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禽病发生的特点
1.混合感染病
在过去家禽养殖中越来越普遍,主要由单一病原菌引起。大多数传染病如法氏囊、白痢、新城疫、大肠杆菌、鸭病毒性肝炎、鸭霍乱等都是由单一病原体引起的。临床症状和病理特征明显,诊断相对简单,药物治疗也能起到显著疗效。但近年来,我国流行性疾病多为混合感染。在实验室检查中发现了多种病原体
。传染性法氏囊病和新城疫常同时出现。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与E. 鸡的大肠杆菌是互相伴随的。一些家禽甚至感染了3-4种疾病,给诊断和治疗带来困难(
2.非典型性疾病增多
。一方面,非典型疾病的数量在增加。新城疫、传染性法氏囊病、传染性支气管炎、鸡瘟、大肠杆菌病等疾病在临床上均不典型,且分布广泛,发病率高。二是旧病以新的方式出现。有超强毒株和突变体,如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和马立克氏病病毒,有超强毒株,有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突变体,新城疫病毒已被检出d基因畸形。这些新菌株往往导致鸡的不明原因猝死,对家禽生产造成危害(不应忽视的是,过量的
和慢性消耗性疾病的发生会导致营养代谢性疾病)。实践中常见的营养代谢性疾病有三种:一是营养缺乏。维生素B缺乏是最常见的症状。临床表现为食欲不振、生长缓慢、抽搐。如维生素b1缺乏和NJ缺乏导致鸡多发性神经炎;缺乏微量元素可导致家禽异食癖。二是营养过剩。高能量、高蛋白饲料远远超过了正常的营养要求对家禽的需求,这是容易发生脂肪肝和肉鸡猝死综合征。三是代谢紊乱。由于寄生虫感染、慢性消耗性疾病和兽药使用不当等原因,累积性中毒会导致家禽代谢紊乱的减少。如近年来,由于家禽集约化养殖程度的提高、疫苗滥用、养殖不规范等原因,鸡的斑点肾和R季节早期产蛋鸡的焦糖死亡综合征(
4抑制性疾病给家禽生产带来危害,免疫抑制疾病的传播正在扩大。传染性法氏囊病、网状内皮增生症、传染性贫血、马立克氏病和其他疾病seases导致疫苗接种失败,抵抗力减弱,繁殖风险增加(实践中,为了防治禽病,农民经常使用大量抗生素,但药物的使用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导致耐药菌(虫)的广泛存在)。一旦疾病发生,使用同一类型的药物就不能取得任何效果,因此,常见的细菌性和寄生虫病的防治变得越来越困难
- 黑豆苗的种植方法 10-15
- 黑毛乌骨鸡眼部疾病的防治 10-15
- 土鸡饲养六大诀窍 10-15
- 山东尝试用中药改良白羽肉鸡品质 10-15
- 鸡蛋蛋壳变白概述及治疗措施 10-15
- 如何解决养鸡生产中的难题 10-15
- 土鸡饲养管理技术_土/草鸡饲养_养鸡技术_养鸡资讯_养鸡网 10-15
- 青霉素类兽药的使用方法 10-15
- 鸡寄生虫病的防治 10-15
- 鸡瘟症状与防治方法 10-15
- 鸡夏秋季主要绦虫病及防治 10-15
- 雏鸡饥饿综合征咋防治 10-15
- 养鸡生产中易疏忽的问题 10-15
- 家禽饮水免疫需要把握几个环节 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