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鸡产蛋规律适当调整饲养方法
产蛋期为21~72周。产蛋期一般分为产蛋前期、产蛋高峰期和产蛋后期。产蛋期间,产蛋率和蛋重的变化有一定的规律性
鸡的产蛋率在产蛋后六周迅速上升,然后逐渐下降,直至产蛋结束。在图纸上标出周产蛋量的日产蛋率,并连接多个点得到该组的产蛋曲线。产蛋第一年的产蛋水平随周龄的增加呈低-高-低的产蛋曲线(产蛋早期是指从产蛋开始的时期)产蛋高峰期(21-26周龄)。在此期间,产蛋率迅速上升,每周产蛋率为12%-20%。同时,鸡的体重和蛋重也在增加。日增重4~5克,产蛋高峰期每周增重1克左右,产蛋率一般在85%以上,28周龄产蛋率可达90%以上。正常情况下,产蛋高峰期可持续3-4个月。产蛋后期产蛋率逐渐下降,每周下降0.5%左右,蛋重相对较大,体重下降幅度较大增加。直到72周龄,产蛋率下降到65%-70%(
根据蛋鸡产蛋规律,为了提高蛋鸡的年产蛋量,必须尽最大努力促使产蛋高峰期的出现,尽可能延长产蛋高峰期的持续时间,减缓产蛋率的下降。因此,必须根据各时期的特点,给予足够的营养,实行分期饲养、调整饲养、限制饲养的方法,使之更符合生产实际,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鸡的健康高产(
阶段性饲养
阶段性饲养是对蛋鸡进行分割根据鸡群的产蛋率和周龄将产蛋期分为几个阶段。不同阶段饲喂不同营养水平的日粮,既能满足鸡群的营养需求,又不浪费饲料。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生产中普遍采用的是三段喂食法。第一阶段为产蛋至40周龄(产蛋率80%以上),第二阶段为40至60周龄(产蛋率70%-80%),第三阶段为60周龄(产蛋率70%以下)(
采用阶段饲喂法,饲粮最佳,中期蛋白质水平下降17%,第一阶段为16.5%和15%,se第二级和第三级。在第二阶段,在不控制进料量的情况下,可以适当降低进料能量浓度。第三阶段,在饲料能量浓度有限的情况下,降低饲料能量浓度,不影响鸡的产蛋(
阶段饲养方法,日粮蛋白质营养水平先高后低,符合我国鸡产蛋曲线和蛋鸡饲养标准。根据我国不同的产蛋水平,三段式饲养方式与产蛋鸡的三个时期相吻合。采用三阶段饲养法,产蛋高峰出现早,增长快,高峰持续时间长或时间较长,产蛋量较多(
调整饲养
调整饲养是根据环境条件的变化和鸡的状况及时调整饲料配方中各种营养成分的含量,使雏鸡能更好地适应生理和产蛋需要。这是保证母鸡充分发挥遗传潜力,实现健康高产,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
- 鸡蛔虫病的病原、流行与诊治 10-15
- 内蒙古:“退化草原生态建设关键装备与技术推广”项目通过鉴定 10-15
- 鸡温和性流感究竟如何与鸡新城疫等病鉴别 10-15
- 蛋鸡饲养指南 10-15
- 菠萝蜜该怎么种 10-15
- 鸡蛋花掉叶子怎么回事 10-15
- 畜禽养殖切勿忽视“小问题” 10-15
- 蛋鸡生产中的保健措施 10-15
- 冬季大棚饲养肉鸡技术 10-15
- 鸡寄生虫病的防治 10-15
- 初乳中的细菌我们该如何处理? 10-15
- 青年鸡质量过硬为王道 10-15
- 家禽饮水免疫需要把握几个环节 10-15
- 鸡饲料中加盐应慎重,操作不当,会损失惨重! 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