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
养殖信息网 -
养殖市场 -
苗猪
引起苗猪呕吐的传染病及其防控措施
2024年10月20日
编辑:养殖网
浏览:
253次
一、引起苗苗猪呕吐的传染性疾病
1、苗苗猪瘟
苗苗猪瘟是由苗苗猪瘟病毒引起的苗苗猪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病苗苗猪可见有中等频度或经常性的呕吐。
病苗苗猪全身性症状明显,表现为嗜睡、厌食,便秘、腹泻交替,摇晃、步态蹒跚、扎堆、后肢不全麻痹,可视黏膜发绀,流产等症状。
2、苗苗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蓝耳病)
蓝耳病是由苗苗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引起的苗苗猪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不同年龄、品种和性别的苗苗猪均能感染。
该病的主要症状表现为群发,往往一圈、一栋传播迅速。患苗苗猪突然减食,体温升高至39.5℃~40.5℃,精神沉郁、打堆、嗜睡,部分苗苗猪呕吐,有的出现后躯麻痹。临死前角弓反张,四肢划动呈游泳状。
3、传染性胃肠炎
苗苗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由苗苗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的苗苗猪的一种高度接触性消化道传染病。肥育苗苗猪或成年苗苗猪症状较轻,表现为减食、腹泻、消瘦,有时呕吐,以呕吐、水样腹泻和脱水为特征。
4、苗苗猪流行性腹泻
苗苗猪流行性腹泻是由苗苗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引起的苗苗猪的一种接触性肠道传染病,其特征为呕吐、腹泻、脱水。
5、轮状病毒性肠炎
轮状病毒性肠炎是由轮状病毒所致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该病的病原体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主要临床表现为急性发热、呕吐及腹泻。
6、伪狂犬病
伪狂犬病又名狂痒病,是由伪狂犬病毒引起的苗苗猪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所有年龄苗苗猪都能发病,青年苗苗猪较严重,偶见有呕吐症状。该病主要侵害神经系统,哺乳苗苗猪呈现中枢神经症状,成年苗苗猪有喷嚏、咳嗽、厌食、便秘症状,偶有神经症状。
7、血凝性脑脊髓炎(脑炎型)
苗苗猪血凝性脑脊髓炎是由血凝性脑脊髓炎病毒引起的苗苗猪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以呕吐、食欲废绝、便秘、进行性消瘦及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
8、苗苗猪脑心肌炎
苗苗猪脑心肌炎是由脑心肌炎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对仔苗苗猪致死率极高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发作的病苗苗猪可见短时间发热(41~42℃)、精神沉郁、减食或停食,有的苗苗猪表现震颤、步态蹒跚、呕吐、呼吸困难,或表现进行性麻痹,往往在吃食或兴奋时突然倒地死亡。
9、苗苗猪丹毒(败血型)
苗苗猪丹毒是由苗苗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急性(败血型)的症状是突然发病,体温升高达42℃以上,寒战,病苗苗猪行走时僵直、跛行,似乎感到疼痛;站立数分钟后又卧倒,站立时四肢相互紧靠,头下垂,背部隆起;食欲停止,有时呕吐或干呕。
10、炭疽
炭疽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咽型炭疽和肠型炭疽可见有中等频度或经常性呕吐。病苗苗猪多为全身性疾病,咽型炭疽表现为颈部水肿,呼吸困难,肠型炭疽表现为厌食、血样腹泻等症状。
