略有上升。奶牛妊娠对产奶量的影响是明显和持续的。怀孕初期但是,影响很小。在怀孕结束时,泌乳量显著减少,在第八个月迅速减少,产生干奶。环境因素包括喂养管理、挤奶和乳房按摩、产犊季节、外部温度、疾病等。喂养和管理。奶牛的饲养方式、饲养方式、挤奶技术和挤奶次数对产奶量均有影响。然而,营养素的供应对产奶量的影响最为明显。饲养条件好时,产奶量也高。饮食中应大量添加绿色、多汁和青贮饲料,注意各种营养素的合理配置,并以全价购买应根据泌乳奶牛的营养需要进行饲养。适当的运动、定期刷牛、仓内通风良好、清洁干燥、合理安排工人作息时间、定期预防和检疫等,对提高牛奶产量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挤奶是奶牛饲养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工作。正确、熟练地掌握挤奶技术,可以充分发挥奶牛产奶潜力,预防乳房炎的发生(
- 水生花卉的栽培技术 10-15
- 盆栽非洲菊怎么养? 10-15
- 榕树气生根培养方法 10-15
- 火龙果几年能结果? 10-15
- 枸杞的种植方法 10-15
- 清香木怎么浇水最好? 10-15
- 流苏树嫁接桂花技术 10-15
- 描写菊花的诗句有哪些? 10-15
- 海豚花的养殖方法 10-15
- 杜仲常见的病虫害防治 10-15
- 常见的多肉品种 10-15
- 核桃环剥时间和方法 10-15
- 川贝母种子怎么种? 10-15
- 珊瑚花的养殖方法 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