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肉鸡育雏期死亡原因分析
肉鸡生长快,对营养要求高,对不良环境和疾病的抵抗力弱。如果管理措施不当,常因疾病等原因死亡(
1.急性传染病
在封闭式饲养条件下,大群饲养的鸡不加注意,极易发病,特别是新城疫、传染性法氏囊病和传染性支气管炎。这些传染病一旦传播,很难控制,将导致整个鸡群乃至养鸡场的毁灭性损失。预防措施如下:
由于目前临床上尚无治疗这类严重传染病的特效药物因此,我们只能采取预防和控制接种,但在制定免疫程序时,应根据田间或区域内病原微生物的种类而有所不同,在鸡病的预防和控制中使用相同的免疫程序是不科学的。在引进鸡疫苗时,必须要求供体提供有效的免疫程序。当地没有传染病流行的,暂不接种,以免因接种而污染地区。疫苗接种只能在已发生流行的地方使用(根据《预防接种法》,白痢和球虫病
)有关统计资料表明,鸡白痢病是鸡的第一死因,球虫病也是鸡育雏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预防措施为:
根据这两种疾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可在饲料中添加药物进行预防。3周龄前,尤其是鸡饲料的前10天,添加药物可有效预防鸡白痢病的发生。球虫病应在15天后预防,特别是在高密度、温暖潮湿的环境中。为预防球虫病,可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马杜霉素和扑尔敏。使用药品时必须准确称重,混合均匀,避免药物中毒使用1-2次后应更换新药,以防止耐药性(
呼吸道感染
如果温度保持不好,室温较低,雏鸡很难长期保持温度平衡,严重时可冻死,而较轻的则常因感冒而引起呼吸道感染。有时当室内温度过高,偶尔打开门窗通风时,鸡容易发生呼吸道感染。室内空气污浊,通风不畅,温度高低,使用潮湿污染的被褥和发霉的饲料也会引起呼吸道感染剖宫产。预防措施是:
育雏期温度应根据季节、气候、鸡体、年龄等条件灵活控制。在保持房间温暖的同时,不要忽视通风,但要避免贼风和穿堂风,避免风直接吹在鸡身上。湿度与雏鸡的生长发育有很大关系。育雏前10天室内相对湿度应保持在60-65%,中后期应注意防潮。防止温度突变,不喂霉变变质的饲料(
4.营养缺乏
这种情况多发生在放养家禽。由于使用单一饲料,鸡所需的部分营养素不足或摄入量不足,造成多种营养缺乏。长期饲喂低钙低磷玉米,雏鸡会出现骨畸形、关节肿胀、生长停滞、体弱、腿软或变形等症状。饲料中蛋白质和氨基酸缺乏时,生长缓慢,关节肿胀,体质虚弱。当维生素D3缺乏时,就会出现软骨病。当硒和维生素E缺乏时,很容易患上白肌病
预防措施:无论是自由放养还是室内饲养,都必须使用全磷大米配合饲料(
5.中毒
在使用药物防治疾病时,由于计算错误,剂量过大或疗程过长,导致鸡中毒死亡。此外,还可能发生霉变饲料中毒、农药中毒和有害气体中毒。预防措施:
在饲料中添加药物时,要用少量粉末搅拌均匀,然后按规定比例逐渐扩大到所需含量。水不溶性药物不能通过饮用水给药,以免药物沉淀在饮水机底部,造成部分鸡的过量摄入。不要放饲料和害虫杀灭剂一起引起农药中毒。严禁用霉变变质的饲料喂鸡;做好室内通风,防止煤气中毒(
6.啄食成瘾
严重的啄食成瘾多发生在3周龄以后,常见的有啄肛门、啄羽毛、啄肉、啄脚趾等,主要是饲料中矿物质和含硫氨基酸的缺乏、拥挤,预防措施:
平时应加强饲养管理,保证适宜的饲养密度,加强通风,饲喂全价配合饲料,给予适当的光照时间和光照强度,保证不间断的喂养和饮水,满足鸡对无机盐和必需氨基酸的需要(
- 鸡病常见的病理名词 10-15
- 雏鸡的保活措施(上) 10-15
- 铁线蕨的作用有哪些 10-15
- 蛋鸡慢性呼吸道病继发大肠杆菌病的诊治 10-15
- 鸡病防治-驱绦虫药 10-15
- 鸡新城疫防治技术 10-15
- 为什么养殖业要限用抗生素 10-15
- 鸡新城疫苗拌料饲喂免疫法 10-15
- 鸡病防控的四大要点 10-15
- 通风不良是鸡呼吸道疾病的祸根 10-15
- 苹果冬季管理技术 10-15
- 鸡支原体的诊断与防治 10-15
- 鸡球虫病的诊断与治疗 10-15
- 鸡常用鸡蛋白质饲料有哪些? 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