11、最急性胸膜肺炎
放线杆菌病最急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病常见于育肥苗苗猪,偶见有呕吐症状,主要侵害呼吸系统,病苗苗猪还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口鼻流出血色液体等症状。
二、引起苗苗猪呕吐的传染性疾病的防制措施
1、苗苗猪舍应符合防疫要求
苗苗猪舍应背风向阳、地势高燥、空气流通、平坦开阔、交通便利、土地坚实,最好离居民区1km以上,且处于人居主导风向的下风和饮水源的下方。
配套建造好苗苗猪舍周围的围栏(也可采用挖沟、种树、种绿化植物等)、栏舍进出口的消毒设施和粪便处理设施(如沼气池)。
相邻的苗苗猪舍之间要有一定的间隔,生产区、管理区、生活区要相对分离,以利于防范苗苗猪群传播疫病,尽可能保障生苗苗猪养殖与自然环境的和谐。
2、杜绝疫病的传入
养苗苗猪场(户)要实行封闭管理,严禁闲杂人员进出。养苗苗猪户不要相互串门,更不能去已有发病生苗苗猪的养殖户观看。养苗苗猪场(户)应具有一定的自我约束力,养苗苗猪场(户)的自我约束是防范疫病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往往疫病的流行是由于防范意识淡薄、自我约束不强而造成的。
因此养苗苗猪场(户)之间应尽可能不互相串门,养殖区域禁止外来人员出入,特别要杜绝走乡串户的贩子出入于养殖区域;养苗苗猪的人家应尽可能不上市场上买肉(可买鱼、鸡肉、牛肉等),走亲戚、上饭馆应养成尽可能不吃或少吃苗苗猪肉的习惯,以防止通过人员带毒(菌)或肉产品带毒(菌)造成疫情传播。
3、严防引进病苗苗猪,要自繁自养
养苗苗猪场(户)要坚持自繁自养,尽量不从外地外场引进生苗苗猪,并实行全进全出的原则,能有效防止疫病传入。如确需购进生苗苗猪,要选择从没有疫情的地方购进,同时购买前要查看检疫证明,购进后先进行隔离饲养两周以上,经确诊健康后方可并群饲养,以防外来疫病传染。
4、制定免疫程序
养苗苗猪场(户)应在执业兽医指导下,根据本地区或本场疫病流行情况和规律、苗苗猪场的病史、品种、日龄、母源抗体水平和饲养管理条件以及疫苗在体内会相互干扰等因素制定出合理科学的免疫程序。
所制订的免疫程序还应根据疫情变化、疫病流行特点、苗苗猪群动态等具体情况,在执业兽医指导下对免疫程序及时进行修改和补充。
规模化养苗苗猪场要做到在每一次给生苗苗猪免疫之前做好抗体监测,以抗体水平的高低为依据,确定科学免疫程序。
5、强化消毒工作
清洁消毒工作是切断疫病传播途径、杀灭或清除停留在苗苗猪场及苗苗猪体表存活细菌的有效方法。应定期对苗苗猪舍内外环境,包括栏舍、场地和用具、器械,以及排水道、空气以及母苗苗猪全身体表等方面的消毒,还应注意一些卫生死角,如装苗苗猪台、污水沟、储水池、食槽等场所和设施的消毒。
在正常情况下,养苗苗猪场(户)应坚持每周对苗苗猪舍和环境进行消毒一次,如发生疫病流行时坚持每天消毒,平时应及时清扫苗苗猪舍,保持苗苗猪舍及用具的清洁卫生。
6、要定期驱虫,灭鼠和杀虫
驱虫、灭鼠、灭蝇蚊是疫病综合防制措施之一,苗苗猪场每年必须按计划严格执行,要做到定期驱虫。鼠类与吸血昆虫是多种人畜共患病和苗苗猪传染病的传播媒介与传染源,对生苗苗猪健康构成威胁。因此,养苗苗猪场(户)严禁饲养猫、狗等宠物并定期做好灭鼠、驱蚊灭蝇、灭蟑、灭虫等工作,以减少苗苗猪场发生传染性疫病的机会。
7、药物预防可提高苗苗猪的抵抗力
根据苗苗猪只不同的生长阶段和疫病发生的特点与流行规律,通过饲料或饮水添加细胞因子产品与抗病毒中药与高效抗菌药物进行药物保健,可有效地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抗病力,减少疫病的发生与流行。预防性给药或使用饲料添加剂时,应尽量选用生物饲料(如加藤菌、益生素、生态畜宝)、低聚糖、酶制剂、酸制剂、中草药制剂等。
当前在兽医临床上使用氟苯尼考、芪黄素、金黄素、银黄素、灵芝多糖、黄芪多糖、苗苗猪苓多糖、党参多糖、香菇多糖以及干扰素、转移肽、抗菌肽、白细胞介素-4、溶菌酶等,用于苗苗猪的药物保健已取得十分满意的效果,越来越受到广大养苗苗猪场(户)的青睐。
