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迎春花病虫害防治技术
迎春花是桂花科的一种落叶灌木。喜光,稍耐阴,稍耐寒,怕涝。它需要温暖湿润的气候,疏松肥沃的沙土,排水良好。在酸性土壤中生长旺盛,在碱性土壤中生长较差。它的根发芽强烈,分枝容易生根。我们来看看迎春花叶病毒的病虫害防治技术
花叶病毒
[症状]由巨细胞病毒引起的全株病害表现为叶片变小变形、墨绿色斑驳或黄化、病株不开花或开花、花矮小异常、斑驳。感染的主要途径是桃蚜而棉蚜的主要侵染源是周围易感植物的杂草(
【防治】杂草应及时清除,减少侵染源。其次,应尽快控制蚜虫,消除病毒载体(
褐斑病
【症状】褐斑病主要发生在一年生报春花上,由半叶植物亚科的交链孢菌引起。侵染植株叶片上有褐斑,传播途径为分生孢子经风雨(
【防治】发病初期喷施7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等杀菌剂(【症状】灰霉病是常见病之一关于全国各地发生的迎春花病害。植株被感染后,整个植株变黄死亡。该病主要侵染叶片、嫩茎、花器官等部位,多发生在叶尖和叶缘。发病初期,叶片出现水渍斑,然后逐渐膨大,变褐腐烂。后期病变表面形成灰黄色霉菌层。茎被感染后,病斑呈褐色,逐渐腐烂。被感染后,花器官也会变成褐色和腐烂。在潮湿条件下,病害部位出现灰色霉变层,这是病害的一个主要特征(种植密度为0应该是合理的。注意通风,降低空气湿度。病叶、病株应及时清除,减少传染源。在发病初期,喷50%苏可林或50%洗必泰可湿性粉剂1500次。以65%甲苯咪唑可湿性粉剂500倍交替施用为宜,以防治植物的抗药性(
斑点病
【症状】该病主要危害植物叶片。这种病从植株的下部向上部传播。病斑直径一般为3-4毫米,呈褐色,严重时病叶枯萎死亡,造成落叶。它是由柱状报春花引起的。病原体在我身体的病渣上越冬菌盖或分生孢子。种子也能携带真菌,真菌在第二年成为主要传染源。主要通过分生孢子经空气和雨水传播,在生长季节易再感染。一般来说,在温暖潮湿的天气和部分施用氮肥的情况下,植物容易发生病害。该病一般发病于7月,8~10月传播(
[对照]培育抗病品种,加强肥水管理,增加有机肥和磷钾肥的施用,避免部分施用氮肥。发病初期,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75%c用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1:1:100波尔多液喷洒(
叶斑病
【症状】叶斑病通常发生在叶片和叶柄上。初期沿叶脉产生浸水不规则的病斑,然后变黄变褐,病斑扩大,叶缘干燥,严重时由下叶枯萎(
[防治]加强栽培管理,培育无病苗,对苗床土壤进行消毒,温室内及时排风,降低空气湿度。病株残体应及时清除。发病后50%琥珀酸喷铜可湿性粉剂500次或72%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4000次(
部分专业知识转网
- 茄子如何留种 10-15
- 石斛掉叶,是怎么原因? 10-15
- 神秘果种植几年结果? 10-15
- 青年鹅养殖管理技术 10-15
- 辣椒种植技术与管理 10-15
- 肉鸽的品种有哪些? 10-15
- 雏鸭饲养管理技术 10-15
- 黄瓜常见的病害防治 10-15
- 黄瓜只开花不结果怎么办 10-15
- 翠云草蔫了怎么办 10-15
- 泥鳅养殖注意事项 10-15
- 野兔的生活习性 10-15
- 苦瓜冬季的管理要点 10-15
- 香水百合养殖方法 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