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更新
  • 养殖信息网(农村养殖创业,攻略学习大全)

养殖信息网

狗狗召唤求带回家
您当前的位置:养殖信息网 - 首页 - 养殖资讯 - 养殖新闻 - 牛黄曲霉毒素中毒的诊治
养殖新闻

牛黄曲霉毒素中毒的诊治

2024年10月15日 编辑:养殖网 浏览: 351次

1.牛黄曲霉毒素中毒的临床症状

小牛比成年牛对黄曲霉毒素更敏感,表现为急性中毒,而成年牛对毒素更具抵抗力,大部分为慢性(

① 急性中毒:犊牛常见,主要表现为抑郁、食欲不振、弓背、惊厥、圆周运动、站立不稳、易跌倒;耳震颤、鼻干、口沫、臼齿;颌下水肿;结膜炎、角膜混浊、粘膜黄染、对光过敏、单眼或双眼失明;腹泻,腹痛,急性和严重,粪便中混有血块和粘液,肛门脱垂和塌陷。它在48小时内死亡,死亡率为高[1](

② 慢性中毒:小牛表现出食欲减退、生长发育缓慢、营养不良、粗糙僵硬、倒立、大部分迟钝、鼻子开裂和消瘦。恐慌、漫无目的的流浪、腹泻;成年牛表现为抑郁、摄食量减少、磨牙、黄疸、产奶量减少、前胃松弛、瘤胃胀大、间歇性腹泻、死亡率低(

2.牛黄曲霉毒素中毒

的病理学表现为急性时有红细胞小贫血、中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等,尤其是分叶状核白细胞,血胆红素升高,红细胞排斥力降低,凝血时间延长。结合胆红素为39.2mg/l,总胆红素增至117.6mg/l[2]。血清天冬氨酸酒石酸转氨酶(AST)升高,血清γ-谷氨酸转肽酶升高,碱性磷酸酶活性升高,血浆胡萝卜素和维生素a显著降低。异柠檬酸脱氢酶活性接近正常,但血清乳酸脱氢酶活性降低。血液中尿素氮、白蛋白和总蛋白含量降低(

3.诊断牛黄曲霉毒素中毒

诊断本病时,兽医应从病史调查开始,检查现场喂养的饲料样品,并结合黄疸、出血等临床表现,水肿、消化障碍和神经症状;病理改变,如肝细胞变性、坏死、prol增殖和肝癌,可以初步诊断。为了诊断,必须对可疑饲料进行有毒真菌的分离和培养以及饲料中黄曲霉毒素含量的测定。如有必要,也可进行生物鉴定方法,即毒性试验

直线目视筛选法的操作方法如下:取少量玉米、花生等可疑饲料样品,分批放入平板中,摊铺成薄层,置于波长为365 nm的紫外线灯下进行荧光观察。如果饲料中含有黄曲霉毒素G1和G2,则可以从玉米、花生和其他部分中看到黄绿色荧光克勒斯;如果饲料中含有黄曲霉毒素B 1和B 2、可见其发出蓝紫色荧光。当看不到这些荧光时,重复该操作并再次在紫外线灯下观察。如果看不到荧光,则可确定为阴性样品。需要注意的是,在紫外灯下观察到的黄绿色和蓝紫色荧光必须与其他杂质呈现的荧光力区分开来,否则很容易导致样品假阳性。黄曲霉毒素的测定方法包括生物法、免疫学法和化学法。常用的方法有硅胶薄层色谱法或微柱色谱法。记录近几年来,黄曲霉毒素检测方法如免疫化学分析、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金标试纸、亲和微球快速检测等已经建立并应用(

普通牛日粮中黄曲霉毒素含量超过100μG/G,牛奶中黄曲霉毒素含量超过0.5μG/G,牛黄曲霉毒素中毒

的治疗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当怀疑黄曲霉毒素中毒时,整个奶牛场必须立即停止喂饲现有饲料,并喂饲富含能量物质的饲料,如绿色饲料和高蛋白饲料,而不是或少喂高脂肪饲料。组织人力仔细观察牛、鳍及时发现其他病牛,隔离并尽快治疗(轻度病牛只要加强护理,一般可以在短时间内康复,这对它们的健康无害。然而,对于严重中毒的牛,应及时服用盐泻药以促进排毒。此外,还需应用一些保肝、解毒、止血的药物,如2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500~1000ml;或25%~30%葡萄糖注射液,加维生素C制剂,一次性静脉注射。对于患有心力衰竭的牛,樟脑磺酸钠(强心剂)可皮下或肌肉注射。为了控制或避免继发感染,应使用抗生素适当时应使用青霉素和链霉素等抗生素,但不应使用磺胺类药物。肌注土霉素有一定疗效,每克体重10mg,每日1~2次,连用5天。碱性活性炭也可以口服,以促进黄曲霉毒素的肠道排泄。大量取用pH值为7的磷酸盐缓冲液稀释的活性炭;然后与类脂化合物2mg/kg·W合用,每日1次,肌注5天。半胱氨酸或蛋氨酸200mg/kg·w也可用于治疗,一次腹腔注射;或硫代硫酸钠,50mg/kg·W,腹腔注射一次(

,作者简介:朱锡发(1976-),男,吉林省敦化市中专,兽医,研究方向:动物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朱希发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东安区动物卫生医院,牡丹江157000)

参考文献:

[1]高景喜,李匡,孙志军,等。奶牛黄曲霉毒素中毒的防治[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08(5):48-49.

[2]李国金。奶牛黄曲霉毒素中毒的防治措施[J]。云南畜牧兽医,2012(5):21.

本文由(养殖信息网)栏目整理发布:http://www.yangzhixinxi.com     养殖网     养殖项目

微信咨询 咨询宠物专家 您可以点击微信二维码,扫码添加客服进行咨询,我们将会发给你更多的照片和视频,让您挑选。
扫码关注
扫码访问移动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