选用保健药物的原则是:药物对苗苗猪体没有毒副作用,不产生药物残留,不产生耐药性,并具有抗病毒、抗细菌、抗应激,以及提高免疫力的功能。
8、规范免疫操作规程
对生苗苗猪按科学的免疫程序进行免疫接种,能使生苗苗猪具有对特定疾病的免疫保护力,是切实减少疫病发生、减少死亡率、提高养殖效益的最有效保护手段。
养苗苗猪场(户)要根据当地情况和苗苗猪群健康状况,制定可行的免疫程序,并根据抗体检测结果调控免疫程序,有针对性地免疫接种。给生苗苗猪免疫接种必须严格执行十大操作规程和有关注意事项。
苗苗猪免疫接种的野疫苗多数为病毒类弱毒活疫苗,如在给生苗苗猪免疫接种的同时投喂抗病毒类药物和使用一些消毒类药物,会严重降低疫苗的效力,甚至影响免疫力的产生。因此在给生苗苗猪免疫接种前后12小时内,禁止投喂抗病毒类药物和使用消毒类药物。
苗苗猪免疫接种的疫苗要做到现配现用,疫苗稀释后应存放于阴凉处,并在两小时内用完,否则疫苗稀释后存放时间过长会影响疫苗的免疫效果。
苗苗猪免疫接种时,应尽量降低苗苗猪舍内的光线,减少群体应激,保定生苗苗猪时尽量做到动作轻微,避免因粗暴捕捉和生苗苗猪的强烈反抗而加重苗苗猪的应激反应,甚至导致生苗苗猪的意外伤害。
苗苗猪注射免疫接种疫苗时,器械应事先经高温灭菌处理,生苗苗猪的注射部位应严格消毒,注射部位要准确,用力要均匀,严防用力过猛和重复损伤苗苗猪的皮肤。注射完毕后,其注射部位和针头均应用酒精棉球擦拭消毒,注射用针头应尽可能采用轮流煮沸消毒后使用,谨防生苗苗猪免疫注射交叉感染疫病。
注射油剂疫苗时,疫苗在使用前应充分摇匀,气温较低时,应提前将疫苗放在37°C左右的温水中预温,谨防油剂疫苗吸收不良,导致注射部位形成疙瘩,甚至发生感染。
严格按照规定剂量,依照不同畜种、性别、畜龄、类别、体重进行接种,准确把握好接种剂量,杜绝超量或少量注射。
在接种疫苗时,要考虑疫苗之间的相互影响。如果疫苗间在引起免疫反应时互不干扰或有相互促进作用可以同时接种;如果相互有抑制作用,则不能同时接种,否则会影响免疫效果。因此在不了解情况时,不要几种疫苗同时免疫接种。可联合使用的疫苗最常见的是苗苗猪瘟、苗苗猪丹毒、苗苗猪肺疫三联苗。
注射完毕后,及时建立免疫档案及免疫台帐,认真填写、填全应填的项目。免疫注射后要留意观察。在免疫注射后,要留意观察生苗苗猪的反应情况,对接种后反应较大的生苗苗猪要及时救治以免造成死亡。
苗苗猪的免疫接种结束后,其使用的器械须经高温灭菌处理,剩余的疫苗严禁随处扔放,应采用煮沸的方法灭活处理。
9、隔离病苗苗猪,防止疫病蔓延
一旦生苗苗猪发生疫情,应立即隔离病苗苗猪,详细观察苗苗猪的发病症状,并请执业兽医进行诊断。如不能确诊的,可到当地畜牧管理部门进行细菌学检查及血清学诊断,待确诊后立即采取果断的防控措施。
发生传染性很强、危害较大的传染病,如苗苗猪瘟、伪狂犬病、炭疽、蓝耳病时,要扑杀病苗苗猪,消灭传染源。对普通传染病,如苗苗猪传染性胃肠炎、苗苗猪流行性腹泻、轮状病毒性肠炎、苗苗猪脑心肌炎、最急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病引起的呕吐大多没有特效药物治疗,临床上可在严密隔离、查清病因的前提下对症治疗,消炎杀菌、调整胃肠功能,然后使用缓解胃肠平滑肌痉挛的药物制止呕吐。
10、病死苗苗猪及其产品的处理
发现苗苗猪只生病后,要立即对病苗苗猪进行隔离,限制流动,同时报告当地畜牧兽医部门,进行及时诊断和治疗。
一旦出现苗苗猪只死亡,要在畜牧兽医部门的监督指导下,按照《动物防疫法》和“五不一处理”(即不准宰杀、不准出售、不准转运、不准食用、不准随意丢弃病死苗苗猪,对病死苗苗猪一律进行无害化处理)的规定,对病死苗苗猪及其粪便、垫料等污染物进行焚烧、深埋和消毒的无害化处理。
本文由:www.yangzhixinxi.com整理发布,转载请联系站长!
苗猪疾病防治相关阅读
- 养苗猪需谨防苗猪胃肠臌气 10-28
- 苗猪蛔虫病临床表现如何? 10-20
- 蓝耳病可以导致甲减 10-20
- 高效防治猪传染性胸膜肺炎 10-20
- 苗猪回肠炎的诊断与防治技术 10-20
- 引起苗猪呕吐的传染病及其防控措施 10-20
- 浅谈苗猪常见疾病的预防 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