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色家禽健康养殖生产管理要求
特色家禽健康养殖的生产管理要求
特色家禽健康养殖源于生产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因此,养殖户可根据以下生产管理要求,制定适合特色家禽健康养殖的管理标准(
1.鸡舍清洁与准备。农场要实行“全进全出”制度。鸡舍转产淘汰时,应先将鸡舍内所有设备清理干净,然后对鸡舍和设备进行清洗消毒。14天后,把所有干净的餐具放在鸡舍里,p按要求进行超声波探伤,安装好投料设备和饮水设备。自动饮水系统(包括过滤器、水箱、水管线等)用碘酊、白杜沙、氯气制剂等浸泡消毒后,洗净(
2.取雏鸡前2天使用,农场应对苗圃进行加热,使温度达到温度计划的要求,然后向饮水机注水。水可加入3%葡萄糖和5%生理盐水。在雏鸡到达后,首先提供饮用水,2小时后开始喂食(
3.温度控制。鸡舍的温度应该是华氏度第一周相对稳定,然后可以减少2-3℃ 每周一次,2天后温度控制在20摄氏度左右。鸡舍的准确温度应根据家禽的活动情况而定。降温过程不宜过快,以免冷刺激雏鸡。昼夜温差应控制在1℃(
)
4.通风。保证农场经常通风,排除有害气体。冬季严禁使用煤炉取暖,防止一氧化碳中毒。通风应逐步进行。早晚寒冷时,窗户要稍微打开,中午热的时候大开;有风时小开,无风时大开。进入鸡舍时,当感觉到刺鼻气味时,应及时打开空气,并注意保持室内温度。在育种初期,应以保温通风为主;后期以通风为主,兼顾保温(
5.湿度。在孵化后的前7天,应对家禽进行消毒或浇水以提高湿度,空气相对湿度应保持在70%左右。8天后,保持鸡舍尽可能干燥,相对湿度控制在50%以下。在温特呃,当空气太干时,有必要通过喷雾消毒来增加湿度
)6.培养密度。在育雏的早期阶段,饲养密度可以更高。随着家禽数量的增长,为了保证家禽活动空间的质量,需要经常扩大家禽种群。鸡的平均年龄为1et,每平方米50只鸡;20et年龄,30/m2;发病40天,每平方米8只
7只。农民要高度重视禽病防治工作,严格执行“预防为主、预防结合”的方针。采取综合防治措施,降低发病率、死亡率和死亡率提高存活率。用药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 用药剂量应当符合国家标准,禁止使用违禁药品或者随意增加剂量。② 严格执行退出期限。③ 尽量使用无害、无残留的抗生素,如中草药、防御素、卵黄抗体等。④ 注意制定科学的给药方案,严格按疗程给药,正确配伍,预防药物配伍禁忌(日常管理)。每天,饲养管理人员要做到“六查一处”:一查卫生,一查卫生看到鸡舍内外的乱七八糟;二是检查通风情况,了解农场的通风情况;三是检查消毒情况,检查消毒池和消毒盆内的消毒剂,避免过期;4.检查家禽的动态,看它们的精神和食物摄入是否正常;5.检查饲料是否新鲜;6、检查生产情况,检查记录的变化情况,分析原因;一是及时无害化处理死鸟和淘汰鸟(
- 鸡瘟症状与防治方法 10-15
- 小葫芦的种植方法 10-15
- 无花果的虫害与防治 10-15
- 家庭养鹅技术 10-15
- 平安树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 花卉种植 - 黔农网 10-15
- 发财树的繁殖方法 10-15
- 常春藤有毒吗? 10-15
- 小龙虾白斑病的防治方法 10-15
- 板栗树该怎么种植才好 10-15
- 婆婆纳的种植方法 10-15
- 如何防止葡萄徒长 10-15
- 慈菇的田间管理 10-15
- 柑橘树冻害后如何处理 10-15
- 月季花的特点有哪些? 10-15